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会变迁研究 第三卷》简介
《日本社会变迁研究 第三卷》这本书是由创作的,《日本社会变迁研究 第三卷》共有24章节
1
关于日本现代史断代的比较与思考
张经纬 所谓“历史的长河”是对历史发展的一种形象的文学描述,其实这种描述也不乏学术意义,旨在告诉人们人类历史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连续的整体。然而,这个不可分割的...
2
论幸德秋水
杨孝臣 中外史学界,长期以来,对幸德秋水评述较多,然而没有统一的结论。我认为幸德秋水是日本社会主义先驱者,对推动日本的早期社会主义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他的...
3
论片山潜何时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问题
李威周 1980年,我的一本小册子《日共创始人——片山潜》出版之后,收到不少同志来信,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商讨的问题。贾纯同志亦撰文对片山潜何时成为马克思主义...
4
铁路与日本对外扩张
祝曙光 近现代日本铁路的兴建,除经济目的外,还具有对外扩张的需要。作为新兴的交通运输工具,铁路具有极为重要的军事机能,在备战和战争期间,日本铁路担负着快速集结兵...
5
满铁史概述
苏崇民 南满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日文名称“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是20世纪上半期日本帝国主义设在中国的巨型殖民侵略机构和首屈一指的经济垄断组织。从19...
6
满铁与关东军的“华北自治”阴谋
武向平 1933年5月25日,关东军司令官元帅武藤信义,在密云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的军特使、该分会的参谋徐燕举行会谈,并接受了中方提出的...
7
日本对我国东北森林资源的掠夺
张传杰孙静丽 明治维新后,日本就提出了向外扩张的方针,中国东北成了它侵略的主要目标。因为东北的矿产、农业和森林等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大片的原始森林,珍贵的稀有树...
8
孙中山对日态度再认识
俞辛焞 第三次广东政府在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本文试图就广东政府之成立、致犬养毅函、关余、商团事件等几个问题,探讨孙中山的对日态度及日本的对...
9
论北一辉关于“对华二十一条要求”主张的实质
赵晓靓 北一辉(1883—1937)是近代日本法西斯主义运动最重要的理论指导者,其代表作《日本改造法案大纲》是先于希特勒《我的奋斗》的世界最早的法西斯主义经典著...
10
20世纪20年代日本陆军在对华决策中的地位与“二元外交”
郭循春 随着1910年代大正民主运动的兴起,政党力量开始在政府的总体决策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原敬在1918年上台组阁以后,开始改变过去桂园交替内阁、大偎内阁、...
11
1927年蒋介石与田中义一密约述实
周颂伦 一 1927年蒋介石访日期间,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举行秘密会谈并达成密约。这一重要事件长期为人们所忽略,即使有所论述,由于资料的限制,亦未能揭示其全貌。本...
12
日本的军部政治化与法西斯主义的确立
徐勇 日本的法西斯主义,没有希特勒、墨索里尼那样的首魁,也没有德意法西斯主义那样的政党,它是在军部的控制下,通过连绵不断的对外战争,借助天皇权威确立起来的。这是...
13
日本青年将校的“国家改造”运动
孙仁宗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一批法西斯青年将校打着“昭和维新”的旗号,掀起了“国家改造”运动。这个运动是日本法西斯运动,特别是日本下层法西斯运动的重要部分。...
14
30年代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形成及其特点
李玉 法西斯主义是资本主义总危机的产物,它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混乱与革命危机年代。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社会经济状况和民族特点不同,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及组成方式...
15
日本军部、内阁与“九一八”事变
郎维成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当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重大国际事件,从此,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是怎样发生的?在...
16
略论美国对“九一八”事变的态度
易显石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九一八”事变,以及随后发动的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使中国陷入空前的民族危机之中。这次事变不仅极大地震动了全中国人民,而且也在...
17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对华外交及战略意图——兼论南京国民政府的对策
熊沛彪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和军部制定了“实现日本指导下的日满华三国提携互助”,即在东亚确立以日本为霸主的国际秩序的战略目标(1) ,日本外交的任务因此已...
18
中国战场与日本的北进、南进政策
胡德坤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的北进、南进政策,是它对外侵略扩张的重要国策。所谓北进,是指日本通过中国向苏联远东地区扩张;所谓南进,是指日本通过中国...
19
中日战争时期的“东亚协同体论”
史桂芳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日本“速战速决”计划破产。昭和研究会作为首相近卫文麿的智囊,担心中日战争长期化,可能导致资源匮乏、人力有限的岛国日本...
20
日军第十六师团南京中山门外屠杀真相
高兴祖 1987年7月6日,原日军第十六师团二十联队士兵东史郎(时年75岁)、增田六助(78岁)和上羽武一郎(71岁),由于心灵上的内疚,在京都会见记者,把自己...
21
抗战时期台湾拓殖株式会社对广东、海南的经济侵掠
王键 随着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延伸,台湾逐渐成为日本向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经济侵掠的重要基地。1936年6月2日,日本政府颁布《台拓设立法案》(法律第43号),正...
22
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略论
苏智良 陈丽菲 “慰安妇”是日本语特有的一个名词,据《广辞苑》解释:慰安妇“是随军到战地部队慰问过官兵的女人”(1) 。但是,“慰问”的含义是什么,“随军”是自...
23
日本海上帝国迷梦与“南方共荣圈”的幻灭
毕世鸿(1) 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并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相继占领东南亚各地,取代了美国、英国、法国和荷兰等欧美殖民地宗主国,将东南亚变为日...
24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军对盟军的战俘政策析论——以沈阳盟军战俘营的日美战俘信息交换为例
王铁军焦润明 有关二战时期日军在沈阳设立的盟军战俘营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一些成果。(1) 在这些研究中,主要以原沈阳盟军战俘营关押的美英战俘的口述史料和回忆录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