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北反扫荡
1941年秋天邓华被任命为晋察冀边区第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第四分区是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它位于滹沱河两岸,平原多,地域大,而且盛产稻谷。一次,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轰荣臻登上四分区内东西黄泥大山,朝滹沱河两岸望去——
嘿!河两岸的稻子一片金黄,他不由得激动地说:“你们看,滹沱河两岸,真是晋察冀的‘乌克兰’!”
日寇对雁北扫荡时,推行罪恶的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
1941年以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同敌人作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扫荡与反扫荡的殊死搏斗。第四分区的特殊地位,使得它成为日寇每次“扫荡”的重点。邓华坚决地执行不同敌人硬拼的指导方针,指挥分区军民广泛开展游击作战。分区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的协同配合,内线与外线广泛夹击,使敌之扫荡都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分区武装力量,不仅生存下来了,而且在斗争中成长。
1942年10月15日凌晨4点,四军分区司令部作战室,电话铃在急促地响着。
“是五团来的吗?”司令员问,语声中带着焦躁与期待。
邓华一夜没有合眼,他在等待一项重大作战行动的回报。
进入1942年,日寇推行的扫荡、封锁、蚕食,对边区的威胁很大,特别是以堡垒推进为核心的“蚕食”活动,已由边区的四周平原向腹地山区推进,边区处境空前困难。在9月在四分区平山县寨北举行的边区党政军干部会议上,聂荣臻司令员正式提出了“到敌后之敌后”对敌斗争方针,就是组织大量的游击队,向敌后开展活动,把敌人从面的占领压回据点去,在敌占区建立众多小块游击根据地,以阻止敌人继续进行面的占领。为了贯彻“向敌后之敌后挺进”的方针,经过缜密研究后,10月14日夜,邓华下达打到沟外去攻占灵寿县城的作战命令,由第五团执行,第八区队两个连配合。
邓华不等作战参谋回答,迅即拿过话筒:
“是五团吧?呵,一切进展顺利,好极了!”司令员疲惫的两眼顿时闪着光彩,“你回答我两个问题:一,内线接应了吗?二,我方伤亡情况?”
紧接着几个“好极了”之后,邓华说道:“我代表分区司令部、政治部传令嘉奖!”
邓华将话筒交给作战参谋:“详细记录!”同时对在一旁的参谋长易耀彩说:“速报军区!”
第二日,10月16日,《晋察冀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八路军一举攻入灵寿县城消息,经过四小时激战,击毙敌伪40余人,俘敌200余人,缴获步枪、短枪90余支,煤油50桶以及其他许多军用物资,甚至连日本帝国政府刚上台的首相东条英机颁发的金质奖章也缴获来了。在该城伪军中我方内线接应下,攻占该城十分顺利,我方仅阵亡一人,轻伤十四人。
《晋察冀日报》还同时发表祝捷社论说:“当着敌人在北岳区周围扬言‘扫荡,加紧其蚕食,推进的时候,我们边区特别是北岳区人民,欣闻我军攻入灵寿城的新的胜利,谨向我子弟兵的英雄们致热诚的敬佩之意!”
1943年12月中旬。
根据敌人扫荡一时在兵力配备上“前紧后松,前强后弱”的弱点,在敌人收兵撤退之时,邓华司令员向所部各种武装力量,下达了主动寻机歼敌的命令。
入侵四分区之敌于12月11日分路撤兵,他们把“扫荡”失败的恼怒向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发泄:12日,在西岗南村,强迫135名老弱妇幼背靠滹沱河排成一方形活靶子,然后用机枪步枪扫射,有几个不倒的,又用刺刀捅……人民的鲜血染红了呜咽的滹沱河!
“日寇在西岗南村欠下的血债,现在该由日寇用血来偿还了!”在部署战斗任务时,邓华怀着深沉的悲愤,用钢流铁火般的语言,动员着指战员们。
主动攻击的各个目标,经过侦察和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后,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都已经报请司令部,由邓华审查批准了。
现在,讨还血债的第一个目标:夺取孟耳庄据点的战斗,在神不知鬼不觉的诡秘中打响了!
孟耳庄据点位于平山县东回舍北偏西的高地上,这里有伪军一个小队24人,鬼子常住的12人,有时可多达一个小队。鬼子依仗着装备好,弹药足,火力强,气焰凶狠,经常在里边酗酒作乐,轮奸妇女。
15日10时30分,伪军中两名地下党员按照事先约定的时刻放下了吊桥,伪装成送物资民夫的七名八路军战士,立即汇合这两名地下党员,分成3个小组,一个小组冲向鬼子住处,朝着酗酒后还在横七竖八昏睡的鬼子甩出两个手榴弹;另一组来到敌九四炮兵阵地,将四名炮手迅速击毙;第三组直趋伪军,汇合伪军中的内线,威逼伪军放下了武器。
战斗仅仅用了15分钟,14个鬼子全部被消灭,36个伪军全部被俘,缴获九四山炮一门,炮弹4000发,九二重机枪两挺,歪把机枪两挺,掷弹筒四个,步枪20支,子弹5万多发;释放民夫4人,解放被抓来的妇女4人,还有一大堆粮食饼干以及两头活猪。
仅仅七名战士,就这样无一伤亡干净利落地端掉了这个日军据点!
然而,在通往孟耳庄据点的山间谷地,埋伏着分区主力第五团的第三连和第三十六团的两个连,一共三个连,准备打敌增援:为的是做到万无一失。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战则“力求全歼,不使漏网”——是邓华在作战指挥中努力遵循的原则!
1944年2月,邓华被任命为晋察冀军区机动旅政治委员。机动旅由军区第一、第五、第九和第三十四团以及独立团、骑兵团等部组成。3月,他与旅长黄永胜奉命率机动旅开赴延安,执行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任务。在延安,他一直待到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