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北边疆考古教程:马家窑文化及其发现历史

西北边疆考古教程:马家窑文化及其发现历史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5年,夏鼐发掘寺洼山遗址,提出了马家窑文化的命名。1945年5月,夏鼐在宁定阳洼湾齐家文化墓地进行发掘,证明了马家窑文化早于齐家文化。1961年出版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正式沿用“马家窑文化”这个名称。此次发掘首次证实了马家窑类型不但有自己文化的住地,而且有自己的墓地。马家窑类型用瓮棺埋葬小孩的葬俗与仰韶文化的葬俗是相同的。

西北边疆考古教程:马家窑文化及其发现历史

四、马家窑文化

1.发现和研究简况

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初。1923—1924年,安特生(Andersson,J.G)在甘肃、青海一带调查。在《甘肃考古记》中首次把甘肃和青海的远古文化分为6期,即齐家期、仰韶(半山)期、马厂期、辛店期、寺洼(卡窑)期和沙井期,并估计出它们的绝对年代,而且认为每期的延续时期是300年。1945年,夏鼐发掘寺洼山遗址,提出了马家窑文化的命名。1945年5月,夏鼐在宁定阳洼湾齐家文化墓地进行发掘,证明了马家窑文化早于齐家文化。1956年5—6月,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在刘家峡水库及其附近地区开展考古普查工作,共发现古代遗址176处,进一步证实马家窑文化早于齐家文化。1961年出版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正式沿用“马家窑文化”这个名称。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东起陇东山地,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东北部,北达甘肃北部和宁夏南部,南抵甘南山地和四川北部。一般认为,它是仰韶文化晚期的一个地方分支,故又名“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突出特征是彩陶特别发达,在整个陶器中约占20%—50%,随葬品中的彩陶有时多达80%以上,在中国的所有彩陶文化中,这个比例是最高的。画彩的部位也比其他文化的广泛得多,许多细泥陶的外壁和口沿布满花纹,不少大口径器物的里面和其他夹砂的炊器上也常画彩。纹饰繁缛多变而又具有明显的格律,表明画彩技术已达到成熟的程度。

马家窑文化一般分为马家窑、半山和马厂3个类型,分别代表3个发展时期。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仰韶文化的彩陶是从中亚、西亚等地经新疆、河西走廊传到中原的。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大量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完全可以肯定,包括彩陶在内的整个仰韶文化,是在黄河流域独立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家窑文化是继承仰韶文化逐渐自东向西发展的;在扩展的过程中,马家窑文化可能同当地的土著文化相结合而发生变异。

2.马家窑类型

马家窑类型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东从泾、渭河上游,北入宁夏清水河流域,南达四川岷江流域汶川县地区,西至甘肃武威。年代为公元前3300—前2900年。经过调查发现的该类型遗址共300多处。

兰州曹家嘴遗址位于兰州西果园的南部,南与青岗岔遗址隔沟相望。遗址面积东西250、南北约300米。1945年,夏鼐曾进行过调查;1971年甘肃省博物馆进行试掘,发现窑址、陶器、石凿、骨锥、陶丸等遗存。

兰州王保保城墓地位于兰州西北部。1966年,清理墓葬1座,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单人仰身直肢葬,头东脚西。随葬器物置于头部附近,有夹砂陶和彩陶12件以及绿松石珠等。此次发掘首次证实了马家窑类型不但有自己文化的住地,而且有自己的墓地。

大通上孙家寨遗址位于青海省大通县,1973年发现并清理马家窑类型墓葬1座。墓葬出土陶器、骨纺轮、海贝、蚌壳、烧焦的人骨残块、牛蹄、牛尾骨等。尤其重要的是出土一件内壁绘“舞蹈”花纹的彩陶盆。舞蹈纹饰为5人一组,手拉手,面向一致,头侧各有一斜道,似为发辫,摆向划一;人下体三道,两道为两腿,另一道似为饰物。整个画面,人物突出,神态逼真,笔法流畅,重在写实。

马家窑类型的经济农业为主。生产工具常见的有石斧、凿、锛、刀、磨谷器和骨刀等。同时还发现有骨镞、石弹丸等狩猎工具和鹿等野生动物骨骼,说明当时的人们在经营农业的同时还兼营狩猎。

