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古人的“望远镜”

三星堆古人的“望远镜”

观测日食和月食自然离不开观测工具。观测工具中无论如何也离不开望远镜。望远镜是人类延长了的眼睛。其实,在古时候,人们就想延长自己的眼睛了。

1929年,在川西平原的广汉南兴镇,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一坑精美的玉石器,因其浓厚的古蜀地域特色,迅速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此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三星堆古王国”。1986年发掘的一号、二号祭祀坑。出土了1200件玉器与青铜器,轰然现世,震惊全球。英国《独立报》撰文说:三星堆的发现“比有名的中国兵马俑更加非同凡响”。

三星堆遗址文化距今4800~2800年,即从新石器晚期至商末周初。这个近2000年的古蜀文明来去匆匆,突然消失,充满了神秘色彩。整个遗址占地12平方千米,仅发掘了500多平方米。如要弄清它的全部面目,则还需开挖1万个探洞,花费100年的时间。

img70

望远镜

有人判断,20世纪初人们发现的敦煌是西北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而21世纪的三星堆可能将成为西南文化走廊上的又一个“敦煌”。

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中,有闻所未闻的青铜树、金手杖、金面罩和青铜人头像等。尤为注目的是,这些文物展示了一个向往飞翔的古老集体。在这里,鸟是他们普遍的偶像,鸟的眼睛特别受到尊敬,被深深地崇拜着,还有许多眼形器和铜眼球,其瞳孔被极度夸张。

img71

理想化的眼睛

特别使人惊奇的是,他们把人类自己的眼睛也理想化了:戴上了一副“望远镜”。这也许是早期人类对世事的“童言无忌”,盼望延伸眼睛这个器官,来探索宇宙的奥秘。虽然也有许多史前文明都显示了人类对探测宇宙的浓厚兴趣,但三星堆文明表现得最为执著、最为深刻。

尽管这些器具看起来有些荒诞、不可思议,但却反映了我们祖先认真求索的科学理念和世界一流的艺术创造。今天我们睹物思人,将时间回溯到人类的“童年”时代,仿佛看到了先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无奈,也听到了他们用那童趣般的热情向现代科学发出的声声呼唤。

历史事实是,这种愿望终于在400多年前得以实现。人类的眼睛真的被延长了。望远镜的发明和应用对于人类所起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没有望远镜,就不可能了解天体的基本运动,不可能有对神创论勇敢的否定。牛顿也就不可能将万有引力理论应用于天体研究,写出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成为现代科学各个方面的基础,当然也就没有以万有引力理论为基础的现代工业社会。

今天,人类不仅能够像鸟那样在蓝天下自由飞翔,而且已经摆脱地球的引力束缚,飞驶到古人们感到神秘莫测的太空世界,正在努力探究宇宙的各种奥妙。要是三星堆古人真有“在天之灵”,他们一定会为这样的后代感到无比自豪,一定在暗暗地保佑我们,在未来的征途中平安、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