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双娇”

小区“双娇”

听说小区“双娇”也在,薛记者激动了,屈臂捏拳,撺掇明人赶紧应承。他正为市电台采稿呢。

来电话的是苏老师。曾是明人的班主任。苏老师一直在中学任教,退休有些年月了,他说,有几位学生来看他,其中就有当年名声大噪的小区“双娇”,他请明人也来坐坐。正采访明人的薛记者,算是明人的“忘年交”了,也心血来潮,随明人叫了辆车,不出十五分钟,就叩响了苏老师的家门。

那几位比明人年轻很多,又比薛记者年长一些的苏老师的学生,已围坐在苏老师身边,谈笑风生。

被誉为小区“双娇”的两位女生,温雅贤淑,也显得成熟大方。明人在她们孩童时见过两人,后来早早搬离这个职工新村了。有一年,这个新村小区同时岀了两个高考“状元”,消息不胫而走。明人还向苏老师祝贺过。后来,又听说这两位颇有出息,从名校毕业后,都在自身的科研领域业绩卓著,去年双双荣获全国杰出青年称号,又一次在小区家家热议,形成轰动。

“双娇”一位姓韩,一位姓孙。韩姓父母做点生意,家资殷实。孙姓父亲早亡,母亲病退在家,家境困难些。但她们两人读书都很用功,一个年级,还一个班级,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团支书,学习成绩不相上下,都遥遥领先众人。

气氛稍见活跃,薛记者就按捺不住了,冷不丁就来了一句:“你们在学校都这么争先恐后的,就没闹出不愉快的事来?”明人拿眼瞪了瞪他,这话题未免有些敏感吧,毕竟大家刚刚认识不久。再睃了一眼苏老师,只见他微微含笑,抿了一口香茶,眼帘低垂。那边,同坐一张三人沙发的“双娇”,都是似乎早有预料的神情,她们相视一笑,又面向各位,笑灿灿的。

小韩说道:“怎么可能没有呢,我们那时较着劲,不肯输一分的。有一次年末考试,我物理比她少了三分,回家躲在被窝里哭了半天,连晚饭都没吃,父母好说歹说的,才让我心稍宽,迷迷糊糊睡着了,脸上还挂着泪水。梦里还在咒她,她有一本练习册,我问她借几天,她只给了我一天时间。我能不恼怒她吗?”

小孙说:“那时我们常常视对方为对手,严加防范,也穷追不舍。听说她晚上做功课,十一点前从不歇手,我就做到十一点半,从我家卫生间看得见她家的窗,她灯不熄,我也硬挺着不睡觉。”

“她们都是好学生,又都要强,两人呀,关系一度很让我担心呢!”苏老师抚了抚花白的头发,也补上了一句。

薛记者又像打了鸡血,更来劲了,双目圆睁:“快说说,具体的故事。”“双娇”都笑了。她们无拘无束的样子,顺水下面似的,你一句,我一句地说开了。

她们说在两人你追我赶、争强好胜,又互相不买账的时刻,碰上了一件事。年末考试时,她们成绩总分相等,但小韩首先急不可耐了。因为她发现了小孙的一个小秘密,是小孙自己不小心透露的,说是英语考试时,前座的同学把做好的试卷举了举,已答完卷的小孙不经意地瞥了一眼,视力极棒的她,瞥见最上端的选择题的答案,与自己似乎不一致。她又埋头推敲了一遍,一激灵,发现真是自己错了,连忙改了过来。不然,这一分绝对是丢失了的。小韩向苏老师悄悄告了密。拉下小孙这一分,年末冠军就非自己莫属了。

不料,有人传话给她,说小孙也向苏老师举报了她,说是明明已到收卷的时候了,小韩还不肯交卷,在语文试卷上,又匆匆加了几个字。监考老师从她手上抽走了试卷。小韩气不打一处来,牙齿咬得咯咯响,那一刻,她朝小孙脸上猛咬一口的心,都有了。然而,苏老师笑吟吟的 ,对她们都不提对方的告状,他说:“别多想什么,你们都是好学生,这次,你们并列第一,今后,也好好加油,互相学习。记住,你们是同学,可以比学赶帮超,但,你们不是对手,更不是敌人!你们心胸要开阔,目光要看远。”这些话,令她们醍醐灌顶。

苏老师后来又在课余给她们讲了很多道理。她们心里的疙瘩化解了,学习的劲头也更足了。

那年,她们以高分,分别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双双赴京深造,又双双留京工作。“双娇”之名,在她们居住的小区,乃至更大范围,光彩夺目。

这一切,苏老师是乐在心中的。他抿一口茶,脸上笑意舒展,也让明人心情畅快。

育人先育德。苏老师是尽心尽力呀。明人与薛记者都不由得赞叹。

苏老师谦谦一笑。薛记者又急不可耐地发问道:“那么,你们俩这么拼命读书的初心是什么呢?”这家伙打开录音笔,正期待着这两位杰出青年豪迈的答案呢。

小孙先说道:“当时只想考个好成绩,可以多拿学校奖励,给我妈妈补点家用。”

薛记者明显不满意。又转脸向小韩。

小韩不紧不慢地说:“就只想超过小孙,不能输给她!”说完,她自己也咯咯地笑了。苏老师和明人也会心地笑了。

把个薛记者惊得目瞪口呆地傻站了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