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 订餐汇总表的数据加工逻辑

2.2.5 订餐汇总表的数据加工逻辑

数据加工逻辑也属于数据字典,被称为加工数据字典(某种意义上,前述数据接收逻辑,也属于加工数据字典描述的范畴)。数据加工是体现数字资源信息业务流程流转的重要手段。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加工远不同于手工加工模式,以订餐为例,手工订餐是一笔笔登记核实员工的姓名和考勤情况,而后再进行汇总、分配补贴,过程繁杂易错,而在计算机环境下,考勤记录、姓名核实、补贴分配到订餐汇总,都属于数据迁移和复制,瞬间便可完成,汇总合计也可借助一些本体中间件命令批量完成,这就为提高管理效率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那么,怎么样才能结合计算机的数据处理特点来构思订餐汇总的加工处理过程呢?我们结合信息处理本体中间件的理论和平台实际,采用结构化的语言进行映射性的描述,可使构思与未来的设计紧密结合,利于系统的开发。

(1)删除本表(每日处理的日报)原有的已登账内容(避免重复处理);

(2)将考勤大数据上的每日中午12时之前的全部白班卡记录按员工编码、中餐栏目格式对应关系一次性誊抄记录到本表姓名与中餐补贴两栏;

(3)将考勤大数据上每日的全部夜班卡记录按员工编码、晚餐栏目格式对应关系一次性誊抄记录到本表姓名与晚餐补贴两栏;

(4)将消费大数据上每日13时之前的全部记录按员工编码、中餐消费栏目格式对应关系一次性誊抄记录到本表姓名与中餐消费情况两栏;

(5)将消费大数据上每日13时之后的全部记录按员工编码、晚餐消费栏目格式对应关系一次性誊抄记录到本表姓名与晚餐消费情况两栏;

(6)消除重复大数据记录;

(7)按员工编码进行中、晚餐订餐和消费的分员工合并计算,消除“歪八字”(见图2-14第3步);

(8)根据员工信息卡片获得员工姓名和部门名称信息;

(9)重新按部门、姓名排序;

(10)在表后插入合计一行,并进行合计求和汇总。

上述10个步骤可以分成几个大的步骤,在这个加工过程中,第7个步骤是关键性的步骤,由于从各方获取的数据是多次进行的,而且又对应了不同的栏目,于是会形成类似“歪八字”的数据阵。此时,第7个公式可按关键栏目(员工编码)进行分类汇总统计,从而消除“歪八字”,达到满意的结果,操作的图例效果如图2-14所示。

另外,由于订餐的信息往往在早上,而消费统计的信息往往在第二天,因此,此表的计算通常要执行两次,当天计算订餐情况,次日则对昨天的消费情况进行汇总计算。

图2-14 订餐汇总表加工逻辑处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