制陶业比较发达。陶质可分为泥质红陶、夹砂红陶、泥质灰陶等不同陶系。夹砂红陶表面多饰有绳纹与附加堆纹。泥质红陶除素面外,主要是彩陶。彩陶的底色呈橙黄色,少数呈砖红色,表面打磨光滑,大多用单一的黑彩描绘,施在器表的局部或全部,有的还饰在器物内壁。花纹图案以几何形花纹为主,动物、人像纹为辅。几何形纹有平行条纹、波浪纹、垂弧纹、单个或多个圆点纹、垂勾纹、弧边三角纹、葫芦纹、菱格网状纹、螺旋纹、圆圈纹、S形纹等。动物纹主要是图案化的鸟纹。人像纹主要指五人连臂的舞蹈纹,直接表现当时人们的舞蹈活动,人物突出,神态生动,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器形有盆、钵、碗、瓶、壶、罐、甑、瓮和带嘴锅等。

当时居民多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聚居在一起,聚落遗址的面积一般多在10万平方米左右。在东乡林家和永登蒋家坪遗址发现有马家窑类型房屋30多座,分方形和圆形两种。房屋周围或附近有储藏东西的窖穴,形制有袋状和长方形的几种。有一窖穴内发现有炭化的粟粒及成穗的粟,说明粟是当时居民的一种主要粮食。

马家窑类型的墓地已发现多处,除了兰州王保保城墓地外,青海省大通上孙家寨、民和核桃庄、贵南尕马台也有发现。墓葬多位于居址附近,形制多为方形或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式有二次葬、仰身直肢葬和瓮棺葬等。马家窑类型用瓮棺埋葬小孩的葬俗与仰韶文化的葬俗是相同的。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其次是骨珠、蚌壳、绿松石饰等装饰品,还有用牛蹄、牛尾、羊、鼠类等动物作为随葬品的。

大通上孙家寨出土马家窑类型彩陶盆

3.半山类型

半山类型因甘肃和政县半山遗址而得名。分布于陇西河谷和盆地、青海省东北部和河西走廊(永昌市以东),与马家窑类型分布范围大部分重合而稍稍偏西。年代约为公元前2650—前2350年。

青岗岔遗址位于兰州七里河区西果园青岗岔,1963年发掘半山类型房屋1座、窖穴2座、窑址1座、墓葬1座以及部分遗物。发掘的重要收获是发现了半山类型的房屋和墓葬,说明半山类型不仅有墓地,而且有自己的住地,纠正了安特生“半山葬地说”和“马家窑住地说”的错误。

广河地巴坪墓地位于甘肃广河县东南部,1973年发掘墓葬66座。墓葬均为土坑墓,一般为长方形圆角,也有近似方形圆角的;骨架头向多头东脚西;均为单人葬,未见小孩墓。随葬品以陶器最多,也有石器、陶纺轮和骨珠等;出土位置大致是:生产工具多放在陶罐内,有的置于足部,装饰品出于颈部和手部位置,陶器置于人骨面向的一侧,小型陶器多放置于头骨顶部。这是半山类型保存较好、出土物较多的一处墓地。

景泰张家台墓地位于甘肃景泰县城东南部。清理墓葬22座,其中石棺墓11座、木棺墓1座、土坑墓10座;都是单人葬;葬式都屈肢,多数侧卧,头向不一;个别为二次葬。随葬品以陶器居多,有壶、罐、钵等;生产工具较少,有的墓有较多的装饰品。石棺墓的发现,是主要收获。

花寨子墓地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花寨子。1977年清理墓葬49座,除墓葬形制不明的以外,只有两座无葬具,为土坑墓,其他皆为木棺墓。墓葬均为单人葬,有侧身屈肢葬、二次葬等。随葬品有石器、骨器、纺轮、装饰品、陶器等,陶器有壶、瓶、单耳罐、瓮、盆、钵等。生产工具的种类和数量较多,且制作精致。

柳湾遗址位于青海省乐都县高庙乡柳湾村北部台地上。1974—1978年清理半山类型墓葬257座。墓葬多是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也有梯形竖穴土坑墓;一般都排列得比较整齐,每排墓葬多少不等,多则十几座,少则3座。墓地中发现了木质葬具遗迹。有单人葬,也有多人合葬。

