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嘉奖令

两次嘉奖令

1947年8月5日,辽吉纵队奉命改编为第七纵队,正式上升为主力部队。邓华任司令员,贺晋年任副司令员,政治委员由辽吉省委书记陶铸兼任,副政治委员为吴富善,参谋长高体乾,政治部主任袁升平,第一、第二、第三个师,依次改称为第十九师、第二十师和第二十一师。

1945年11月,邓华撤离沈阳市时,仅仅带上保一旅,向辽西地区转移。在一年多时间里,通过扩编,合编,溶俘,居然七滚八滚成为拥有三个师的纵队了。1947年4月被命名为辽吉纵队前后,即以主力姿态出现,在东北战场上屡建战功。四平攻坚战后在郑家屯(今双辽)地区稍事休整时,又正式上升为主力,全纵队上下士气高昂。

这个时期关内捷报频传,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野战军4个纵队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发起鲁西南战役,歼国民党军九个半旅后,向大别山地区挺进;8月22日,陈(赓)谢(富治)集团两个纵队在晋南强渡黄河,挺进豫西;9月上旬,陈(毅)粟(裕)野战军8个纵队跨越陇海路,进至豫皖苏地区。西北解放军于8月转入内线反攻。人民解放军已经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阶段,主力打到了外线,将战争引向了国民党统治区域。

在关外,东北民主联军于9月发起了秋季攻势,要求大量歼敌,扩大解放区。民主联军总部于9月27日命令邓华率第七纵队挺进到新民——黑山和巨流河——新立屯之线,担负破坏北宁铁路和阻止新六军北返的任务,并要求于10月1日到达指定区域,大胆破袭铁路。

与辽吉纵队同时上升为主力的第八、第九两个纵队,此时已经打响,第八纵队于9月14日至18日,将国民党军暂编第二十二师和暂编第五十师的各两个团,歼灭于锦州以西的梨树沟门和杨家杖子一线,紧接着,于22日,第八纵队和第九纵队又将由锦州出援的第七十九师和第一零五师(缺一个团)加以歼灭。

人家打了胜仗,都“鸟枪换炮”了呀。

邓华的心早就系在战场上了。

接到民主联军总部的命令之后,一切按最快的速度部署着,所部3个师于当日和次日从郑家屯附近地区,分左中右3路向战场迸发。邓华等纵队首长则纵马南驰,先期到达辽吉军区的第一分区司令部驻地康平,这里接近战场,便于进一步了解法库、彰武、新民等地,特别是法库的敌情。

在第一军分区司令部作战室,参谋长高体乾正就着墙上辽西地区地图,介绍战场敌情:

敌暂编第一七七师驻守法库,虽说有一个师,但未满员,约3500人左右,且系地方保安部队改编,战斗力不强,但工事坚固;暂编第五十七师第一九六团守彰武;暂编第五十七师师部率第一七零团、第一七一团驻守新立屯,暂编第五十七师比较有战斗力;新民及其附近地区只有新编第二十二师据守,这个师属新六军编制,能打仗;黑山、大虎山为少数地方部队防守;敌之煤矿区阜新、海州一带由暂编第五十一师防守,北宁路之新民——大虎山段120公里仅以第一八四师及交警部队守备。

“我们执行到新民以西破路,并截击新六军北返任务,需要越过洪库、彰武。如果按预想同新六军打起来,将是很激烈的战斗。那时,如果法库彰武之敌从背后打过来,我将腹背受敌,处在敌人三面包围之中。即便这两处敌人不敢出来,我们前送弹粮,后运伤员,也会受到很大威胁。”司令员分析了战场形势后,继续说道,“为掌握主动权,应当考虑把法库、彰武拿下来。”

要拿下法库、彰武,似乎是司令员早已有之的腹案,因为,为了完成破路任务,早在受命之初,便命令第二十师向新民地区北宁线前进,并同时电令第一分区首长率蒙骑第一师和分区部队驰往新民地区,会同第二十师执行破路任务;而主力第十九师和第二十一师,则从左右两翼直趋法库、彰武方向,看来来到康平,只是进一步验证原来的设想是否符合实际罢了。

“问题是法库能否拿下,否则误了阻击新六军任务,就要犯不执行命令的错误。”是副司令员贺晋年的陕北口音,“总部没有命令我们打法库、打彰武呀!”

