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数据加工逻辑构思

3.2.4 数据加工逻辑构思

数据加工逻辑是对数字资源进行分析、整理、取舍、编排、计算的过程,由于绝大多数管理类的数字资源,其表现形态为结构化关系表,因此,广义的加工逻辑包括并、交、差、积、插入、删除、修改、投影、选择、连接和除法等谓词演算,对于具体应用来说,则有创建、记录生成、打印输出、导入导出、赋值校验、累计计数、对应取数、合并拼接、排序分类统计、新增行页、删除行页、取代码、代码转译、代码还原、循环调用等加工方法。根据本项目案例,除部分采集录入型的表单外,仅介绍若干主要表格加工逻辑的构思。

(1)采购月报的数据加工逻辑

采购月报的数据来自生产通知单和收料单,其中生产通知单上的产品投产数量,需要通过装配单分解,因此,结合信息处理本体中间件的理论和平台实际,可采用结构化语言进行映射性的描述:

①清空本表并获取上月的未完成采购量及平均价格;

②在装配单草稿上对应获取当月生产通知单上的投产数量;

③在装配单草稿上计算所需的原材料数量;

④从装配单草稿上获取本月需新采购的原材料数量;

⑤从收料单上获取采购完成的原材料数量和金额;

⑥按原材料代码分类合并新增采购量、完成采购量、采购成本(合并“歪八字”);

⑦计算平均价格、完成采购比例及本月未完成采购量;

⑧表格最后插入合计行;

⑨计算合计。

(2)原材料收发存月报的数据加工逻辑

原材料收发存月报的数据来自收料单和领料单,可采用结构化的语言进行映射性的描述:

①清空本表并获取上月结存的数量、单价和金额;

②从收料单获取采购入库原材料的数量、单价和金额;

③从领料单获取车间领用的原材料的数量;

④按原材料代码分类合并收入数量、金额及领用原材料数量(合并“歪八字”);

⑤加权核算本月结存的数量、金额及当月领用的金额;

⑥表格最后插入合计行;

⑦计算合计;

⑧计算上月结存、当月收入、当月领用和本月结存各平均价格。

(3)车间原材料领用存月报的数据加工逻辑

车间原材料领用存月报的数据来自领料单和经入库单分解的装配表,现采用结构化的语言进行映射性的描述:

①清空本表并获取上月结存的数量;

②从领料单获取车间领用的原材料的数量;

③在装配单草稿上对应获取当月入库单上的入库产品数量;

④在装配单草稿上计算所消耗的原材料数量;

⑤从装配单草稿上获取本月入库产量所消耗的原材料数量;

⑥按原材料代码分类合并领用、耗用原材料数量(合并“歪八字”);

⑦计算本月结存的数量;

⑧表格最后插入合计行;

⑨计算合计。

(4)生产月报的数据加工逻辑

生产月报的数据来自生产通知单及产品入库单,可采用结构化的语言进行映射性的描述:

①清空本表并获取上月的未完成生产量;

②从生产通知单上获取新增的生产需求数量;

③从产品入库单上获取本月完工交库的产品数量;

④按产品代码分类合并新增生产需求量和完成生产量(合并“歪八字”);

⑤计算完成生产比例及本月未完成生产量;

⑥表格最后插入合计行;

⑦计算合计。

(5)成品收发存月报的数据加工逻辑

成品收发存月报的数据来自产品入库单和产品出库单,可采用结构化的语言进行映射性的描述:

①清空本表并获取上月结存的数量、单价和金额;

②从产品入库单获取入库完工产品的产量;

③从产品出库单获取出库的产品数量;

④按产品代码分类合并收入数量、金额及出库数量(合并“歪八字”);

⑤加权核算本月结存的数量、金额及当月出库的金额;

⑥表格最后插入合计行;

⑦计算合计;

⑧计算上月结存、当月收入、当月出库和本月结存各平均价格。

(6)销售月报的数据加工逻辑

销售月报的数据来自生产通知单及产品出库单,可采用结构化的语言进行映射性的描述:

①清空本表并获取上月的未完成交付量;

②从生产通知单上获取新增的订单需求数量;

③从产品出库单上获取本月出库交付的产品数量;

④按产品代码分类合并新增订单需求量和完成交付量(合并“歪八字”);

⑤计算完成交付比例及本月未完成交付量;

⑥表格最后插入合计行;

⑦计算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