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正文评论

2.正文评论

在开始对本书进行评论之前,我必须不吝笔墨让读者了解心理学论文与神圣的宗教经典之间的区别。科学家面对研究对象时公正客观的态度,可能会与其情感价值观相违背,而且这种冒犯往往会达到一种不可原谅的程度。科学的理性是“没人情味的”,它也就只能这样。虽然动机可能良善,但无法避免效果的无情。在面对这类神圣的宗教经典时,心理学家必须小心翼翼,至少要清楚自己的研究对象背后具有不可估量的宗教和哲学价值,警惕自己的手可能会对之进行“玷污”的事实。我向大家坦白,我之所以敢冒这个险来评论这部经典,只是因为我了解和欣赏它的价值。评论中我没有半点对其大卸八块的念头。相反,我会尽力开显其所使用的象征性语言的意趣,这可能会有助于我们对它的理解。出于这个目的,我有必要对艰深的形而上概念做一些心理学的解释,看看我们所知的心理学事实能否在东方思想的领域中找到对应或临界的东西。我希望这种做法不会被误读为贬低或者平庸化经典;我只是想把对我们来说陌生的思想放到西方心理学经验中加以理解。

以下的内容是一系列注释和评论。读者应将评论与原著的对应部分进行对照阅读。原文章节可通过标题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