阳山墓地位于青海省民和县,清理墓葬230座。墓葬一般为圆角长方形,均无墓道、无葬具;头向以朝北为主,其次朝西。葬式较为复杂,以俯身葬为主,屈肢葬占一定比例。随葬品中有半山、马厂类型的器物同出一墓的现象,证明阳山墓地处于半山向马厂过渡的时期。

半山类型居民的经济生活与马家窑类型的大体相同,仍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业。石斧、锛、凿、刀等生产工具,无论在遗址或墓地,都有普遍的发现。有的墓地出土有较多的石弹丸、骨镞等遗物,说明当时狩猎业在经济生活中占一定的地位。

制陶业相当发达,在制陶工艺上有其特有的风格。陶器造型美观,彩陶纹饰富丽堂皇,附加堆纹富于变化。彩陶花纹既施于器外表,也绘于器内壁。最常见和最有特点的是用黑、红两彩相间的锯齿形花纹为母题,勾画出各种色彩鲜明、形式多变的图案,主要有葫芦形内填网格纹、旋涡纹、水波纹、菱形纹、连续三角纹、宽带纹、平等条纹、圆圈纹、多线连弧纹等,其中以旋涡纹最常见。图案设计严谨规整,不论正视或俯视陶器图案,都呈现完整而美丽的画面。

半山类型贝形纹彩陶罐(www.daowen.com)

半山类型旋纹单流彩陶罐

当时人们居住的房屋为方形或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墓葬发现较多,据统计已有400多座。墓葬的形制除常见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外,还有石棺墓、木棺墓。石棺墓是先挖土坑后放棺,石棺的四壁各由一整块石板挡立而成(少数是拼凑的);棺底有的铺石板,有的不铺;棺盖大部分是用数片石板拼成,有的是石板加木板。木棺墓的构筑方法是先挖土坑,紧贴土坑壁放棺板,不见棺盖和棺底。葬式以侧身屈肢葬和二次葬为主,其次为仰身直肢葬,还有一定数量的合葬墓。青海乐都柳湾发现的半山类型合葬墓,人数2~7人不等,但2~3人合葬的占多数。经鉴定,男女老少皆有,可能是半山类型以女性为中心的家族合葬墓。

值得注意的是对女性实行厚葬的现象。如地巴坪M58,墓主人是中年女性,出土随葬品较多,计有陶器17件、石纺轮1件、骨质腕饰2件、骨珠205枚。花寨子M23,为成年女性,年龄15—20岁,随葬品18件,有陶器、石纺轮等,另有骨珠448枚。对女性实行厚葬是女性在社会上普遍受到尊敬的反映,也是当时尚处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的实际例证。

4.马厂类型

马厂类型因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遗址而得名。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相近,只是西部更向西伸展到酒泉、玉门一带。年代约为公元前2350—前2050年。

永靖马家湾遗址位于甘肃永靖县的北部,处在黄河东岸的第二台地上。发现7座保存比较完好的房屋,为半地穴式,可分为方形和圆形两种。这个遗址的发掘,证实了马厂类型不仅有葬地,而且也有住地。

永昌鸳鸯池墓地位于甘肃永昌县河西堡附近。清理马厂类型墓葬151座。形制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头向多朝东南;有单人葬和合葬,单人葬分侧身屈肢葬、仰身直肢葬和二次葬,合葬墓埋2~5人不等。随葬品有石器、细石器、骨器、陶器、石雕人头像等。

柳湾遗址中发掘马厂类型墓葬872座。墓葬以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为主,其次是带有墓道的凸字形墓。墓坑四角呈圆弧形。凸字形墓在墓道与墓室之间往往有成排木棍或木板封闭,起封门作用。墓地中发现了有榫卯结构的木葬具遗迹,还发现独木棺。

马厂类型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不论在遗址还是墓地中都大量发现石制和骨制的生产工具。石制的有斧、刀、凿、锛、杵和磨谷器等,多用质地较坚硬的石料加工而成,制作较精细,有的工具刃部加宽、柄部加长,可提高劳动生产率。骨刀中,单槽或双槽的均有。值得注意的是在墓葬中普遍发现用粮食作为随葬品,如青海乐都柳湾墓地多数墓内有装满粮食(粟)的陶瓮,少者1个,多者达4个。这样普遍地发现粮食,说明当时农业是比较发达的。