“分兵法库,可能影响破路和截击任务的顺利完成,既然总部没有命令我们打,以不打为好。咱们可以绕过法库秘密南下。”

副政治委员吴富善也表示了看法。

邓华认真听着,慢悠悠吸着烟,接着把目光转向政治部主任袁升平和高参谋长。如同司令员所料想的,他俩都支持夺取法库和彰武的意见。

邓华迅速作出先攻占法库的决定。他说:“林总我知道,只要打了胜仗就行了,再执行命令,打不了胜仗也不行。”

第二十一师在南下康平途中接到奔袭法库的命令,为了确保兵力优势,第三军分区独立团配属第二十一师作战。在师长李化民具体指挥下,一昼夜强行军180里,于10月1日拂晓前突然包围法库,当时敌人毫无察觉,正悠然自得地吹起床号。远距离突然奔袭,敌猝不及防,收到了出敌不意,攻其无备的效果,发起猛烈攻击后仅一个小时,即全歼敌一七七师。敌我伤亡比例为11∶1还不到。

有意思的是,对于这个没有命令的胜仗,林彪立即签署了嘉奖令,表彰七纵机动灵活,迅速攻取法库,全歼守敌的胜利。

此时,破路的部队已有一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还外加了一分区部队,足以完成任务;而且,也未发现新六军沿北宁路北返迹象,因此,邓华立即决断第十九、第二十一师进一步扩大战果:攻取彰武和新立屯,既要有把握地攻下来,又要在一旦发现新六军北返时执行阻击任务。第十九师于10月7日顺利攻下彰武,歼敌暂编五十七师之一九六团千余人。新立屯敌军认为解放军最快要五天后才能到达。谁知第二十一师在第十九师一个团配合下,又采取不顾疲劳远距离奔袭战法,冒着骤然飞雪的寒冷天气急进,在攻占彰武后的次日就到达新立屯附近的泉眼,将新立屯包围,并于10月10日拿下新立屯,全歼守敌暂编五十七师师部并两个团共3500余人。第二十师破路至北宁线上的饶阳河后,于10日光复黑山,守敌骑兵第四旅在仓皇逃遁中亦被歼俘一部分。新立屯与黑山之役,第七纵队是以1∶20的伤亡比例歼敌的。

从10月1日到10日十天中,第七纵队在邓华等指挥下,长驱六七百里,横扫大半个辽西,夺占四城,歼敌七八千人。林彪再一次签署嘉奖令,表彰第七纵队积极求战主动出击的果敢英勇精神。当时新华社从东北前线发出的专电评论道:“至此,民主联军不仅剪断沈阳与义县间的铁路联系,而且将更直接的以强大兵力捶击蒋军北宁路之沈阳锦州段,并与北宁路中段锦州山海关间我军形成一线作战。”对第七纵队辽西作战给予高度评价。

第十九师和第二十一师在打下彰武、新立屯后,即在北宁路新民至大虎山段破路,邓华严阵以待,盼望着同北返的敌新六军的一场激战。他命令参谋部门密切注视新六军的动向,可是连日不见有新的消息。

这日,邓华同参谋长高体乾倒摆开了战局——下象棋了,邓华安下当头“炮”,直取对方“卒”子,正准备再调“炮”,来个重“炮”将军时,没想到参谋长杀出了连环“马”,踩了他的一门“炮”,还连带下了一枚“车”。邓华忽然把棋子重重一拍:“你这连环马太厉害了,不下了?”他把棋盘一掀,棋子散落一地。

“老哥(其实高体乾比邓华小一岁),咱们还是牵羊去。”他像顿有所悟似的,“《三十六计》中,有‘顺手牵羊’一计,记得吗?”

“我说,你怎么失了‘炮’又丢了‘车’,原来走了神了。”高体乾笑着说。参谋长也是熟读了兵书战法的,接着说道:“顺手牵羊的要害是伺隙捣虚……”

“走,咱们到作战室去!”不等参谋长说完,邓华便拉着往隔壁房走。

他们又部署了新的战斗——

10月16日,两柄利剑嗖嗖地出鞘,直取著名的煤矿城市——阜新。

10月17日,第十九师一举攻克煤城,歼敌暂编第五十一师1300余人;第二十一师也于同日拿下阜新东北的新丘,歼敌暂编第五十一师师部和一个团全部。

17天,一路“顺手牵羊”过来,接连拿下6座城市,歼敌3个暂编师,打的都是命令以外的仗,都打胜了。

缴获的物资真是堆积如山,邓华指示部队把缴获的武器装备和军需粮食被服等,分送给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他还抽调不少干部到辽西各县做地方工作,加强地方革命政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