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核心用户开发
1.用户行为和需求认知
大学生创业切入利基市场,特别要学习如何去分辨用户行为和需求。
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们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举个例子。在一个平常的下午,一个普通的咖啡厅生意不错,每桌客人基本都点了饮品和小食。左边两位男士似乎在谈论一些很严肃的话题,右边两位女士估计在抱怨着什么,还有远处的一对情侣,时而玩着手机,时而亲密交谈……可见,同一个场所,同样吃喝交谈行为,不同的客人背后却有不一样的动机,每个人都在获取自己不同的需求。但是,这样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恰到好处地满足了不同需求背后的核心需求——社交需求。
这些客人正享受着咖啡厅提供给他们的社交场所和社交氛围,这也是客人能坐在这里的核心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我们常听说的“人是环境的产物”。
众所周知,一个产品是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用户的所有需求,但一个好的产品应该知道哪些只是用户的行为,哪些是用户行为背后的核心需求,然后加以满足。
2.种子用户调研
我们应该如何定位目标用户群的核心需求呢?
第一步是进行种子用户调研。这种调研方式需要亲身实地参与大量观察与需求收集,通常的做法是邀请产品的种子用户或者忠实用户参与,因为这种调研方式耗时比较长和操作复杂,一般用户都不一定愿意配合。
第二步是对这批种子用户进行跟踪,通过定性和定量调研,看看这批用户的核心需求是否已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通过比较发生的变化,决定什么是真正的核心需求。
第三步是收集产品反馈数据,从数据中寻找出核心需求。人可能受环境或者情绪的影响,调研出来的结果有所偏颇,但数据不会,因为数据是特定情况下的一种客观存在,所以我们需要持续观察各项数据的变化,从而去定位用户的核心需求。举个例子,某个网站上面有手机验证码注册和用户名注册两种方式,用户名注册只需要填写用户名和密码就能注册,过程简单快捷,在设计的初期设计师误认为这种方式的用户会比较多,但是数据反馈后发现这种注册方式几乎没人用,访问用户后得知用户觉得这种注册方式非常不安全,毕竟安全性比便捷性更能体现大多数用户的核心需求。
第四步是深度访谈样本用户。深度访谈时长一般控制在1小时以内,挑选的样本用户最好是典型种子用户,样本量不用多,只要他们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可以设置一些指标筛选出合适的人选,例如每月在天猫购物30次以上,每次客单价是3000元以上,每周逛天猫的时长为30小时以上,天猫活动的支持度等,满足以上特点的用户,就是寻找的样本用户。
第五步是焦点小组访问。焦点小组访问时长一般控制在2小时以内,小组一般是6~8人,在主持人带领下完成议题讨论,这种用户调研方式需要的样本量比深度访谈要多,所以样本用户条件适度放宽,这种调研方式的好处是可以使样本用户有思维碰撞,适合一些开放的题目,可以直面用户,直接挖掘用户核心需求。
第六步是现实场景还原测试。还原用户平时的操作行为,研究其动作背后的动机。这个需要与数据结合分析,数据反馈虽然真实,但是有时候很难找出原因,通过这个还原测试,就能对数据结果进行一个相对科学及时的补充。
3.核心用户确认
谁是核心用户呢?很简单,谁最痛谁就是核心用户。
找到核心用户后,用户访谈是需求探索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核心用户的访谈,要做到灵活高效、因地制宜。既可以面对面访谈,也可以通过电话或微信;既要保持开放式讨论,也可以让用户做选择题并阐述理由;既可以搞小组讨论,也可以一对一进行。总之,具体方式可由实际情况决定。
最终,我们要做到总结需求,即要总结出:想象中的用户痛点,跟实际调研结果是否一致;想象中的解决方案,跟实际调研后的方案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需要继续循环上面的步骤或想出更好的策略重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