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方厘米中有27×10^(18)个……
在本篇的标题中有一个非常长的数,这个数就是:
27000000000000000000
也就是在27的后面有18个零。在不同的环境下,它有不同的读法。有的人读成270亿亿,而在财务上,常将它读为27艾(可萨)。我们还可以把这个数字写成27×1018,读法是:27乘以10的18次方。
那么,本篇的标题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27×1018表示的是在我们周围空气的微粒数。我们知道,跟世界上的其他物质一样,空气也是由分子组成的。物理学家测定,在0℃,1立方厘米的空气中含有27×1018个分子。这个数字非常巨大,即使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人,也无法恰当地想象出这个数字大到什么程度。
这么大的一个数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真的很难找到可以跟它比拟的东西。全世界的人口也不过是50亿,也就是5×109(在作者写作本书时,世界人口为50亿,现在世界人口总数大约为70亿),跟它比起来要小得多,27×1018是50亿的5.4亿(即5.4×109)倍。
如果我们利用最先进的望远镜来观察宇宙间的星体,并且假设我们所观察到的星体都跟太阳一样,周围环绕着很多行星,而且每个行星上面都有跟地球一样多的人口,那么这些行星上的人口之和,也没有这个数字大。如果你想把所有星球上的人口数出来,即使你每分钟可以数100个,并且中间不停顿,也大概需要5000亿年的时间才能数完。
实际上,即便是一个比较小的数字,也很难给我们一个确切的印象。比如,一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00倍,那么这个数字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呢?特别是面对一些非常微小的物体时,我们通常很难正确判断它的大小。
在显微镜下,如果在正常的明视距离,也就是25厘米的距离上,观察伤寒杆菌,它的大小跟一只苍蝇差不多,如图39所示。而实际上,这个杆菌有多么微小呢?
我们不妨这么设想一下,假设你自己是一个伤寒杆菌,那么如果把你放大1000倍,你的身高将是1700米,这时候,你的头部已经伸出了云层,很多摩天大楼还不到你膝盖的高度,如图40所示。这里的对比,就是伤寒杆菌放大前后的差异。
图39
图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