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古书概况
首先应该说,我们在过去的简帛古书学派判定的工作中,取得了不少成绩。对于有今本可以比较的内容而言,就经来讲,我们已经看到了阜阳汉简与安大简《诗经》,以及与《诗经》某些篇章可以对应的清华简《耆夜》、《周公之琴舞》,据传南昌海昏侯汉墓中也有《诗经》。就《尚书》及《逸周书》来讲,我们结合清华简,已经看到了两种《金縢》,以及失传的真古文《尹诰》,与《说命》相关的《傅说之命》[1],近来荆州又出土了战国时期的《吕刑》;两种《皇门》、《祭公》、《命训》,此外慈利楚简中有与《逸周书·大武》相应的章节,上博简中可能有与《逸周书·宝典》相应的内容。[2]银雀山汉简说有一残篇可能与《逸周书·王佩》相合[3],现在看来是《兵之恒失》篇的内容,不是《王佩》,二者也与《尉缭子·十二陵》有“同文”。[4]就《仪礼》来讲,有武威汉简,包括甲本七篇木简《仪礼》(含《士相见》、《服传》、《特牲馈食》、《少牢馈食》、《有司彻》、《燕礼》、《大射》),乙本一篇木简《服传》,丙本一篇竹简《丧服经》,内中有两种《丧服》;就《礼记》而言,《缁衣》篇有郭店、上博简两种,《孔子闲居》有上博简《民之父母》可以对照;此外《大戴礼记·武王践阼》有上博简《武王践阼》可以对照,《大戴礼记》中曾子诸篇有不少可与上博简《内礼》对照。就《周易》而言,有上博简、马王堆帛书、阜阳汉简本三种《周易》,而马王堆帛书《易传》,有帛书《系辞》,此外还有一些内容与今传《易传》相应。就《春秋》类文献来说,浙江大学藏《左传》简疑伪,按照《汉志》所分的“六艺”类来看[5],慈利楚简有与《国语·吴语》对应的章节;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有不少与《战国策》相应;此外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和阜阳木牍《春秋事语》篇题有一些讲春秋之事[6]。就《论语》来讲,有定州汉简《论语》,此外郭店简《语丛》、上博简《从政》、《仲弓》、《君子为礼》等有与《论语》某些篇章可以对应者。按照《汉志》的分类,《仓颉篇》现在也出了很多种,北大汉简可能是目前最完整的。
参考《汉志》的诸子分类,儒家类《晏子春秋》,有银雀山汉简本;郭店、上博简皆有《缁衣》,《礼记》有此篇,此外据说《子思子》、《公孙尼子》皆有此篇,今存佚文;阜阳篇题木牍中有一块据说与《荀子》等儒家学派相关。道家类,银雀山汉简、定州汉简《六韬》,皆可能当属《太公》(后者在介绍时曾称为《太公》);银雀山汉简《〈守法〉、〈守令〉等十三篇》中,《王兵》篇与《管子》的《参患》、《七法》、《地图》、《兵法》等篇相近;《老子》则已经有马王堆帛书甲乙本,郭店简本三组和北大汉简本;《文子》有定州汉简本;《庄子》,阜阳汉简《庄子》残篇有《逍遥游》、《人间世》、《大宗师》、《应帝王》、《骈拇》、《在宥》、《天地》、《至乐》、《达生》、《田子方》、《知北游》、《徐无鬼》、《则阳》、《让王》、《盗跖》、《渔父》、《天下》,此外张家山汉简有《盗跖》篇;《周训》,北大汉简谓其《周训》乃此书,不可靠;《黄帝四经》,唐兰等谓马王堆帛书《经法》等四篇即此书,不可信。法家类,上博简有《慎子曰恭俭》,与今存《慎子》佚文有相合的思想内容。[7]墨家类,《墨子》,银雀山汉简《〈守法〉、〈守令〉等十三篇》中,有部分与《墨子》中兵法类的《备城门》、《号令》等篇相近;此外或谓信阳楚简第一组佚文属《墨子》,上博简《鬼神之明》为《墨子》佚篇,皆不可信。
诗赋类,阜阳汉简残存《屈原赋》的《离骚》、《涉江》残简;银雀山汉简《唐勒》篇当乃《宋玉赋》之一。今上博简中有楚辞类作品四篇:《李颂》、《兰赋》、《有皇将起》、《鹠鷅》,但不知作者。另有所谓与《天问》相近者,实乃《凡物流形》,此并非楚辞,也与《天问》不相近。
兵书方面,《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有银雀山汉简本;《尉缭子》也有银雀山汉简本,而且《〈守法〉、〈守令〉等十三篇》中的《兵令》篇与《尉缭子》相合。
数术方技类,有一些出土文献也能和后来流传的文献相对照,此略。
此外,王家台秦简《归藏》有部分文字可与传世佚文相对应。还有一些短小篇章可以对应古书者,如信阳楚简第一组与《墨子》佚文、《孔子家语》;定州汉简《儒家者言》、阜阳木牍《儒家者言》篇题与《吕氏春秋》、《荀子》、《韩诗外传》、《说苑》、《新序》、《孔子家语》、《孔丛子》等;郭店简《穷达以时》与《荀子·宥坐》、《吕氏春秋·慎人》、《韩诗外传》卷七第六章、《说苑·杂言》两则、《风俗通·穷通》、《孔子家语·在厄》等有可以相应的内容;上博简《鲁邦大旱》与《晏子春秋》;上博简《景公虐》与《左传》、《晏子春秋》;上博简《姑成家父》与《左传》、《国语》;《郑子家丧》与《左传》、《史记·郑世家》;清华简《尹至》与《吕氏春秋·慎大》;睡虎地77号汉墓出土的“鲁哀公问孔子”故事残简与《说苑》、《孔子家语》、《尸子》,“麦丘丈人祝齐君”故事残简与《晏子春秋》、《韩诗外传》、《新论》、《新序》,伍子胥故事残简与《越绝书》等。
在出土简帛之中,也有一些篇章自身可以对应,如马王堆帛书《五行》经文部分与郭店简《五行》;郭店简《缁衣》与上博简《缁衣》;郭店简《性自命出》与上博简《性情论》;上博简《天子建州》、《郑子家丧》、《君人者何必安哉》、《凡物流形》、《成王为成濮之行》甲乙本;银雀山汉简《太公(六韬)》与定州汉简《太公(六韬)》;云梦秦简《为吏之道》,与王家台秦简《政事之常》,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北京大学秦简《从政之经》。此外,目前出土的《日书》中,也有一些内容可以彼此对应。
以上所说的这些可以对照的文本之间,绝大多数都是有差别的。有的差别大至章节的安排以致一些思想理解上的差异,如《性自命出》与《性情论》,两种《五行》;次至章句的有无、差异,如《孔子闲居》与上博简《民之父母》;小至字词、字形的差别,这就太多了。可以对照的篇章之间,有一些分属不同学派的作品,如银雀山汉简《〈守法〉、〈守令〉等十三篇》,《兵令》篇与《尉缭子》相合,《王兵》篇与《管子》的《参患》、《七法》、《地图》、《兵法》等篇相合,其余十一篇中有部分与《墨子》之《备城门》、《号令》等篇相近。很多可以对照的篇章之间,年代差别或大或小,大者如信阳楚简第一组与《孔子家语》,小者如上博简中的同出文献《天子建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