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媒体类型与特征: 档案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

新媒体类型与特征: 档案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1.2.2 新媒体的特征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方式、传播范围、传播内容、传播对象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具有以下几点显著特征:交互性与即时性新媒体在交互性和即时性方面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点[18]。

新媒体类型与特征: 档案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

8.1.2.1 新媒体的类型

相比于报刊、广播、电视传统媒体,新媒体突破了“一对一”“一对多”的传统沟通方式,提供了更为个性化的交流渠道,具有显著的互动性和开放性特征,传播内容丰富,媒体类型多样。如何对新媒体的类型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划分,对人们认识、研究和应用新媒体至关重要。依据新媒体的传播载体,一般将其划分为新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三种类型。

(1)新电视媒体

电视作为传播媒体,早在20世纪就已出现,但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视媒体得以不断更新、发展,呈现出新特点。第一,交互网络电视(IPTV),即以互联网为基础,传播电视节目的交流沟通方式。交互网络电视的接受者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观看电视节目,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需求。交互网络电视把网络交互优势与电视节目传统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了网络技术与电视媒体的高度融合,使其不仅具有传统电视媒体的内容,还增加了网页浏览、网络游戏、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增值业务,发展成为传播公共知识和沟通信息的重要工具。第二,移动电视,即一切可以通过移动的方式接受无线信号收看电视节目的技术或应用,尤其是指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播放电视节目的技术或应用。移动电视是移动通信技术和广播电视技术相融合的产物,它具有移动性强、覆盖面广、时间便捷等特点,不仅可以向电视用户传递数据、视频、文本、音频等媒体服务,还可以向社会发布各种有用信息,如地铁移动电视、公交移动电视等[15]

(2)手机媒体

手机媒体是指以网络为数据平台,以手机为视听终端的信息传播载体。手机媒体的最大优势就是携带方便、使用灵活、高效便捷,被公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与其他传播媒体相比,手机新媒体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和私密性特征。用户通过手机不仅可以通话交流,还可以游戏娱乐、购买服务、阅读新闻等。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大量涌现,以智能手机为互联网数据终端,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的信息交流和传播,成为信息交流和聚合的新平台[16]

(3)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传播载体,能够有效传播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的新媒介,它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媒体。与其他媒体比较,网络媒体具有传播范围广、保留时间长、信息数据大、开放性强、交互性强、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网络媒体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迅捷性,网络媒体传播速度快捷,信息来源广泛,制作发布信息简便,具有实时传播的特征。尤其是在报道突发性事件和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上,网络媒体的“信息刷新”相比于传播媒体的“滚动播出”则更胜一筹。第二,多媒体化,网络媒体整合了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介的优势,实现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传播符号和手段的有机结合。第三,交互性,网络媒体使得公众与媒介的传受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传受双方双向互动的传播效果。信息的传播不再局限于传播媒体的“推送”,转而变成公众在网络信息市场中的主动获取,公众可按自己的意愿各取所需[17]

8.1.2.2 新媒体的特征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方式、传播范围、传播内容、传播对象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具有以下几点显著特征:

(1)交互性与即时性

新媒体在交互性和即时性方面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点[18]。传统媒体的信息传输方式局限于“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信息受众只能接收信息,而缺乏相应的信息反馈途径。相比而言,新媒体实现了信息传播与信息接收的互动,任何个体或组织都有可能同时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任何一个传输点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新源点,因此,交互性是新媒体传播的本质特征[19]。新媒体极大地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间,缩小了信息传播的空间,不仅实现了信息传播在时间上的对等性和同一性,促使人们及时交流,也使得信息交流者得以跨越空间障碍进行互动。

(2)海量性与共享性

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呈现出低技术要求、低门槛和多层次等特征,信息主题呈现多领域、随意性和生活化等特征;不管是媒体信息,还是用户群体,都表现出海量的特征。与此同时,国内外信息渠道的畅通,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和“渠道单一”,新媒体带来的大数据浪潮,使得信息达到了空前的共享性,任何人只要具有信息设备和信息获取能力,都能接收和发布信息,真正实现信息共享。

