4.1.3 关系模式规范化的研究内容
2025年09月26日
4.1.3 关系模式规范化的研究内容
由上面的讨论可知,在关系数据库的设计中,不是随便一种关系模式设计方案都“合适”,更不是任何一种关系模式都可以投入应用。由于数据库中的每一个关系模式的属性之间需要满足某种内在的必然联系,设计一个好的数据库的根本方法是先要分析和掌握属性间的语义关联,然后再依据这些关联得到相应的设计方案。
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人们发现,属性间的关联表现为一个属性子集对另一个属性子集的“依赖”关系。按照属性间的对应情况可以将这种依赖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多对一”的依赖,一类是“一对多”的依赖。“多对一”的依赖最为常见,研究结果也最为齐整,这就是本章着重讨论的“函数依赖”(Functional Dependency,FD)。“一对多”依赖相当复杂,就目前而言,人们认识到属性之间存在两种有用的“一对多”依赖情形,一种是多值依赖关系(Multivalued Dependency,MVD),一种是连接依赖关系(Join Dependency,JD)。基于对这三种依赖关系在不同层面上的具体要求,人们又将属性之间的这些关联分为若干等级,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关系的规范化(Relation Normalization)。
由此看来,解决关系数据库冗余问题的基本方案就是分析研究属性之间的联系,按照每个关系中属性间满足某种内在语义条件,以及相应运算当中表现出来某些特定要求,也就是按照属性间联系所处的规范等级来构造关系,由此产生的一整套有关理论称之为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