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基市场创业选择

第三节 利基市场创业选择

【案例分享】

抱怨生灵感

某市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学生小蒲在大一入学后不久,就发现一些同学抱怨宿舍的卫生间太小,想放一台洗衣机都不方便。为此,大家七嘴八舌议论开了……

1.抱怨生灵感

后来,小蒲在大家七嘴八舌说了一阵后,被一位同学的问话点醒了:“我们能不能把洗衣机折叠起来?”无意中的一句话使小蒲觉得似乎从年少时就一直盘旋的那个疑问突然找到了解决方法。为什么我们不能设计一款可折叠的洗衣机呢?正如在空中展开双翅自由翱翔的鸟儿,难道不能给飞机的发明者以灵感和动力吗?

2.执着的研发路

想好就做,小蒲开始了“折叠洗衣机”的构思。

他查阅资料了解洗衣机的相关原理,刚开始时他没有向任何人说起,怕别人笑话(冷嘲热讽),甚至他父母也不支持,觉得一个学生搞产品研发完全是异想天开。在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后,小蒲还是对如何防水、洗衣机动力、洗衣机配件规格不甚明白。无可奈何之下,他决定拆下来弄个究竟。于是,他拆烂了两台洗衣机,到第三台才总算豁然开朗。接着,他着手了解市场需求和目标受众群体,使他的设计更贴近于需求。经过几个月的资料搜集,问卷调查,他惊讶地发现“折叠式洗衣机”竟然还是行业空白,像海尔、美的都还没有类似的产品,如果能设计出产品并投入市场,在夹缝中求生存,也能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研发的路来。

这个惊讶的发现,点燃了蒲青良身上的兴奋点。他利用课堂所学,以及几个月来日以继夜的“图书馆生活”,开始了他的创业梦想。

最开始时,他买了几张图纸自己用手画图,用手画好了再用二维设计软件画出来,然后用三维设计软件画出来,但是能否将设计图变成实物,还要经历成百上千次实验。小蒲与学院机电系的几位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听取了他们中肯的意见,老师们认为这个产品的涡轮动力还应该改进设计。小蒲意识到自己的智慧是有限的,应组建一个团队。古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于是一个致力于研发和装配新型便携式智能小家电产品的“young boy”团队在他的指挥下正式成立。机电系又向他们提供了机电系专门的实验室,这里拥有各种开发工具、测试仪器,可以满足小型工控系统、电子产品、电子类教学仪器的设计研发与制作需求的基本条件。

研发初期困难重重,知识结构的断层加上经验的欠缺使得小蒲的产品研发一度中止。但他依然没有放弃,他坚信现在的迷茫源自专业知识积累的薄弱和灵活变通能力的不足。为了攻坚克难,他在实验室里又继续研读相关技术研发的报告,学习机电、电气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当别人在愉快地享受夜晚时,他游走于邻近几所大学的图书馆;当别人在惬意地享受暑假时,他在实验室修改图纸,完善产品设计。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想到了居里夫人无数次实验的失败以及莱特兄弟经历了多次试飞,果然越挫越勇。于是,又经过了一年多的反复修改和测试之后,他的产品终于初见雏形。他采用圆台型构造以增加其稳定性,在轮筒内部增加褶皱,配合波轮搅水以增加摩擦力,从而增强洗涤效果。产品初步完成设计后,他又在老师的鼓励下成功申请了两项技术专利:折叠软体洗衣机和一体式波轮专利。项目专利申请通过时,他得知市级第三届大学生创业大赛即将举行的消息。他代表学院参加了比赛并获得了三等奖,他用这笔奖金研发生产出了一台折叠洗衣机的样品。创业大赛结束后,他的项目顺利通过学院审核入驻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他的研究脚步依然没有停止,他开始思考采用何种方法洗涤。最终在老师的建议下,他选择在洗衣机里加一个离子发生器,产生离子分解污渍,既能洗干净衣服,又不会增加臭氧浓度。

3.飞来的橄榄枝

是金子总会发光。一天,他接到了晚报记者的电话,说通过第三届大学生创业大赛了解到他的项目,想要进行专题采访。他很激动,人生第一次被报社采访。接下来,接二连三的电话向他抛来橄榄枝,有订货的、有寻求项目合作的。订单陆续达到1万多台,净利润80多万元。连海尔也找上了门,将他接到海尔工业园参观,表示愿意送他去海尔中科院工作学习,带领一支团队专门研究家电小型化。显然,小浦的小有成就,恰恰验证了“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朴素道理。

在海尔工作的时候,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创业梦想。他又参加了“中国梦·我们的创业梦”比赛,再一次拿到了最佳创意奖,并在比赛现场就获得了某投资集团300万元的投资。在短短的一周内,他拿到1000万元的创业投资,公司总资产高达1500万元。比赛结束后,他毅然从海尔辞职。他认为,与海尔的合作可以保证有份很好的工作,但是他却不想丢失创业的梦想!是的,创业除了眼前的苟且,还得有诗和远方。

采访手记

编者初次见到小蒲的“折叠洗衣机”,穿着迷彩的“外衣”……简直酷极了!总重仅3千克,可以折叠,一次可洗4~5件中等厚度的衣服。可以预见,优化后的产品推向市场,一定会大有可为。

通过小蒲和他的“折叠洗衣机”,可以为我们大学生创业提供两点启示。

一是大胆想,果断做。可折叠的洗衣机,对很多人来讲,可能觉得是天方夜谭,甚至完全是异想天开,但小蒲硬是把这个不可能和异想天开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有人说“脑和手的距离,是全世界最远的距离”,的确,我们很少立刻动手去将自己的一些看似“不靠谱”的想法付诸实践,除了我们本身欠缺执行力外,我们不相信或不敢相信自己有能力创造自己想到的东西,因此,常与成功擦肩而过。

二是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技术创业优势。首先,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包括科技成果、技术、设备、老师、同学等;其次,要积极参加各类创业大赛,获得脱颖而出的机会,也可能吸引风险投资,包括可以得到评委老师和其他创业者宝贵的改进建议;最后,可通过老师、学校加强与企业联系,将企业问题作为科研课题,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如果科技服务成果能成为大企业的一个长期配套产品或服务,这就为创业者奠定了一个稳定发展的基础。

分析点评

案例中的主人公小蒲,从室友的一句抱怨中“嗅”到了商机、获得创意,并通过市场调查和行业分析,了解到该产品具有潜在的市场需求,而市场又缺少同类产品的供给,所以算是找到了创业的“痛点”(即客户诉求);此后他又开始了长时间的艰苦研究,终于将最初的创意落实到了创业行动中来;在有了创意成果之后,他开始参加各类创业大赛,这是大学生宣传并推销自己创业行动的方式和平台。通过创业大赛,不仅能够获得行业专家、企业家的点拨,还能募得创业初始资金。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毅然拒绝了海尔的“招安”,在行业龙头企业海尔持续不断地以专业培训、安排工作和带领团队进行专项研发为诱饵,求贤若渴地希望吸引其加入海尔时,他一如既往地保持了创业的初心。不同的创业者或有不同的选择,但相信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里会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