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涅槃之路的瑜伽
这部分指出的方法是完全消融意识的最好方法之一,这种瑜伽的目标似乎是这样的:“没有行为和行为的作者,所以如果寻求,那么行为的作者和非作者到处都是,因此所有果位都到达,大圆满也证得。”
借着这个方法和目标的完善的阐述,我的评论到此为止。书中的另外部分也充满了令人惊奇的美和伟大的智慧,无需再对其进行评论。但是可以使用心理学语言对其进行阐述,以及采取我在第1部分中提出,并在第2部分加以阐述的原则进行解释。
[1][本文最初于1939年以英文完成,首次发表在《西藏大解脱书》中(London and New York,1954),pp.xxix—lxiv。本书最初版本是藏文,经过多人翻译,最后由伊文思—温慈编辑而成。收于此处时有少许改动。]
[2]我这里有意忽略现代东方人的解释。
[3]Psychological Types,Defs.19 and 34.
[4]写于1939年。
[5]Samyutta-nikāya 12,Nidāna-samyutta.
[6][Cf.Otto,The Idea of the Holy,pp.26ff.]
[7]“不把上帝当作内在拥有,而用种种方法从外部抓住他……这样的人确实不拥有他,而且很容易会受到困扰。Meister Eckhart(Büttner,Ⅱ,p.185).Cf.Meister Eckhart,trans.by Evans,Ⅱ,p.8.
[8]说到意识的“高层次”和“低层次”,西方心理学并不会这样区分无意识。东方人似乎认为“类人”(subhuman)层面的精神状态才是真正的“潜意识”(subconsciousness)。它包括本能和半生理性的心灵论(semi-physiological psychisms),但是它被视为一种“高层次意识状态”(higher consciousness)。
[9]Psychological Types.(1923 edn.,pp.472ff.)
[10]这不是耶柔米对πιο
σιος的不可接受的翻译,而是德尔图良、奥利金和其他大师们古老而又充满灵性的解读。
[11]Psychological Types,Def.51.
[12]一些人可能会认为这难以置信。但是他们要么对原始心理学一无所知,要么对心理病理学毫不知晓。具体的例子可见我的Symbols of Transformation和Psychology and Alchemy,Part Ⅱ;Nelken,“Analytische Beobachtungen über Phantasien eines Schizophrenen,”pp.504ff.;Spielrein,“über den psychologischen Inhalt eines Falls von Schizophrenie,”pp.329ff.;and C.A.Meier,“Spontanmianifestationen des kolletiven Unbewussten”。
[13]Lévy-Bruhl,La Mythologie primitive,pp.ⅹⅹⅲ ff.
[14]Cf.the Shrī Chakra-Sambhara Tantra,in Avalon,ed.,Tantric Texts,Ⅶ.
[15]Psychology and Alchemy,Part Ⅲ.
[16]Cf.Ruska,Tabula Smaragdina,p.2.
[17]Cf.Psychological Types,Def.36.
[18]Two Essays on Analytical Psychology,index,s.v.“Self”;Psychological Types,Def.16;Psychology and Alchemy,Part Ⅱ;Aion.
[19]Psychology and Alchemy,Part Ⅱ描述过一个这样的案例。
[20]这不是完全批评东方观点。比如,根据Amitāyur-dhyāna Sūtra,佛身就在禅定中。
[21]比如,cf.Ckhāndogya Upanishad,ⅷ。
[22]“On Psychic Energy”(1928 edn.,p.54).
[23]Cf.Tibetan Book of the Great Liberation,p.210,n.3.
[24]An Experiment with Time.[Cf.Jung's“Synchronicity”(1955 edn.,p.38).]
[25]我已经在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1931 edn.,pp.21ff.)对此进行过解释。
[26]Psychological Types,Def.25.
[27]Cf.Lévy-Bruhl,How Natives Think.最近,这个概念与“前逻辑的心态”(état prélogique)一同受到民族学家的严重批评。而且列维—布留尔本人在他人生晚期也开始怀疑这些概念的效力。首先,他由于害怕“神秘的”(mystique)一词在知识界内的糟糕名声,而宣布放弃使用它。他这种对于理性主义的迷信让步的做法着实让人感到遗憾,因为“神秘的”这个词恰恰可以准确表达出“无意识认同”的特有含义。其本身确实就有一些神秘性的色彩。无意识认同作为一种心理学和心理病理学现象已经广为人知(对人、事物、功能、角色、地位和行为等的认同),这个词语更多是用来描述原始人而非现代人的特征。不幸的是,列维—布留尔并没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而他的反对者们也忽视了这一点。
[28]Cf.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sec.i,Part I,2,3(cf.trans.by Meiklejohn,p.188).
[29]Cf.“Psychology and Religion,”chs.2 and 3.
[30]Cf.Suzuki,Essays in Zen Buddhism.
[31]比如依洛西斯秘仪、密特拉和阿提斯秘教中都是如此。
[32]在炼金术当中,哲人石有很多种称呼,比如lux moderna,lux lucis,lumen luminum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