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3D Printing Technology)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快速原型制造技术。依据计算机的三维设计和三维计算,通过软件和数控系统,将特制材料以逐层堆积固化,逐层增加材料,从而生成3D实体,是一种“材料增加过程”,它是一种全新的制造方式,是一项新兴技术。3D打印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被认为是最近20年来世界制造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把当前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文化娱乐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虚拟世界”带回“现实”。借助于3D打印技术,计算机虚拟世界中大量由数学公式和物理定律生成的物体,几乎可以不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再处理,就直接转化为现实世界存在的物体。因此,3D打印技术是纽带,它使虚拟(数字、网络)世界、现实(物理)世界与人(设计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回路,必将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3D打印技术正处在快速成长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内最早进行3D打印研发的单位,主要进行分层实体制造、熔融沉积、光固化成形等技术的研发及成形系统的研制;国内部分企业依靠高校科研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3D打印设备的产业化。

目前国内3D打印人才极度匮乏,教育培训的标准与教材亟待开发。

赖周艺、朱铭强和郭峤三人编著的3D打印教材的出版,无疑对3D打印人才的培养,对3D打印技术的推广做了一件大好事。他们对众多相关3D打印的文献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梳理,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打印经验编写了该教材。

他们根据当前高等大专院校培养社会急需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要求,设计了典型的教学项目,全面介绍桌面级3D打印机的各种应用,使读者能全面而系统地掌握3D打印机的操作,独立完成各种模型的打印成形。

该教材语言流畅,逻辑清晰,结构安排合理,不仅适合于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也适合于本科教学和各行各业对3D打印有兴趣的自学者自学。我相信,该教材的出版将为开展3D打印教学和推动3D打印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谨以此为序。

重庆理工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胡亚民

2014年9月10日于山东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