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捉张辉瓒

活捉张辉瓒

1930年夏秋,邓华随部队从福建长汀出发,西下江西,经由南昌城外,转战千里,直逼长沙,围攻半月,未能入城,于9月12日撤围,折返赣西南,于10月4日攻占江西吉安市。红军进驻吉安后,邓华所在的红十二军教导大队,奉命扩编为该军第三十六师,邓华由教导大队政治委员升任为师政治委员。这一年他恰好二十岁。

同年12月30日凌晨,邓华所在师作战会议刚刚结束。根据方面军红字第十二号命令和军部的部署,攻击龙冈敌张辉瓒的战斗将在九小时后打响。

“我是在想,军部没有给我师正面迎敌的任务,是不是看到我师新兵多,怕我们担负不了,硬仗给兄弟师去了。”没有争到主攻师任务,邓华颇为遗憾。

“军部也许有这个考虑,不过,根据我的经验,我们这个师不一定没有硬仗打。”比邓华年长两岁的张宗逊,断断续续,带着模糊语音回答之后,便靠着椅子呼呼入睡了——大战即将来临,他深知获取片刻休息的重要性。

邓华来到一〇六团,一把拉着团长杨梅生:“走,到连队炊事班去看看。”

由总司令朱德、政委毛泽东于29日晚上8时签发的攻击张辉瓒的命令规定,第十二军各部“应于明晨4时前出动”,因此,师部要求各连队凌晨3时开餐,现在两点一刻,炊事班正忙着。

在一连伙房,炊事员有的正淘米煮饭,有的正切南瓜,邓华忙问:“有什么荤菜?”“鱼嫩子炒辣子。”邓华听后说:“好,这是下饭的菜。”不过,他转脸问炊事班长:“前天老乡慰问送来的腊肉都吃完了?”

“没有,大伙说,留给首长下连队时吃。”

“怎么你们老是想不通?!师政治部早就有规定,各级首长下来,同战士们一块吃饭,不得另开。腊肉统统在今天炒给战士们吃。”

邓华在一〇六团看了两个连队的伙房后,还到一〇七、一〇八团各看了一个连队伙房。他要求他们米下足,一定要上荤菜,油盐都要放够。

《孙子兵法》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仁”,就是爱护士卒,孙子把“仁”排在第三位,在他看来,对于一位指挥员,这比“勇”——勇敢坚定——还重要。我国传统治军理论中“爱兵如子”的观点,邓华是深深记住了的。

战斗于30日上午10时打响。敌人早已陷入红军的天罗地网,但骄横而又愚蠢的张辉瓒还蒙在鼓里。这日一早,他率领师部和两个旅由龙冈出发,向东面小布、黄陂开进,以期会同其他各部围歼红军主力。

张部开进途中,即遭到担任主攻的红三军迎头痛击。其五十二旅死伤惨重,节节败退。张辉瓒派出一个团增援,又被红军截击,死伤大半。张辉瓒眼见大势已去,急命其五十三旅抢占龙冈西南万功山,掩护师部向东固方向退却。

然而,张宗逊、邓华率领的三十六师和十二军其他各部,早已在此森严壁垒。根据方面军和军部的部署,他们于上午10时赶到了万功山,扼住龙冈西面通南垄的大道,担负断敌退路和阻止由东固经南垄增援之敌的任务。

“这下真有硬仗打了。”望着远处蜂拥而来的敌军,邓华精神起来了,笑着对一旁的师长说,“老兄料事如神,小弟佩服佩服。”

此时已是午后,第三军团和红四军大部分队伍,分别从龙冈西北和东北方向包抄过来,张辉瓒被锁在“口袋”里了。

张宗逊未有回话,两眼定视前方。

“我到前面一〇六团坐镇去。”担心新战士增多后部队的战斗力,同时也渴望着白热战斗的邓华向师长说道。

“行!”师长点头,临了,还补充了一句“注意安全”。

邓华到达前沿团部,溃退来的张师前锋距连上火力点约百米。

“立即开火?”杨梅生团长以征询的语气向师政委问道。

“再放进来50米!”邓华回答。

“开火!”五分钟之后,杨梅生团长一声令下,大道两侧高地火力点一齐猛射,敌人倒下无数。

紧接着,冲锋号响起,整个万功山地段通南垄大道两侧红军,像猛虎下山冲向敌群。三十六师各部将正面之敌歼灭并击溃一部之后,随即,向前追击,正好遇上敌师部卫队营。这个营的武器装备精良,一色的花机关和驳壳枪,还有射程远的马步枪。敌人节节抗击,战斗异常激烈。

此时师长也来到前沿,师指挥所和一〇六团指挥所合二为一了。不用望远镜也可看清交战情况。

“敌人还在有组织地抵抗。”师长分析道。

“对,有一个两手都握有手枪的正在指挥。”邓华答道,随即转向杨梅生团长,“怎么样呀,你这个神枪手,消灭他吧!”

