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日影千里:探寻源头之谜

日影千里:探寻源头之谜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陶寺人继承了垣曲地区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夏至日影1尺6寸,以之为夏至标准日影,并标榜夏至日影1尺6寸的地方为“地中”。这大概就是日影千里差一寸这一约数概念的由来,只是被后人遗忘本源,误解成南北地广差当时的1000里,影长差1寸,固然无论如何都与实际不符,故以妄也。[4]汪小虎:《“日影千里差一寸”学说的历史演变》,《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16卷第4期,第74-80页。

日影千里:探寻源头之谜

在中国历史上,从帝尧到大禹,正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成的关键时期。现在基本确定,陶寺是帝尧的都城所在,舜可能也都于此,王城岗当是大禹的都城。

在中国古文献的记载中,帝尧最突出的功绩是观测四仲中星并制定历法等与天文有关的业绩,即“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受民时”(《尚书·尧典》)。陶寺时应该已经有了正午日影观测,同时还保留着观测日出方位定季节的古老方法,说明当时应该处在测日影的早期阶段。陶寺人继承了垣曲地区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夏至日影1尺6寸,以之为夏至标准日影,并标榜夏至日影1尺6寸的地方为“地中”。

稍后出于政治需要,禹建立自己的都城,继承既有的传统和意识形态,强调自己的新都城是地中以标榜自己政权的合理性,同陶寺中期大城分庭抗礼,必须立中选址,于是经实测影长,确定告成一带夏至影长1.5尺,这是新地中标准,修建王城岗城址,与尧都平阳陶寺距离为892里,理论上视为1000里。

这样,黄河中游地区在国家诞生的前后就产生了两个日影数据,这两个夏至日影正好相差1寸。

大禹最突出的功绩是治理洪水和划分九州,都与地理有关。《史记·夏本纪》等史籍记载大禹治水时“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左准绳,右规矩”[84],在这个过程中,开始了真正的大地测量。《周髀算经》开篇商高回答周公之问时说:“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为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既方其外,半之一矩,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两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生也。”[85]认为勾股之法是大禹治水所用的方法。这一说法应该是符合历史实情的,大范围的大地测量无疑会用到三角法。另一方面,有了大范围的测量,也会产生较“尺”更大的距离单位,即“里”。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必然有自己的管辖范围,有明确的距离远近的概念,重要的地点之间的距离应该是清楚的。从尧都陶寺到禹都王城岗之间的距离在当时应该是很重要的。

综上所述,1.6尺的夏至日影是黄河中游的文明最初测定的日影长度,陶寺作为都城在选址时被认为符合这一“地中”理论标准,而1.5尺是后一次测定的夏至日影长度,地点在阳城。最早测出这两个日影的时代,也正是最早测量大范围的地理距离的时代。因此,在当时人的宇宙观中,描述两地之间的地理关系时,不仅要描述其“弦长”的距离和方位,还要描述其日影长度差。从尧都平阳到禹都阳城,距离相距近1000里,夏至日影差1寸。这大概就是日影千里差一寸这一约数概念的由来,只是被后人遗忘本源,误解成南北地广差当时的1000里,影长差1寸,固然无论如何都与实际不符,故以妄也。

【注释】

[1]《隋书·天文志》,上,《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2-564页。

[2]《新唐书·天文志》,一,《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715页。

[3]席泽宗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科技思想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0-71页。

[4]汪小虎:《“日影千里差一寸”学说的历史演变》,《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16卷第4期,第74-80页。

[5]钱宝琮点校:《周髀算经》卷上,《李俨钱宝琮科学史全集》第四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8-20页。

[6](汉)刘安著,(汉)高诱注,《淮南子》,《诸子集成》,上海书店影印1986年版,第53页。

[7]《隋书·天文志》上,《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3页。

[8](汉)郑氏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版,第704页。

[9]《续汉书·天文志》上,注引《灵宪》,《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4页。

[10]Joseph Needham,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Vol.3,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9,pp.210-214.

[11]钱宝琮:《盖天说源流考》,《科学史集刊》第一期,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0-46页。又收入《李俨钱宝琮科学史全集》第九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30-458页。

[12]江晓原:《〈周髀算经〉盖天宇宙结构》,《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年第15卷第3期,第248-253页。

[13]江晓原、谢筠译注:《周髀算经》,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4]钱宝琮点校:《周髀算经》卷上,《李俨钱宝琮科学史全集》第四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22页。

[15]陈美东:《中国天文学思想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94页。

[16]《新唐书·天文志》一,《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716-717页。

[17](汉)扬雄:《法言》,《诸子集成》,上海书店影印1986年版,第28页。

[18]陈美东:《中国天文学思想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95-98页。

[19]《汉书·律历志》上,《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92页。

[20]伊世同:《量天尺考》,《文物》1978年第2期,第10-17页。

[21](东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春秋谷梁传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版,第2451页。

[22](汉)韩婴:《韩诗外传》,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986年,89册,第806页。

[23]丘光明、邱隆、杨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24](汉)郑氏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版,第1347页。

[25](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19页。

[26]丘光明、邱隆、杨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27]陈美东:《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6页。

[28]薄树人:《中国古代在天体测量方面的成就》,《薄树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267页。

