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 代码

3.2.5 代码

对于抗疫物资来说,和所有信息对象一样,代码的设计和优化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唯一性。每个代码唯一表示一个信息对象的名称。

(2)扩展性。代码结构必须能够适应信息对象集合不断扩大的需要,留有足够的位置,当扩充和更新新的信息对象时,不致引起整个代码系统的重新设计。

(3)合理性。代码编制必须合理,要与信息分类体系相适应,既要使人工使用时易于识别和记忆,又要使计算机处理时易于识别和分类处理。

(4)简单性。在不影响代码系统的容量和扩充性的情况下,代码应尽量简单,码长尽量短一点,使之易记易用,方便输入,提高效率,减少输入操作中的错误。

(5)标准化。代码设计一定要向标准化靠拢,以减少今后系统更新和维护的工作量,方便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尽量采用国家主管部门标准和行业组织标准。

(6)适用性。尽可能反映信息对象的特点,便于使用者了解和掌握,在使用时便于填写、检索,提高运行效率。

(7)规范性。代码格式、类型、组成规则要统一,代码内在逻辑性好,表意直观,便于信息处理。

(8)兼容性。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考虑使用其他组织或异构系统的代码和通用符号,使用既有的名称和代码,以便与其他组织、其他系统连接。

防疫物品代码表数据字典构思如图3-27所示。

图3-27 防疫物品代码表数据字典构思

以防疫物资为例,代码设计的工作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明确代码目的。

(2)决定代码的信息对象,对所要处理的全部信息逐个进行研究分析,决定需要代码化的信息对象。

(3)分析代码对象的特性,包括代码的使用范围和期限、使用频率、变更周期、追加删除情况、输出要求等。

(4)决定代码的组成规则,确定代码结构和码长,保证代码所含信息量丰富、密集,表意直观,简单明了,并具有足够的扩充余地,能够充分满足业务处理要求。

(5)如果代码规则中采用了码元,则应先对码元逐个进行代码编制,列出码元中的信息对象名称和代码值一览表。

(6)对代码的信息对象逐个进行编制,列出对象名称和代码值一览表。

(7)汇总代码一览表及其码元一览表,写明代码组成规则,形成代码文本,规定代码管理制度,便于代码的维护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