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念奴娇

念奴娇,是明人老同学阿刘,个人独资开设的连锁茶室。几年苦心经营,在S城东南西北,各有一爿店,生意还算兴隆。

这天下午,东店的一个最大的房间,笑语喧哗,时不时还响起激昂的争辩声,引起其他房间的客人投诉至服务台。阿刘就和最大房间里的中学老同学打招呼,请他们尽量轻点声,否则,他的客人要跑光了。

除了明人,阿刘还真看不太起这些老同学,他们当年为了高考,放弃许多快乐,陷在排山倒海般的练习题中,一心只想高分数。不像自己,想玩就玩,随心所欲。当然,对于明人,他还是有点自愧不如的,明人平时各门功课比他好,更让他佩服的是,明人课余读的闲书五花八门,还坚持文学创作,好几篇作文上过当地晚报。阿刘就从明人那里借过一本《古体诗一百首》,从此,对古体诗喜欢上了,偶尔还涂鸦几首。这茶室店名就是他由此而取的,很多茶客都谓之不俗。阿刘心中不无得意。

这回老同学聚会,见了面就热血沸腾地争辩闹腾,话题是流水似的,涉及天下各种事,常常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阿刘嗤之以鼻,明人要晚来,阿刘一时无聊,就坐在一边划手机,其实按他自己的说法,是在搞古诗创作。他常说,这是他与赚钱一样的快乐。

他曾在同学圈发过几首诗。有一回,还是同学聚后不久,他发了一首诗,题为《浣溪沙·英雄豪情》:“无聊孤苦又烦恼/时光嫌多不逍遥/英雄豪情余多少//欲想展翅风悄悄/乌云腾起心有潮/大呼阴霾从此消。”

诗一发,同学们纷纷点赞,说阿刘可以呀,又经商又从文,人才呀。

阿刘显然很开心,以后,又连续发了好几首。但渐渐地,就无人呼应了。只有他@明人时,明人才不得不点评一两句:“嗯,有点壮志未酬之慨。”“阿刘闲情逸致,颇见古风呀。”老同学嘛,赞美几句,也无妨。

明人本来就是业余作家,发了好多作品。他给了阿刘好评,阿刘觉得是给自己长脸,心里便有所感激。寻思着要写一首古体诗,献给明人。但他对其他同学就不无轻蔑了:一群傻瓜蛋。不懂天文地理的家伙!虽然,阿刘本人也只是技校毕业,班上好几位同学,还是大学毕业呢!但在阿刘眼里,他们只是呆板的理工男!

快傍晚了,明人来了。阿刘好高兴,拉着明人,就聊自己写的古诗。还朗诵了几首,请明人点评指教。明人拗不过他,不想扫他这场聚会主办者的兴,又见这么多同学等着他一起聊其他话题,便随口应付了一句:“不错,阿刘生意日好,诗艺也大大提高了。”

总算把这茬应付了,吃饭时,紧挨着明人坐的阿刘,又扯住明人,大谈他的古诗创作经。

明人为息事宁人,道:“待会,我拉你入个群吧,那里都是全国古诗创作的高手。”

阿刘一听很高兴,连忙酙满了酒杯,敬了明人一杯。

阿刘入群了。一上来,就发了一首自己的古诗作品。他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以为高手们会为他点赞,但一个白天加晚上都过去了,别人的作品都有群友在互动着,自己的却如草原上的一只孤羊,一直无人问津。之后,又发了几首,除了明人给了一个笑脸表情,其他人默不作声。阿刘有点耐不住了,便又发了一首,注明是献给好友明人的:“《浪淘沙·觅知音》:人生需知音/登天难觅/形影相随亦间离/待在寒中风雨急/只树孤立//心灵得相惜/高山流水/群里多是陌生人/不求众赞唯真情/一个足矣!”

明人一看,这阿刘犯傻呀,还真自以为是,贻笑大方了。于是,毫不客气地发言道:“阿刘呀,你这无非打油诗而已。自得其乐吧。学写古诗,还得认真钻研,向各位好好学习。”毕竟,阿刘是自己拉入群的,这首未免得罪众人的诗,又号称是给自己的。明人不得不从未有过地对阿刘说得稍重一点。

阿刘在茶室,盯着手机屏中明人那一句话,好半天说不出话来。他的脸红一阵,紫一阵的,终于悟出:明人之前好多话,是对他客气,今天这话才是真话、狠话,也是一言以蔽之呀。

他读了群里别人的诗,不由得自惭形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