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心的本性致敬
这部分清晰指出心的本性是无意识的,因为其特征为“永恒的、未知的、不可见的、未被认知的”。但是它也具有积极的一面,这与东方经验一致。这些特征是“永远澄明的、永存的、放光的、明晰的”。这是个不容否定的心理事实:一个人越专注无意识的内容,它们就越有能量;会变得精力充沛,就好像内心被照亮了一样。实际上,它们转变为一种替代性的实体(substitute reality)之类的东西。在分析心理学中,我们在方法论上利用这种现象。我将其称之为“积极想象”(active imagination)。依纳爵·罗耀拉在他的著作《神操》中也使用积极想象的方法。也有证据表明,炼金术的哲学也采取这种方法。[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