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7.1.2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按照规范设计的方法,同时考虑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可以将数据库设计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需求分析: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开始。

结构设计:包括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

行为设计:包括功能设计、事务设计和程序设计。

数据库实施:包括加载数据库数据和调试运行应用程序。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每完成一个阶段,都要进行分析和评价,对各阶段产生的文档进行评审,并与用户进行交流。如果不符合要求的地方需要进行修改,这个分析和修改的过程可能需要反复多次,以求最后实现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能准确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数据库设计其基本思想是过程迭代和逐步求精。

图7-2说明了数据库设计的全过程,图7-2中左边虚线框中的内容是数据库结构设计,右边虚线框中的内容是数据库行为设计。图7-2所描述的实际上是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既是数据库设计过程,也是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实现过程。

需求分析阶段主要是与客户交流,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整理,为后续各个阶段提供充足的信息。这个过程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也是最困难、最耗时的一个阶段,需求分析做得不好,会导致整个数据库设计重新返工。

图7-2 数据库设计的全过程

数据库结构设计过程分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3个阶段。概念结构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此过程是对需求分析的结构进行综合、归纳,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E-R图)。逻辑设计阶段将E-R图转换成所采用的数据库产品(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模式。物理设计阶段根据DBMS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设计索引,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数据库物理结构,形成数据库内模式。

数据库的行为设计是对系统功能的设计,一般的设计思想是将大的功能模块划分为功能相对专一的小的功能模块,逐层细分,这样便于分析和实现。

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就是数据库系统投入运行后,必须要有专人对其进行监视和调整,保证系统能够持续保持较好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