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之谜

谣言之谜

明人半夜听到手机的嘀嘀声。是有微信来了。这么晚了,是谁呢?不会是公务吧?他在半迷糊中爬起身,拿起手机,亮屏查看。

这一看,把自己吓了一跳。竟是一个过世数月的老文友的微信。发的是他之前的一篇散文,明人曾经读过,还和老文友有过探讨,他有褒有贬,但总体还认为是一篇颇有新意的作品。当年,老文友也赞同他的评点。他此刻有点惊悚感,怎么老文友死而复活了?而且在这个夜深人静的时刻,发来了这篇文章?这真使明人有些不小的惊骇了。

明人睡不着了。干脆打开灯,抓住手机,扫起屏来。一边扫屏,一边思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是不相信鬼的,可是这鬼一般的事情发生了,他不可能心安神宁。

朋友圈有好些人,他似乎很陌生。当初加上时,自然是认识的。不过有许多是一面之交。明人负责区域的招商引资工作,对各种人等,都不可轻易怠慢。人家要加微信,他也不好意思拒绝。加了之后,有的来不及备注,是谁都模糊不清了。好在没多少联系,也就无所谓了。所以他打心底里对“微信好友”这一名头,是不敢恭维的。加个微信就成好友了,这也太随随便便,太泛滥了吧?不像老文友,好些年的交往交流,称好友是绝不为过的。

有些人微信名挺醒目的,花言巧语般地撩人。仔细一看,是名副其实的广告。微信名也不避讳,直接附注了“广告”两字。明人挺纳闷,这是哪位也不打声招呼,就擅自改了微信名,落拓地就打出了商业广告呢?有一个挺长的微信名,做着智能小家具的广告。他翻看了那人的朋友圈,大致猜出这是哪位了。当时加的名字,就是一个成语,现在演变成了商品的名称。这一位还算好认,其他好多位,或者说亮出广告的,他还真猜不出是何许人也呢!

好在这也侵犯不了他多少。他也就见怪不怪、熟视无睹了。

不过有一个微信朋友,也曾让他大吃一惊,目瞪口呆好久。

那是一个涉及诈骗而入狱的小老板。微信名就是本名。明人记得听说那人入狱,就把他微信给删除了。可这天,明人发现这个微信竟然还在朋友圈里发信息,是九宫格的风景照。他真是疑惑。那人分明被判得很重,不可能这么自由地玩手机微信呀。他一时也想不出个所以然。

工作一忙,也把这一茬,暂时给忘了。

但今夜,这老文友的微信,刺激得明人没法安静了。那个小老板的微信又在屏中出现,又一次刺激了他。

小老板发的多半是风景照,时不时还有美食的图片。

明人真的很纳闷,这个微信的朋友圈,虽发得稀少,但这两年里似无间断。这够蹊跷的。

蓦然一个激灵,这是不是同名同姓的另一个微信朋友呀?

完全有这可能呀。这小老板的名字也是大众名字,并不稀罕的。

心里有结,就得解开它。他不敢冒昧直接发微信。他想到了一位好友G,和他相处不赖的知己。他索性拨了G电话。

好友接了。他惊讶明人半夜来电。

明人先把小老板的微信说了。好友G和他一起回忆,想到了只有一面之交的异地朋友。好友G让明人稍等,说他查查他的名片档案。G有个好习惯,所有的名片都扫描后储存在电脑里。很快,查到了那个人,与小老板同名同姓。一块石头落地。而另一块石头,更沉沉地压在心房。明人向G说了,G也懵了。怎么会有这种事?G说:“你让我也睡不着觉了。干脆,你就回复一下这微信,既然你不信鬼,又忌惮什么呢?”

明人想想也是,这么猜想下去,也不是个事。他鼓足勇气,回复了两个字:“好文。”

少顷,老文友的微信,竟然向他发出了语音通话。他心一悸,抖抖颤颤地,终于接通了。

是一个女声,叫了他一声“叔叔”。说是自己想念父亲了,在看父亲的微信,不小心就把那篇文章发出了。她想一定把叔叔吓坏了,她正想怎么向叔叔解释呢,叔叔回复了,她连忙拨了通话……

那是老文友的女儿。明人举着话筒,连忙说:“没关系、没关系。”手心里全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