[29]吴守贤、全和钧:《中国古代天体测量学及天文仪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309页。

[30]薄树人:《中国古代在天体测量方面的成就》,《薄树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267页。

[31]陈美东:《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6页。

[32]薄树人:《中国古代的恒星观测》,《薄树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7-212页。

[33]陈美东:《中国天文学思想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176页。

[34]陈美东:《中国天文学思想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177-178页。

[35]何驽:《从陶寺观象台IIFJT1相关尺寸管窥陶寺文化长度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2005年第10期,第22-33页。

[36]何驽:《怎探古人何所思——精神文化考古理论与实践探索》,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53-167页。

[37](汉)刘安著,(汉)高诱注:《淮南子》,《诸子集成》,上海书店影印1986年版,第56页。

[38](汉)高诱注:《吕氏春秋》,《诸子集成》,上海书店影印1986年版,第126页。

[39]陈美东:《中国天文学思想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179页。

[40](汉)刘向校,(清)戴望校正:《管子》,《诸子集成》,上海书店影印1986年版,第382页。(www.daowen.com)

[41](汉)高诱注:《吕氏春秋》,《诸子集成》,上海书店影印1986年版,第126页。

[42]袁珂:《山海经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48页。

[43](宋)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卷一引《尸子》,丛书集成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2页。

[44]孙瑴编:《古微书》,卷三十二引《河图·括地象》。丛书集成初编本(补印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09页。

[45](汉)刘安著,(汉)高诱注:《淮南子》,《诸子集成》,上海书店影印1986年版,第56页。

[46]袁珂:《山海经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12页。

[47](晋)郭璞注:《山海经》,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986年,1042册,第61页。

[48]陈美东:《中国天文学思想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176页。

[49]邹大海:《中国数学的兴起与先秦数学》,河北科技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50](汉)郑氏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版,第1347页。

[51]钱宝琮:《周髀算经考》,《科学》1929年第14卷第1期。又收入《李俨钱宝琮科学史全集》第九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3-91页。

[52]钱宝琮:《盖天说源流考》,《科学史集刊》第一期,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0-46页。收入《李俨钱宝琮科学史全集》第九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30-458页。

[53]钱宝琮:《盖天说源流考》,《科学史集刊》第一期,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0-46页。收入《李俨钱宝琮科学史全集》第九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30-458页。

[54]能田忠亮:《周髀算经の研究》,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1933年版,第27-28页。

[55]高平子:《圭表测影论》,《周公测影台调查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专刊,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05-129页。

[56]赵永恒:《〈周髀算经〉与阳城》,《中国科技史杂志》2009年第30卷第1期,第102-109页。

[57]黎耕、孙小淳:《汉唐之际的表影测量与浑盖转变》,《中国科技史杂志》2009年第30卷第1期,第120-131页。

[58]何驽:《山西襄汾陶寺城址中期王级大墓IIM22出土漆杆“圭尺”功能试探》,《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第28卷第3期,第261-276页。

[59]何驽:《陶寺圭尺补正》,《自然科学史研究》2011年第30卷第3期,第278-287页。

[60](汉)郑氏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版,第704页。

[61](汉)郑氏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版,第922页。

[62]钱宝琮点校:《周髀算经》卷上,《李俨钱宝琮科学史全集》第四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63]《续汉书·律历志》下,刘昭注引《易纬》,《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533-1534页。

[64]钱宝琮点校:《周髀算经》卷上,《李俨钱宝琮科学史全集》第四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65]钱宝琮点校:《周髀算经》卷上,《李俨钱宝琮科学史全集》第四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66]《隋书·天文志》上,《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1页。

[67]关增建:《登封观星台的历史文化价值》,《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年第27卷第6期,第80-85页。

[68](汉)郑氏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版,第639页。

[69]唐兰:《尊铭文解释》,《文物》1976第1期,第60-63页。

[70](汉)孔氏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版,第212页。

[71](汉)郑氏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版,第704页。

[72]高平子:《圭表测影论》,《周公测影台调查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专刊,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05-129页。

[73]赵永恒:《〈周髀算经〉与阳城》,《中国科技史杂志》2009年第30卷第1期,第102-109页。

[74]赵永恒:《〈周髀算经〉与阳城》,《中国科技史杂志》2009年第30卷第1期,第102-109页。

[75]关增建:《登封观星台与郭守敬对传统立竿测影的改进》,《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1卷第2期,第63-67页。

[76]张培瑜、陈美东、薄树人、胡铁珠:《中国古代历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419页。

[77]张培瑜、陈美东、薄树人、胡铁珠:《中国古代历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419页。

[78]张培瑜、陈美东、薄树人、胡铁珠:《中国古代历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35页。

[79]高平子:《圭表测影论》,《周公测景台调查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专刊,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19页注引董作宾。

[80]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登封王城岗考古发现与研究》,大象出版社2007年版,第778页。

[8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82]何驽:《陶寺圭尺“中”与“中国”概念由来新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编:《三代考古》四,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5-119页。

[83](汉)孔氏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版,第151页。

[84](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1页。

[85]钱宝琮点校:《周髀算经》卷上,《李俨钱宝琮科学史全集》第四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