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的原则

二、设计思维的原则

第一,以人为本。创新设计思维强调从用户角度出发去理解问题,但同时也帮助用户重新“定义”问题。尤其在创新具有超前想法的产品时,大多数情况下用户的需求比较模糊,所以这就是创新设计思维中所强调的帮助用户去定义产品需求。比如,用户想要到另一个城市去,需求是一匹马。我们就可以分析用户的深层次需求其实是快捷移动,然而快捷移动不一定要一匹马,可以是一辆车或者一架飞机,但是我们最终可能建议乘坐火车,因为最终建议应综合考虑财力的可能性、城市技术原因、用户的深层次需求及问题解决的本质。在考量用户需求时,要综合兼顾客户的身份、文化、性格、购买能力、心智模式、使用情感、价值取向,利用同理心来理解他人的痛点,做出最适合的模式。

第二,解决问题。在创新设计思维中,会考虑用不同的方式去沟通和理解用户,用表现力强的材料,甚至可能是颜色鲜艳的玩具来表现原型产品。从表现形式而言,似乎整个过程中有玩乐的性质,但是从本质而言,创新需要在有创新氛围的空间内产生,小组式的交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对话背后的内涵,用户角色扮演有助于帮助创新者将心比心地去理解使用环节中的各个细节,而色彩能够有效地激发创意。在这些看似形式纷繁的背后,遵循着人们认知习惯、设计逻辑、交流原则等规律,即为了高效产出创新解决方案而尽可能多地使用不同的工具。

第三,协同创新。协同的第一层内涵指组成人员的跨背景。很多公司和高校项目团队实践创新设计思维的想法时,都需要将不同知识和技能的人混合在一个项目中。越是多样性的组成成分,在合作时越有可能产出创新的想法。因为每个人的知识体系重合度低,思维方式的差异会使彼此间容易激发起新的思路。协同的第二层内涵指团队协作创新。团队成员保持在同一层级上沟通和交流想法,角色不同但彼此尊重,鼓励每个成员提出建设性意见,从而实现协同创新。

第四,迭代试错。每次都只做出最小可能性产品去测试想法,不浪费资源做超出的功能或者美化具体的思路在于每次只测试一到两个可能性,层级化地去修改产品,直到产品最终匹配预期和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会借助目标用户参与,从这些真正有需求和可能产生未来购买行为的用户那里,可能得到非常多的借鉴。这种与早期采纳者的交流,能够让创新团队根据用户的痛点和热情引发对产品的定位更深层次思考。

第五,视觉呈现。在创新设计思维的各个环节中注重能够让人快速理解的表达方式。在创新工具中频繁使用到的便签就主张每个想法精简到一张纸上,以便快速让人了解。在很多情况下,绘画也是一种所见即所闻的快速信息传播方式,甚至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借助图像也能建立起跨语言的交流。

第六,不批判。在对新想法的探索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矛盾,一个好的团队氛围不是为了人际关系或者平和气氛去规避和拒绝矛盾,而是在想法分歧时保持尊重的态度去思考想法本身的优劣。每个团队成员的知识背景不同,立场角度各异,要以内容为导向作出合适的决策。

第七,快速制作模型。迅速地验证一个想法。模型的基本目的是将脑海中的一个想法表达到二维的平面世界、三维的立体世界,甚至带有时间维度的四维空间,其背后所要达成的目标就是具象化想法,将抽象的“丝”和“茧”具象为可感、可摸、可闻、能产生情感和使用评价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