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表格

1.2.5 表格

作为一个入门级的信息系统,首先我们遇到的就是表格。我们每天都在产生和传播大量的信息,传播信息就需要载体或者传播渠道。当今社会里,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单位里的各种表格、单据、账簿、册页等,乃至街谈巷议、茶余饭后都可以作为信息的载体。根据这些载体的结构化程度可以把它们分成表格类载体和非表格类载体,一本小说描述人和事需要很大的篇幅,表明结构化程度低,而一张报表可以在有限的篇幅内包含大量的信息,表明结构化程度高。表格类载体通常是属于结构化程度比较高的一种载体。

表格就是按项目画成格子,分别填写文字或数字的书面材料。由于表格能够填写文字或数据,毫无疑问,表格是一种记录信息的载体。又因为表格是按项目画成格子的,因此,表格具有很高的结构化程度,是一种结构化的信息载体,其适合计算机的处理特点,有利于计算机进行信息的输入、存储、传输、加工、检索和打印。

表格区别于其他信息载体的一个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结构化。它虽然不像小说、图像那样生动形象,但它在信息反映的条理性、结构性和集中性方面是其他非表格类信息载体所不能比拟的。表格看上去纵横有序,一目了然,非常利于管理者根据各种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表格被作为主要的数字化管理工具,广泛用于各级管理活动中。

《党章学习小组通讯录》便是一张表格,它有7列(也可称7个栏目)、6行。当然,实际情况可能有多行,这不妨碍我们对这张表的描述和理解。在这些7列6行构成的42个格子中,我们填写的是关于供应链管理学院2020级党章学习小组成员信息的众多文字或数字。

表格是管理信息的载体,而管理信息的运动是与物流的运动相伴而存在的,所以我们可以按照管理活动中信息流与物流的标志对表格进行分类,从而科学地管理和合理地利用信息。按此分法可以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按管理职能可分为产品表格、工艺表格、生产表格和经济表格。

(2)按管理阶段可分为计划表格、作业表格、统计表格和结算表格。

(3)按管理级别可分为地区表格、行业表格、企业表格、部门表格和车间表格。

(4)按管理对象可分为党务表格、人事表格、物资表格、技术表格和资金表格。

(5)按信息用途可分为指令表格、定额表格、查询表格和科技表格。

(6)按信息稳定性可分为固定表格和流动表格。

(7)按信息来源可分为内部表格和外部表格。

(8)按信息流向可分为输入表格、输出表格和反馈表格。

以上分类基本上是从管理的角度,按照业务的特点进行的,这种分类方法适应了业务员的业务特点,比较容易为业务员所接受,因而长期以来作为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一种表格乃至系统的分类方法。但是作为一个信息处理系统,特别是作为一个信息处理本体中间件系统来说,这样的分类方法还不能充分反映表格的本质规律,不利于对信息系统进行本体化、通用化的处理。

以上所举的各种表格,如果我们忽略掉各类管理业务的特征,仅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对表格进行分类,可以把表格分为两种,即规整型表格和非规整型表格。规整型表格的样式如图1-3所示。

从图1-3可以看出,一张规整型表格的基本要素包含了标题、表肩、表体、注释和表尾诸部分,因此对规整型表格我们可以做如下的定义,即规整型表格是指明确包含了标题、表肩、表体、注释和表尾诸部分,并且表体部分能够横成行、竖成列,每列均在表栏名称的下方依次填写文字或数据信息的这样一种表格。而不能以规整表方式表示的,一律被称为非规整型表格。在实际应用中,绝大多数的报表包括相当一些账本册页,都可以归为规整型表格,如各种计划报表、会计报表、统计报表、明细账页、分类账页等,而一些单据凭证则通常是属于非规整型表格的,如我们常见的各种发票就是属于非规整型表格,图1-4和图1-5分别列出了两类表格的典型例子——某厂政治学习材料增订计划表和某企业的财务凭证。

图1-3 规整表样式

图1-4 规整表样式——某厂增订计划表

图1-5 非规整表样式——某日资企业财务凭证(空白)

表格的这种分类方法对于信息系统特别是信息处理本体中间件系统的开发产生了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它完全摆脱了具体业务对信息系统的影响,使得信息系统在朝着通用化方向发展和进一步延长系统的生命周期方面迈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