随着农业的发展,纺织业也日益发达。在发掘中经常发现陶、石、骨质的纺轮和骨针等纺织工具,并且这些工具多在女性墓内发现。据柳湾马厂类型墓葬统计,53个男性墓主有45个随葬斧、锛、凿,只有8个随葬纺轮;31个女性墓主有28个随葬纺轮,可见当时男耕女织的分工更为明显。

陶器数量多,种类多,形制多样,彩陶图案绚丽多彩。陶器纹饰有彩陶、绳纹、附加堆纹、锥刺纹、刻画纹等。彩陶占较大的比例,陶器上半身普遍施有一层红色或紫红色的陶衣,彩陶以黑彩为主,也有黑、红二色兼用的。彩陶的主要花纹是几何图案、人像(人面纹)、蛙纹等。几何形花纹形式多样,有四圈纹、三圈纹、折线三角纹、菱形纹和多圈纹等。在圈纹内往往还填以十字、井字等富于变化的花纹。器形有壶、双耳罐、长颈壶、葫芦形罐、小口垂腹罐、豆、瓮等;其中柳湾遗址发现的人像彩陶壶,堪称我国原始艺术中罕见的珍品。在彩陶中还发现部分陶器的下腹部绘有符号花纹,仅柳湾一地就发现很多符号,比较常见的有“+”“-”“×”“○”“卐”“|”等。它们可能是代表陶器制造者的记号,也可能是代表某氏族或家族的一种徽号,或者是文字产生前的记事符号。

马家湾遗址和永登蒋家坪遗址共发现14座房屋。蒋家坪发现平地起建的房屋,有方形和长方形单间的,也有双套间和多套间的。马家湾发现的房屋均为半地穴式建筑,可分为圆形和方形的两种。房屋内或其附近还有储藏东西的窖穴,形制多呈袋状。遗址附近还有制陶窑址,往往是两三座成组分布。

马厂类型的墓葬较多,有长方形和凸字形墓两种,以前者为主,后者即在墓室的前面加一墓道。木棺多呈长方形,棺的四壁皆由木板或半圆木拼接成;兰州白道沟坪墓葬未发现木棺,但用厚约10厘米的树枝覆盖在人骨架上。柳湾墓地以仰身直肢葬为主,白道沟坪发现的全是侧身屈肢葬。白道沟坪墓葬的头向多朝东,柳湾墓地的头向多朝山根或台地中心。在永昌鸳鸯池和永登蒋家坪还发现“割体葬仪”的葬俗,即将死者的脚趾骨放入随葬的陶器内或者将已破碎的头骨盛在陶器中。各墓随葬品的数量不同,少则2~3件,多则数十件,如柳湾墓地M564随葬品达95件,其中完整的陶器就有91件。总的说来,马厂类型墓葬的随葬品是比较多的。随葬品多放在死者头部附近或墓室的一侧,大型陶器(瓮)多放在墓室口的近处。

马厂类型变体神人纹彩陶瓮

5.马家窑文化的艺术

马家窑文化的艺术主要表现在彩陶上,造型新颖,构思巧妙;图案优美,线条流畅,格局均衡对称。马家窑文化以精美的彩陶著称于世,它们不仅是生活用品,也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彩纹都是在陶器入窑前画成,花纹附着牢固,不褪不脱,而且色彩浓郁,漆黑发亮。纹饰有以漩涡纹为主的几何纹和蛙、鸟、鱼等像生纹以及舞蹈纹。上孙家寨彩陶盆内的舞蹈纹饰富有韵律。宗日舞蹈纹盆内绘着两组分别为11人和13人连臂的舞者,富有生活情趣,节奏强烈,形成优美和谐的舞姿,表明当时的舞蹈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宗日二人抬物纹彩陶盆内壁绘四组两人抬物图案,每组间隔以横线和竖线纹,人物弯腰弓背,将抬重物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师赵村遗址发现的蛙纹彩陶钵是十分完整的一件,蛙为椭圆脸、大眼睛、扁嘴、圆肚、四肢弯曲,犹如在水中爬行,栩栩如生。