(3)趋真性与失真性(www.daowen.com)

新媒体的类型多样和操作简单,使得它更能够贴近人们的真实生活世界,反映人们生活世界的真实现象。在一定意义上,新媒体可以做到对生活世界的趋真,它把更多的目光投向普通人的世界,投向以前传统媒体难以进入的领域,不仅关注国家发展的局势,也关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危机和矛盾,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地化解了社会信息流通堵塞所引起的危机。但由于新媒体主体的良莠不齐,新媒体传播又呈现出失真性的一面,信息发布者常常不能在传播信息时做到客观、公正、全面,接受者往往缺乏对事件的真实了解,往往带有浓重的主观情绪,这时的信息传播呈现出失真性。虽然新媒体传播趋真性和失真性相伴,但总体而言,新媒体还是更多地趋近了现实生活。

(4)跨时空性与多样性

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接受服务时,不仅受到时间、空间、地域等的各种限制,还受到传统媒体信息更新慢等方面的限制;新媒体克服了时空局限,受众群体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传播范围广泛,甚至可以扩展到全世界。新媒体的服务方式更加多样化,传统媒体以纸媒传播为主,新媒体更加注重数字化的视听效果,从交互式的数字电视到微博、博客、网站、论坛、视频为主的网络媒体,再到微信、短信彩信、手机电视、手机报为主的手机媒体,无不体现了其服务方式的多样性,受众群体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适合的信息服务途径。

(5)自由性与虚拟性

新媒体的自由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信息传播的自由性,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大众媒体传播、宣传信息的限定性,信息的传播、扩散更加自由;另一方面是公众获取信息服务的自由性,网络系统的超链接、搜索引擎让受众的浏览不受限制,可以不受指定分类和浏览路线的限制,提高了用户浏览的自由度[20]。新媒体虚拟化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环境改变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对其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众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自由寻找所需,不再受实体累赘的影响。

(6)广泛性与时代性

新媒体的广泛性主要体现在传播范围的广泛性和受众群体的广泛性。传播范围不再受地域限制,网络遍及的地方,新媒体都有存在的条件和市场;新媒体的服务对象,不再受年龄阶层、文化程度、习俗差异的限制,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其方便快捷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新媒体的时代性是指其传播媒介、传播路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在特定的时期,具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尤其是从传播内容的某个专题、热点来看,时代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7)碎片化与细分化

新媒体的传播内容显现出碎片化的特征,这也使得网络媒体的用户开始在海量信息当中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21]。尤其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海量信息广泛分散存储于不同的网络体系结构和媒体平台中,媒体信息的分散性和碎片化,不仅影响受众群体获取信息的途径,还影响用户群体的信息行为。因此,要想使得受众群体从分布分散、内容碎片化的信息中获取有效信息,需要选取合适的媒体工具。细分化具有与碎片化相同的分散性质,不同的是细分化更加侧重信息的局部传播,使得用户能够按需索取碎片化则从整体上说明媒体内容的表现特点。

(8)个性化与社群化

传统媒体的传播主体往往局限于掌握信息的少部分用户,而新媒体的传播主体多种多样,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传播主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讨论与交流。一方面,由于每个信息用户的兴趣、经历、想法和观点都不尽相同,发布的信息和对信息的反应也各不相同,从而呈现出个性化色彩;另一方面,新媒体也可以使人们的社会关系网络得到保持和延伸,即使是陌生人之间,也可能由于某种信息互动而产生联系,呈现出社群化特征。

(9)网络化与数字化

新媒体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路径以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完全依托新技术实现信息的快速、自由传播[22]。网络技术、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人们之间的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社会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具有海量的数字化媒体信息、便利的人机交互优化的媒体信息共享机制等优势,互联网已经成为新媒体的重要依托和传播媒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