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冕洞和太阳风
认识冕洞和太阳风
冕洞是什么?就是日冕照片上大片暗黑的区域,这里的物质密度和温度比周围日冕低,磁场同普通的条形磁铁磁场不一样。在条形磁铁周围撒些铁屑,铁屑将以磁铁为中心,形成一个个圆圈。这说明条形磁铁的磁力线是封闭的。而冕洞的磁场则呈开放型。若在冕洞里撒些铁屑,则铁屑将向行星际空间“无限”延伸。
由于冕洞里面的物质稀薄,辐射比周围低得多,所以在白光照片上,这里出现大片暗黑区域。但由于物质很稀薄,要从地面光学资料中发现冕洞是很不容易的。空间观测对冕洞的证实和进一步了解起了重要作用。“冕洞”这个词就是从太阳X射线像上得来的。
根据空间观测资料,在太阳活动从峰年往谷年下降时期,冕洞大致有3种:①极区冕洞,位于太阳的南极区和北极区,常年都有。②孤立冕洞,位于低纬地区,一般面积较小。③延伸冕洞,分别向南和向北延伸,向南延伸的,从北极区延伸至南纬20度左右,向北延伸的,从南极区延伸至北纬20度左右。延伸冕洞和极区冕洞相接,面积较大。
太阳上的冕洞
“天空实验室”观测表明,冕洞的寿命很长,一般能持续5个太阳自转周期,有的达8~10个太阳自转周期。一个太阳自转周期是27天,因此冕洞存在的时间一般是100多天,有的甚至达1年以上。
这样长的寿命绝不是太阳活动的产物,因此前面所说的恰普曼的假说是不对的。M区不是同太阳黑子有关。根据现在的了解,M区就是冕洞,冕洞就是太阳日冕层上宁静的区域,因此,引起地磁扰动27天重现性的,是太阳日冕上的宁静区域,不是太阳活动区。
太阳日冕上宁静区域为什么能引起地磁扰动呢?原来,冕洞里的磁力线是向行星际空间张开着的,所以有大量带电粒子一面沿着磁力线转圈子,一面向前跑。这些从太阳上出来、沿磁力线进入行星际空间的带电粒子和磁场,就是太阳风。
太阳风起源于日冕,是日冕气体不断膨胀的结果。地面上的风主要是空气流动。太阳风主要是质子、电子和少量的重原子核,还有磁场。地面上12级台风的速度是33米/秒,而太阳风的风速可达400千米/秒!同地面的风速相比,真正的狂风只有太阳风才相称。
太阳风吹来,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把美丽的女神奥罗拉带来了。奥罗拉原是罗马神话中驱散星斗的曙光女神。她是太阳神阿波罗和月亮神狄爱娜的妹妹,长得很漂亮。大概奥罗拉觉得自己的芳名送给点染极地夜空的极光更合适吧,现在西方都把极光叫做奥罗拉,我们中国人还称它极光。
极光的确很美!1885年挪威极光学者索弗斯·特朗霍尔特赞美它道:“人世间没有任何色彩和画笔能描绘出它那难以想象的绚丽,也没有任何文字描写出它无与伦比的秀美。”
极地探险家弗雷德乔夫·南森描述了1893年11月28日的极光。他是这样写的:“出来一看,我愣住了。无法形容的美丽极光宛如七彩长虹在空中辉映,令人难以置信这是在人间。我从未看到过如此绚丽的色彩。始见黄色,逐渐变成绿色,接着在‘拱桥’的边缘上出现了宝石般的闪闪红光,并很快地扩展到整个‘拱桥’。霎时,蛇状火焰从西方地平线上翩然而起,愈近愈明亮。嗣后,‘长蛇’分成3条,颜色也改变了。南面的‘长蛇’变成红宝石般的颜色,并杂有黄色的斑点。正中间的‘长蛇’呈黄色,北面的‘长蛇’为淡绿色。光束像穿过暴风雨前的磁场媒质波一样在‘长蛇’身边飞驰。光束如梭,忽明忽暗,‘长蛇’冲天而过。整个事件像是一场由彩色火花组成的无休止的幻景,超越了任何梦境中之所见。”
美丽的极光被人们认为是点染极地夜空的神秘之光,就连祖祖辈辈居住在北极,平常看惯了极光的因纽特人和拉普人,也感到它们中间隐藏着浓厚的神秘色彩。住在加拿大哈得孙湾附近的因纽特人,把极光看成是引导死者灵魂走向天堂的火炬。
极 光
芬兰的拉普人说,极光是捐躯沙场的亡灵在太空中浴血奋战。即使在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也流传着极光是天上的酣战,说是在某一个圣夜,天上的帷幕被拉开,人们可以从地上窥视到战斗的情景,两名斗士正要挥戈对战,天神不许可,把他们拉开了。
1621年,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伽桑狄在法国南部看到了极光,他把曙光女神的芳名奥罗拉加给了它,称它是奥罗拉·保莱埃里斯,即北方的曙光。这是极光科学成为现代科学的开端,从此人们就探索它的成因了。
历史上对极光的成因提出过3个有趣的理论:①认为极光是围着北冰洋燃烧起来的火;②认为是透过大地尽头薄薄的地面和冰层而泄漏出来的阳光;③认为极光是北极的冰和雪吸足了白昼的阳光,在夜晚以我们尚未认识的某种机制,把阳光又释放出来的现象。
发现哈雷彗星的哈雷认为,从地球的磁核飞出来的“磁粒子”不断地沿着磁力线飞驰。如果地球大气处于某种不稳定状态,磁粒子群就会和大气碰撞而发出极光。德梅兰不同意哈雷的看法,他认为极光是太阳大气扩展到地球上,使地球大气发光的。在此同时,俄国的罗蒙诺索夫、英国的坎顿和美国的富兰克林,都用雷雨放电来解释极光。
后来发现,这些解释都不正确。科学家发现,极光是地球大气外面来的粒子流同地球大气碰撞而发光的。不同种类的粒子同大气碰撞,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辉,就像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发光机制那样,所以极光的颜色是五彩缤纷的。这种从地球大气外面来的粒子就是太阳风。它“吹”到地球附近以后,沿着磁力线向地磁两极移动,到了极区便沉降下来,在沉降的过程中同大气碰撞,发出美丽极光。
极光是美丽的,可惜它只出现在高纬度地区,我国位于中纬和低纬度地区的居民是很少有机会饱一饱眼福的。然而在北京以北,特别是黑龙江北部的漠河地区,还是有机会见到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