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简介
《玄奘》这本书是由.冷厚诚著创作的,《玄奘》共有28章节
1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玄奘出国之前 故居家世 出家洛阳 游学秦蜀 秘密出国 第三章 西行路上 高昌留僧 可汗护航 西域见闻 第四章 取经留学 西天佛国 ...
2
第一章 引言
玄奘(约600~约664),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俗姓陈,本名祎,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佛教法相宗创始人。高...
3
第二章 玄奘出国之前
...
4
故居家世
公元前600年,即中国的隋文帝开皇二十年,玄奘出生在位于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玄奘故居分前后两个院落,前院有东、西厢房和厅堂,西厢房展示玄奘印度取经和所翻译...
5
出家洛阳
玄奘10 岁时,父亲陈惠去世。陈河村的乡亲们为其父料理丧事。已出家数年的二哥陈素,听到家父谢世,从洛阳净土寺赶回家中,与村里请来的和尚一起为亡父赶做道场。办完丧...
6
游学秦蜀
冬去春来,时光如梭。在净土寺专心学习、攻读佛经的玄奘已经十八岁了。经书外面的红尘世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杨广在民间的暴政,不予多说。用李密的谋士祖君彦的话:罄南山...
7
秘密出国
唐贞观元年(627)正月至五月,玄奘在长安大觉寺,除了加紧学习梵语外,全部时间都拖延在办理出国“护照”上。自他会见波顿以后,便与几个僧人联名写了一份申请,请求出...
8
第三章 西行路上
玄奘从长安出发,由新疆到印度,走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其间,从长安到新疆哈密,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算是真正迈出了大唐国门。又由哈密道吐鲁番,停留两月。然后从吐鲁番出...
9
高昌留僧
唐贞观元年(627)年底,玄奘进入新疆后,在伊吾国住了十几日后,得到了很好的休息,正要准备从哈密起身向焉耆行进,不料高昌国专使已经到了伊吾,特地邀请玄奘前往高昌...
10
可汗护航
离开了高昌以后,玄奘与欢信等高昌护送人员排成长行,浩浩荡荡的向西行进。过了十几天,经过了无半城,笃进城,到达了阿耆尼国(今新疆焉耆县境)。玄奘归国后写《大唐西域...
11
西域见闻
玄奘离开了素叶城后,欢信等护送人员返回高昌复命。可汗派出的摩咄等人接替护送。经过了数十国,玄奘一行来到了西突厥军事要塞——铁门关。铁门关在前苏联乌兹别克南部,即...
12
第四章 取经留学
唐贞观三年(629)九月,玄奘翻过大雪山进入了印度境内,由此开始了长达15年的取经留学生活。期间,现在北印、中印地区停留了3年;到中印度那烂陀寺留学5年;此后离...
13
西天佛国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的佛教发源地,历史上有“西天佛国”之称。汉代,中国称印度为“身毒”。唐代,中国称印度为“天竺”或“婆罗门国”。中国史书最早出现印度之名的是玄奘的...
14
龙池抄经
玄奘进入北印度境内的第一个国家叫滥波国,是一个方圆1000 多里的小国,滥波,梵名Lampa˄ka。又作蓝婆国、览波国、岚婆国、婆哿国。北印度西北境之古国名。此...
15
恒河历险
唐贞观五年(631),玄奘进入中印度境内的羯若鞠阇国(今印度恒河西岸的卡脑季)。此国的国王就是称霸印度的戒曰王,政绩显著,声名远扬,他不仅是古印度历史上有名的贤...
16
寻访佛迹
恒河脱险后,玄奘顺河而下来到阿耶穆佉国(此国今天的确切位置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在今印度北部的贝拉地区和赖巴雷地区之间),紧张的心情才放松了下来。此国的气候温和舒...
17
拜师求学
玄奘历经万险,终于快要接近自己的目的地了,但是就在他马上到达那烂陀寺的时候,玄奘却在一个叫做吠舍厘国的地方停留了很长时间,因为这个地方是佛释迦牟尼本人说《毗摩罗...
18
印度留学
贞观六年(632)到十年(636),玄奘都在那烂陀寺潜心攻读,学业大进。当玄奘在那烂陀寺一切都安排妥当以后,就开始了他的学习。他最先去的是一座名叫“因陀罗势罗窭...
19
归程波折
这场辩论的胜利并没有让玄奘松一口气,他心里依然惦记着戒日王召集的那场辩论。为了那场辩论,他又开始钻研般若毱多的著作《破大乘义》,当时大概找到了七百颂。但是这位大...
20
盛势辩论
在《大唐西域记》里详细的记载了玄奘和鸠摩罗王的这次见面。 鸠摩罗王:虽则不才,常慕高学,闻名雅尚,敢事延请。即我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是还是很仰慕非常有学问的大家...
21
第五章 东归之途
曲女城大会结束后,玄奘返回祖国的行程就提上日程了,但是并没有得到戒日王的应允,反而邀请玄奘参加为期七十五天的“无遮大会”。玄奘听了以后说:“菩萨为行,福慧双修,...
22
第六章 重入国境
贞观十八年(644),玄奘到达于阗,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和田,到这里,也就是昭示着玄奘西行求法之路的顺利完结。到这里,玄奘就面临着一个问题,当年西行并没有得到朝廷的...
23
觐见太宗
在《旧唐书》卷一九一里面有玄奘传记,篇幅不长,一共四百多字,而且是放在类传的“方伎”类里面。“方伎”是类传中的一个门类,里面所收的一般是民间具有特殊技能的能工巧...
24
经典著作
我们知道玄奘经历了千难万险,克服种种困难,到达印度取得真经,这是他对佛法的执着,是对佛法的热爱。他的最终梦想并不是单纯的游历印度,带一些经书返回大唐,他是为了能...
25
玄奘离世
玄奘今年六十有五,必当卒命于此伽蓝,经部甚大,每惧不终,人人努力加勤,勿辞劳苦。 这是唐高宗麟德元年(664),玄奘对他的弟子说的几句话:我今年已经六十五岁了,...
26
玄奘遗骨
公元669年4月18日,也就是在玄奘圆寂五年之后,唐高宗李治的寝殿位于长安城东北方向的大明宫,他常常推窗窗就能看到白鹿原方向,为了避免他触景伤情,最后决定要玄奘...
27
第七章 玄奘的一生
隋大业八年(612),玄奘幼年13 岁,于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隋大业十二年(616),玄奘随其兄长赴长安居留,后入汉川,北至益州,适逢空、景二法师,从之受学。继...
28
第八章 玄奘精神
玄奘立志往印度求法,目的非常单纯,只是为求法而求法,不及其他。当时,中国佛教界没有人要他去求法,国家更不批准他出国,他甘愿作一位偷渡出境的国犯,不顾自己生命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