团长百发百中的枪法,早在井冈山时期,就享誉红四军了。

“叭!”杨团长扣动扳机,敌阵中那名指挥官应声倒下。

“再次发起冲锋!”师长命令。

失去指挥官的敌前沿部队稍事抵抗后便四散逃命了。

各部红军对张师残部的包围圈越来越小,到下午4时整个战斗结束,红军活捉了张辉瓒,其师部和两个旅9000余人无一漏网。

三十六师共缴获各种枪900余支,是红十二军中缴获武器多的一个师。

1931年1月2日,在小布举行的红一方面军师以上干部会议上,朱德、毛泽东又在部署追歼谭道源师的战斗了。

国民党军“围剿”红军兵力10万,在400公里弧形围攻线上,分东西两路,西路归鲁涤平的第九路军负责,由张辉瓒担任前线指挥。这一路是这次“围剿”的主力。现在,号称精锐的十八师大部被歼,西路前线指挥、十八师师长张辉瓒被活捉,蒋军全线震惊。张师东侧的谭道源师立即扔下源头阵地,向宁都县的东韶撤退,企图与东路军靠拢。朱德、毛泽东决定红军马不停蹄,追歼惊慌失措的谭道源师。红军司令部命令规定:红十二军担任正面攻击,三军团为左翼,红三军为右翼并牵制洛口方向许克祥师的增援,红四军为总预备队。小布距东韶约40里。命令规定次日(1月3日)11时对谭师发动总攻。

邓华和张宗逊开罢师以上干部会回到部队驻地,已是2日夜11时了。兵贵神速,他们决定部队提前在凌晨出发。

半夜过后,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瓢泼大雨,张宗逊和邓华率领三十六师,顶着刺骨的寒风冒雨疾进。两位师首长,一位在前,一位殿后,他们不时传话:“快速前进!”“追到东韶就是胜利!”他们也不时为战士扛枪,让战士们轻装快步。

3日清晨,红十二军追到了东韶,当即对敌发起攻击。谭道源才到东韶不久,虽也曾依山布防,但工事未及完成。红军飞兵急至,打他个措手不及。三十六师当面战斗非常激烈,谭道源困兽犹斗,多次对三十六师阵地组织反冲锋。

师部指挥所紧跟着发起攻击的部队。

“3连上,坚决顶住!”师长命令。

“不许后退,顶住就是胜利!”师政委传话。

步枪声,机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冲锋号声,喊杀声,汇成一片。

邓华手握驳壳枪,以政治委员特有的警惕的眼睛注视着前方,3连右侧3排阵地引起了他的注意:那里枪声稀落,3排长左顾右盼,未见其指挥战斗,刹那间,那3排长举起双手,猫着腰,径向敌方走去……

“3排长临阵投敌!”邓华向张宗逊紧急瞥了一眼。

“注意到了!”师长回答。

“执行战场纪律!”政委斩钉截铁的声音。

“3排长站住!”师长厉声命令。

对方没有回答,拼命朝敌阵地跑去。

“狗娘养的,叫你见阎王去!”邓华两眼冒火,闷雷似的骂道,紧接着手中枪响:“叭!叭!”叛徒应声栽倒。

“嗒嗒嗒……”机枪在怒吼。

“轰!轰!”手榴弹在爆炸。

战士们飞身跃起,无数子弹射向敌人。

敌人的反冲锋被打退了。

此时,红三军团由北向南迂回而来,合力猛攻猛打。

整个东韶街完全处在红军火力网之内了。

设在街区的敌师部乱作一团,谭道源对着电话筒拼命呼叫:“洛口!洛口!”对方没有回答。他哪里知道,当他夹着尾巴从源头东逃时,在洛口的许克祥也丢下阵地往东跑到头陂,与毛炳文靠拢了。突然,兄弟部队的一颗追击炮弹在这个师部门口爆炸,红军喊杀声自远而近,谭道源看来只有如何逃命的一条路了。

敌方全线不支,顷刻间官兵竞相溃逃。由于红三军未及时迂回到预定方向,谭道源率残部突围成功,向宜黄东南逃窜了。

这一仗,歼灭谭道源师两个团。

从12月30日到1月3日,红军在五天内打了两个大胜仗,歼敌13000余人,粉碎了蒋介石精心策划的第一次“围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