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的人

逆行的人

从茶室里出来,我出门右拐,往前走了没几步,老彭在后边叫明人:“哎,等等,到对面走。”明人停步,回头看他,还一脸懵,老彭走上前,拽住明人的胳膊,就往马路对面走去。

明人迟疑了一会:“你到对面,还有事吗?”“没事呀,对面走,不是安全些吗?”

明人这回才醒悟过来,这位老同学上学那会,就有这个与众不同的习惯:逆行。人行道上,人家都按规矩右行,他偏要左行。他说,这样走,来人正面看得清清楚楚,有踏实感。偶尓骑单车,他也靠左逆行,说是有车过来,远远的,就一目了然,早作防范,躲避得开。即便撞上了,也比被后边猛地撞上好,至少看见是谁,是如何撞上自己的。

当年,明人就嗤之以鼻,什么怪论呀,难道交通规则,还不如你的那套合乎情理?

可老彭不听劝告,我行我素。多少年,就这么依然如故,谁也拗不过他。

幸亏老彭从不开车,倘若会开车的话,他这套怪论又如何坚持呢?恐怕不是被警察处罚得驾照都吊销了,就是车毁人伤好几回了吧?

明人以前随着老彭,在人行道逆向行走过,人行道宽敞一些,行人稀少的,行走倒也无妨,稍窄一些的,就得时时避让。有一回,一个肥头大耳的妇人迎面走来,明人走在老彭的后边。待妇人走近时,老彭往右闪,妇人也往右靠,老彭连忙调整向左,那妇人偏偏也往左挪身。两人一来一回的,竟然僵持住了。老彭干脆侧身紧挨着左侧的围墙,一动不动,妇人才定了定神,在让出的大半个通道上,摇摇晃晃地走了过去。那张脸上的一双眼珠,像是狠狠地剜了老彭两刀。

明人说:“你看这多不方便呀,还招人嫌。”老彭则振振有词:“这算什么,又没任何皮肉损伤,你没听说那些被从后面碰撞的人,跌在地上,嘴啃石板,有多惨吗?何况,逆向走,还可以活跃逆向思维呢!”

老彭的歪理,谁也辩驳不了。何况他是位律师,巧舌如簧,用词一套又一套的,明人也没功夫多理论。

这回是下午,马路上车辆不多,他们走得也快,穿过横行道,就到了对面。再走个上百来米,就是他们要去的地铁站了。

边走边聊,老彭还沉浸在茶室的话题氛围中,手舞足蹈,表达着他最近在一件刑事案件中有望大获全胜的喜悦。

案子不复杂,是一个二十余岁的男孩,杀了他女友。事情的过程,检方也调整得很清楚,杀人偿命,男孩的定罪和量刑,几乎是铁板钉钉的。

老彭应被告之父,也是他的一位熟友之请,担任了辩护律师。他逆向思维,出奇制胜,拿出了男孩有精神疾病,在发病之时误杀了女友的相关证据。把案子来了个大颠覆。

明人几次问道:“这男孩是真有精神病吗?还有,就这么让他逃脱惩罚了?人家被害者岂非太无辜了?她的家人又当如何?”

老彭说:“这就不是重点了。重点,知道吗?世上万事,要考虑的实在太多,抓住重点,才是上上策。我在这案子上的重点,就是要为被告开脱。其他的,都不是重点。哦,对了,我和你讲这个案子,重点也不是赢与不赢,我只是想强调,逆行有诸多好处,我这几十年的习惯,也可以说是特立独行,有助于锻炼我的逆向思维。这就是我想和你讲的重点。”

老彭说得颇为得意,简直眉飞色舞。

明人瞥了他一眼。想说又不想多说了。

这时,有人骑着一辆单车,从弄堂口蹿出,直接右拐,上了人行道,快速向明人他们冲来。他们一阵慌乱,走在前面的老彭,躲让不及,被直接撞倒在了地上,后脑勺嘭地撞在了上街沿上,半晕了过去。

明人叫了120,把他急送进医院。还算大幸,老彭只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医院住了几天,便回家休养了。

至于那位冒冒失失的肇事者,是个还未满十八岁的小男孩。他的父母亲带着孩子,上医院探望了老彭,也表示了道歉,给了点小钱。‘

那天,明人恰巧也去看望。

听见男孩的双亲说:“这孩子从小就不好好走路,连骑车都逆向行驶,还说这样好,就是出事也明明白白,何况还能锻炼脑子。你瞧他这脑子,不知从哪里学来的,真坏掉了!”

小男孩搓着手,不吱声。

明人看了看半躺在床上的老彭。老彭抿了抿有点干涩的嘴唇,想说什么,但一句话也没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