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门
这天,明人去玉佛寺调研,在殿堂的廊道上,引导参观的法师,和迎面走来的一位男子亲切地打招呼。那男子身材微胖,剃着光头,身上套着一件皮马甲。明人似乎眼熟。待那人侧转身,正脸相对时,明人认出了,那是老同学游兄。游兄的目光亮闪了一下,他也看到了老同学明人。
于是,又接续了一场亲热的招呼。年轻的法师也眉开眼笑:“你们俩认识呀?”
游兄笑着点头。明人则玩笑道:“岂止认识,扒了他的皮,我也认得他!游兄身上的那件皮马甲,应该价值不菲。人家生意做得好,这个是小意思了。”
法师听明人说得这么夸张,还有一点惊讶。
游兄笑说:“碰到明人我就高举双手了,谁让他当年就是我们的班长呢!”
“关键你当年没少抄我作业。连一顿饭都没请过客。小气、小气。”明人故意逗趣道。
游兄连忙欠身:“老弟愿三十年后的今天,高价补偿。”嬉皮笑脸的。
明人在他肩膀,捣了他一拳:“谁让你补偿?是要你忏悔。”
“我看,游先生早忏悔了,他做的好事,我三天三夜说不尽。”法师在一旁帮忙了。
还没等他俩说话,法师对明人说:“我就和你说一个故事吧。”游兄想制止,明人挡住了他。
法师说道:“游先生捐了多少款,我不说。只说一件很令我难忘的事。他家对门有一对夫妻,都是普通的中学老师,中年得子,而且是对双胞胎,高兴得不得了。不承想,孩子念小学时,双双患了白血病。这倒不是不可治疗,只是医疗费用巨大。这对夫妻东借西凑,也解决不了问题。正当他们走投无路时,游先生找到了我们。他说他捐一笔钱款给我们寺庙,请我们寺庙从中拿出一部分,资助这两个孩子,为他们治病。并且再三叮嘱,‘不要向他们透露是我捐赠的。’起初我们还只是简单地以为游先生是不愿留名,可有一次,我和他深谈,被震撼了。”
游兄插言道:“哪敢说震撼呀。要说震撼,也是当年明人给予我的震撼。”
“怎么又扯到我了?”明人不解。
游兄说:“你忘了吧?有一次要交语文作业,我贪玩,没做。就偷偷从你那拿了作业本,草草地抄了一遍,就连五百字的小作文,也一字不漏地抄上了。”
明人想起来了:那天班主任老师大光其火,他之前对游兄已多次严厉批评,说若再发生这种情况,他一定不让游兄再上课了,要游兄的父母来学校检讨。还三令五申,不许明人给游兄抄自己的作业,否则撤了明人的班长一职。偏偏这次游兄又抄上了。
老师当堂质问:究竟是明人给他抄的,还是他偷偷抄的?不同的情况,处罚自然不一。
游兄这回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有一种颜面尽失之感,战战兢兢的,不料,明人站起身来,向老师和同学们各鞠了一躬,说:“都是我的错,是我主动让他抄了我作业。我告诉他,这是最后一次。对不起老师和同学们。”
结果明人被撸了职,游兄只是受到老师一顿严厉的训斥。
游兄感慨道:“你知道吗?你这一次真正震撼了我,你给了我面子,面子,我后来愈想愈可贵。”
这回,法师又发声了,他对游兄说:“哦,我现在更明白你的心意了。”
他转向明人:“那天,我和他在茶室深谈,再三问他,你和那对双胞胎对门,为何不直接捐赠给他们呢?这也可以加深你们之间的感情呀。”
“游兄告诉我,‘就因为住对门,我不能把这告诉他们。要不然,我们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大人孩子见了我,难道天天要为这谢谢我吗?’”
游兄这回收住了笑,一字一句地说道:“是的。我不能这么做,就像明人当年当众给了我面子,我是要给他们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