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食使哥伦布化险为夷
月食使哥伦布化险为夷
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哥伦布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能够准确的预报月食。凭借这一点,他曾化险为夷。
1451年哥伦布出生在热那亚的工人家庭,是信奉基督教的犹太人后裔。长大后当上了舰长,是一名技术娴熟的航海家。他确信西起大西洋是可以找到一条通往东亚的切实可行的航海路线的。他坚决要把这种设想变成现实。他终于说服了伊莎贝拉一世女王,女王为他的探险航行提供了经费。
哥伦布年轻时就是地圆说的信奉者,他十分推崇曾在热那亚坐过监狱的马可·波罗,立志要做一个航海家。
哥伦布自幼热爱航海冒险。他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十分向往印度和中国。当时,地圆说已经很盛行,哥伦布也深信不疑。他先后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计划,都遭拒绝。一方面,地圆说的理论尚不十分完备,许多人不相信,把哥伦布看成江湖骗子。
一次,在西班牙关于哥伦布计划的专门的审查委员会上,一位委员问哥伦布:即使地球是圆的,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回到出发港,那么有一段航行必然是从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么能爬上来呢?对此问题,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哥伦布也只有语塞。
哥伦布
另一方面,当时,西方国家对东方物质财富需求除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黄金。其中香料是欧洲人起居生活和饮食烹调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产。当时,这些商品主要经传统的海、陆联运商路运输。经营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团也极力反对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计划。哥伦布为实现自己的计划,到处游说了十几年。直到1492年,西班牙王后慧眼识英雄,她说服了国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钱资助哥伦布,使哥伦布的计划才得以实施。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国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3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扬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经70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哥伦布以为到达了印度。后来知道,哥伦布登上的这块土地,属于现在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他当时为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
1493年3月15日,哥伦布回到西班牙。此后他又3次重复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许多海岸。
1504年哥伦布再次远航西行,来到南美洲的牙买加地区,这是他10多年前发现的“新大陆”之一。这次他是旧地重游,心情特别高兴。
哪知登岸后,他的水手船员与当地的居民发生争执,后来矛盾急剧恶化。傲慢的白人激怒了加勒比人,他们仗着人多,把哥伦布一行团团围困起来,要将这些傲慢的白人活活饿死。哥伦布等人毫无办法,只有坐以待毙。
傍晚,一轮明月冉冉从东方升起,哥伦布望着月亮在思考着。突然想起今天晚上将发生月全食,于是计上心来,他大声向围困者宣布,如果你们不马上送上食品和饮用水,我马上不给你们月光!
迷信的加勒比人听到哥伦布的警告,半信半疑,不知如何是好,送给他们食品又怕上当,不送食品又怕真的没有月光。他们惴惴不安地望着明月发呆,不一会儿,月亮果然渐渐被一团黑影吞没,最后变成一个稀依可辨的古铜色园盘,任凭他们大叫大喊也无济于事。
加勒比人害怕了,认为哥伦布是神,统统跪拜在哥伦布面前,祈求神通广大的哥伦布宽宥他们。就这样,哥伦布化险为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