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错了的外卖
物业刘阿姨的门禁对讲响过之后,明人就匆匆套上外衣,把房门打开了,戴着头盔、蒙着口罩的外卖小伙子,正要把一纸袋的外卖搁在门外的鞋柜上,明人伸手接过了。道过谢之后,关上门,把纸袋搁在饭桌上,去卫生间梳洗了一番,收掇停当,他把纸袋打开了。是几个汤菜盛得满满的塑料盒。热乎乎,还飘溢着香味。袋里还装有一瓶手指大小的消毒水。这家店还真够周全的。他扫了一眼纸袋上夹着的条子,那叫外卖小票纸,上面注明是越南菜,右上角还特意用笔涂了一行字:“客户要求多加一点汤。”
他一开始想的是,老妈还挺慈爱细心的,一早去亲戚家,出门前,怕自己早饭吃不香,还让人送了外卖来。可后来想想,又觉不对,老妈年纪大了,手机玩不来,从不会叫外卖,不可能是她所为。要不,她是让上班的儿子代叫的?但这也大有疑问,儿子从不喜欢吃外卖,宁愿自己煮碗面条。更何况,明人对越南菜并不青睐,这家里人都知道,怎么就像从天上掉下了这美味早餐呢?!
仔细想过,又细心察看了外卖小票纸条,发现客户的姓名一栏,写着蒙先生,而非明先生,莫非张冠李戴了?再看送货地址,竟说客户要求隐藏了,只让外卖小哥知道。这下,明人有点糊涂了。但稍冷静后,他还是断定,这外卖一定是送错人家了。
他打了电话问老妈,老妈用不来手机,打了好几回,才接听,结果如明人所料,她根本没叫过,或让家人叫过外卖。
他又在外卖小票纸上,找到这家越南菜饭店的电话,对方问了他单子上端外卖的号码,说他们会尽快联系外卖小哥的。
明人放下电话,锅里放了水,点火,开始煮面,还磕了一个鸡蛋,顺便做了一只水潽蛋。油醋姜蒜,一应调配好,咕噜噜吃下去一半时,忽然发现纸袋还在,已过了半个时辰,怎么还没来拿呢?!他竟有些着急,放下碗筷,提上纸袋就奔下楼去。
底楼大堂,物业刘阿姨见他急匆匆的,还拿个纸袋,有些诧异。他说了大概,物业刘阿姨才像刚刚醒来:“哦,刚才说是明先生的外卖,我都有些奇怪,从来没有看你点过外卖。肯定是外卖小哥看错地址,名也叫含混了。不过,既然你已打过店家电话,做到位了,等他们来就是了,何必这么着急呢?!”
明人摇摇头说:“不行呀,你看这饭菜都快凉了,外卖小哥一定很急,那等着早餐的客户也一定很急。”
明人刚说完,忽然一位穿着蓝白相间的纯棉衣裤,一看就是病号的年轻女子急如星火地走进大楼。她脸色灰白,眼睛里还带着一丝困倦,神情十分着急。她说“这是送错的外卖吧?我向您道歉,真是不好意思了,我要赶紧送给隔壁那幢楼的客户”。
刘阿姨上下打量着她,狐疑地问道:“你,是谁?”
女子急忙解释道,她是这一单外卖小哥的妻子。她老公打电话给她,说要晚点来送餐,有一单外卖送错楼号了,他把手上的另两个单子先送完,回头把送错的调整好之后,再赶到医院来:“你喜欢吃的菜包子,我带着呢!”电话那头,他气喘吁吁的,还不忘说上这么一句。让她温情暖心。她说她愣神了一会儿,坐不住了,起身,悄悄溜出医院,骑了一辆单车,记着老公刚提及的路名和楼号,费力地蹬车,二十分多钟后,找到了这里。
她说,她想大家都很急的,她不能光躺在病房里呀。话音未落,那位外卖小哥就出现了。看得出很焦急,脱下口罩,脸上都是汗。他见到妻子,也是一脸惊讶,继而又是一阵心疼:“老婆,你住院,怎么出来了,你……你真是……”
“我想帮帮你,也是想早点见到你呀!”年轻女子的脸上,飞起一抹淡淡的红晕。
她发现明人和刘阿姨都看着他们,更不好意思了,推了推外卖小哥:“还不谢谢人家阿叔阿姨,再赶快把外卖送到客户手上,我还想尽快吃我想吃的包子呢!”
小伙子向明人和刘阿姨鞠了一躬。转身提了外卖,飞快地奔出楼去。年轻女子又叮嘱了一句:“当心。我就在楼下等你啦!”
声音甜脆,在这明净的上午,像鸟儿的鸣啭,让人感到欢快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