阳山墓地出土彩陶鼓3件,通长约35~40厘米。陶鼓中部呈筒形,两端开口,分别为罐形口和喇叭口。口的内侧各置一环耳,两相对应在一直线上。喇叭口内侧又设6个或7个鹰嘴状凸纽,也有作7个镂孔的;这些凸纽或镂孔是用来绷兽皮的。而两端的环耳是用来系绳悬挂在身上的。陶鼓的表面彩绘三角纹和波折纹等纹饰。这是难得的古代鼓乐器实物资料。林家遗址出土一批小巧玲珑的陶铃,多是圆形或椭圆形,内装小陶丸,摇动时叮当作响,有的在两侧或底部穿孔,穿孔2~8个不等。小件器物多捏塑成型,各种动物形的工艺品,形象生动,技艺高超。

马家窑文化的装饰品丰富多彩,主要由石、骨、陶、蚌等质料制成;种类有笄、环、镯、指环、珠、坠形饰、臂饰、石饰、牙饰、蚌壳等。其中,出土数量最多的是陶环,占装饰品总数的93%。陶环形状多样,按照形制可以分为齿轮式、绳索状、宽带式、联珠状、三角形、圆形等;按照横剖面可分为圆形、椭圆形、半月形、月牙形、三角形、方形、多边形等约10种。发现这么多的陶环,也许反映当时居民对它的偏爱。在宗日遗址出土大量骨珠,约有6000多粒。骨珠一般用鸟的肢骨截成圆柱状,加以磨制,再通过骨腔串系成链饰,既可以作为颈部项链和胸饰,又可以套在手腕上作为腕饰。

6.马家窑文化的信仰与习俗

马家窑文化存在占卜习俗。甘肃武山县傅家门的房址和窖穴中发现带有阴刻符号的卜骨5件,以羊、猪、牛的肩胛骨作为材料。肩胛骨不加修饰,无钻无凿,骨面留有灼痕和阴刻符号,符号呈“=”“|”“S”等形式。傅家门遗址还发现了祭祀坑。坑呈长方形,长约2米,宽约1米。坑内埋有猪的头骨、下颌骨、肢骨、肋骨,同时还摆放了河卵石、石球、石环、彩陶等。这是首次发现的马家窑文化祭祀坑,卜骨与祭祀坑的发现,表明这时已经盛行宗教祭祀活动。

7.马家窑文化的渊源

马家窑文化的来源问题目前争论较大。主要观点有:(1)马家窑类型是仰韶文化在甘、青、宁地区的继续和发展,它是直接起源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经过石岭下类型发展而来的。马家窑、半山、马厂类型的文化,属于仰韶文化晚期的一支地方性的类型遗存。(2)石岭下类型不是庙底沟类型发展到马家窑类型的中介性遗存,也不能当做马家窑文化的早期类型来看待。“过去对石岭下类型的认识产生了明显的失误”,“在甘肃东部地区它(石岭下类型)的主要后继者是常山下层遗存”。因此,应当“弃旧图新”,“寻求新的答案”。(3)有的学者根据近年来甘肃东部地区几处遗址的发掘情况,认为马家窑文化渊源问题有必要重新提出研讨,“马家窑文化虽然是受了中原仰韶文化的影响,但追究其根源还是在甘肃境内,并且其最大可能是源于渭河上游及其支流葫芦河等流域”。说马家窑文化是从大地湾四期遗存发展而来,是合乎客观实际情况的。(4)马家窑文化“渊源于仰韶文化系统晚期自具特征的大地湾仰韶晚期的陇西类型”。马家窑类型不可能是异地迁徙而来的,只能是从陇山以西被它叠压的大地湾仰韶晚期遗存发展而来。

8.马家窑文化的社会发展状况和族属

关于马家窑文化的社会形态,尚未定论,主要观点有:(1)马家窑类型处在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半山类型处于由母系向父系过渡的时期,马厂类型处于母权制日趋崩溃、父权制逐步来临的时代。(2)马家窑类型可能还处在母权制社会的最后阶段,半山—马厂类型时期父权制社会已经初步确立。(3)半山—马厂类型已脱离母系氏族,进入父系氏族阶段,私有制早已产生。(4)马家窑类型已处于父权制阶段,半山类型已全面转入稳固的父系氏族社会,马厂类型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的前夜,“野蛮时代”即将结束,“文明时代”逐渐成形。(5)马家窑、半山、马厂类型是父系氏族社会,晚期可能跨入了阶级社会的门槛。

黄河上游历来是各少数民族聚居活动的重要地区。在这一地区活动的诸少数民族中,影响和活动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首推羌族。“羌,西戎牧羊人也”。所以,将马家窑文化与古代羌族联系在一起是有道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