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名义

艺术的名义

“您的作品我研究了好几周,真的很棒!真的是当下社会众生心态和世俗画。太接地气了!”老头推了推鼻梁上的变色镜,双眼炯炯有神,“比如那篇《LV女神》,写得太有意思了,最后的包袱抖得到位——后来富二代又在女神的手机里发现了秘密,有七个好友微信名和他一样,那是女神给他们起的,但每一个后边都有一个不同的序号。我读到这,禁不住就笑喷了。”

“还有那篇《明星班趣闻》,构思挺独特,把生活的现状和哲思,融合得天衣无缝,真是匠心独运呀。”

也不等明人开腔,老头还把《菜刀和剪刀》这篇微型小说,几乎一字不差地复述了一遍,这真让明人惊讶万分,乃至于生出了好感。

老头说:“你这本《明人日记》就交给我吧,我把它们拍成一部部的微电影。拍成网络的艺术精品传奇。我会高成本地投入,愈高额的投资,愈能游刃有余,长袖善舞,拍出佳作来。这您放心,资金由我来筹措,你只要艺术上把把关。”

老头所言殷殷,明人心里也已波澜起伏。人家也算是知名的导演加出品人了,能够如此看重自己的作品,也是自己的一种荣耀了。他还能拒绝吗?

之前也有好几拨人找过明人,都看好《明人日记》,想和他合作。他们有的提出让他找人赞助些,或者,拉一个广告也可以,也有的让从单位公款里挪点资,他都断然拒绝了。公私分明是自己坚固的底线,这种交易,他是绝不会干的。

这老头所说的,明人心动了。后来,老头又面聊过一次,他为艺术奉献的雄心,真正拨动了明人的心弦。明人终于答应,授权这位老头制作拍摄。

老头也好高兴。签约那天,明人难得地举起酒盅,和老头碰了几杯。

老头也再三表示,要努力拍出有艺术水准的好作品。他提议,为了艺术再干一杯。明人已让人收走了自己的酒杯,但自己高兴,也不想扫了老人的兴,又让人拿上酒盅,斟满,碰杯,又一饮而尽。

酒酣耳热之际,两人自然而然地转移了话题,聊起了家常。

老头说,他有两位兄弟。一位当教师,一位在做安装工程。说到这儿,似乎很顺溜地过渡到这一句:什么时候,还请明人关照关照,给他弟弟找点项目。明人在位,不直接管项目,但总认识几位管项目的朋友吧?

老头这么一说,明人还没反应过来,只是顺着老头说:“好说好说。”老头高声说了一句,说:“好!为您这句话,来,我们再为艺术干一杯!”

明人回到家,刚坐下,想到刚才的那一幕,忽然感觉像吞吃了一只苍蝇,脊背也生凉了。他喝了一口热茶,定了定神,给老头发了一则微信:“谢谢您的抬举。我决定,明人日记还是不拍了,作品还不成熟。为了艺术,我真诚地感谢您,也请您宽宏大量,予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