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一、专著
[1] 陈德顺:《在有限与有为之间——西方立宪政府的理论与实践》,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陈贵民:《现代行政法的基本理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 陈俊:《宪政的价值之维》,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 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 陈云生:《和谐宪政:美好社会的宪法理念与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6] 邓大松等:《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 丁建定等:《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中国劳动出版社2003年版。
[8] 董保华:《社会保障的法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 董茂云等:《宪政视野下的司法公正》,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 范进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发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1] 方乐华:《社会保障法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
[12] 龚维斌:《中外社会保障体制比较》,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13] 龚向和:《作为人权的社会权》,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4] 郭曰君:《社会保障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5] 韩大元:《比较宪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6] 韩大元:《宪法学基础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7] 韩大元:《宪法学专题研究(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8] 何士青:《宪政基础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9] 和春雷等:《当代德国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0] 和春雷:《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1] 黄基泉:《西方宪政思想史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2] 胡晓义:《走向和谐:中国社会保障发展60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版。
[23] 季金华:《宪政的理念与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4] 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5] 蒋永甫:《西方宪政视野中的财产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6] 金海和:《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政府责任研究:基于理论与中国实践的思考》,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7] 黎建飞:《社会保障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8] 李步云等:《人权案例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9] 李步云等:《人权法的若干理论问题》,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0] 林嘉:《社会保障法的理念、实践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1] 林喆:《当代中国人权保障法律制度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2] 刘波:《当代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系统分析与理论思考》,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33] 刘广登:《宪法责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4] 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35] 刘茂林:《公法评论(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6] 刘守刚:《西方“立宪主义”的历史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7] 卢汉龙:《转型中的稳定器:社会保障面面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38] 罗元文:《国际社会保障制度比较》,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39] 罗豪才:《行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0] 马斌:《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中国劳动出版社2006年版。
[4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42] 史探径:《社会保障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3] 潘伟杰:《现代政治的宪法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4] 钱福臣:《宪政哲学问题要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5] 秦前红等:《社会主义宪政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6] 童之伟:《法权与宪政》,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7] 汪习根:《法治社会的基本人权:发展权法律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8] 王伟:《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9] 夏勇:《人权概念的起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0] 谢维雁:《从宪法到宪政》,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1] 谢维雁:《走向平衡的宪政》,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2] 徐显明:《人权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3] 薛小建:《论社会保障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54] 杨冠琼:《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55] 杨海坤:《宪法基本权利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6] 杨华:《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
[57] 杨建顺:《比较行政法——给付行政的法原理及实证性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8] 杨建顺:《日本行政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59] 杨建顺:《行政规制与权利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0] 杨良初:《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1] 杨思斌:《中国社会救助立法研究》,中国工人出版社2009年版。
[62] 杨心宇:《现代国家的宪政理论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63] 杨燕绥:《政府与社会保障关于政府社会保障责任的思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
[64] 曾坚等:《权利体系中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65] 张桂林等:《七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兼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6] 张千帆等:《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7] 郑秉文:《社会保障分析导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68]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9]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30年》,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0] 郑贤君:《基本权利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71] 郑造桓:《公民权利与社会保障》,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2] 中国人民大学宪法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宪政与行政法治发展报告(2005年—2006年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3] 周刚志:《论公共财政与宪政国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4] 周伟:《宪法基本权利》,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75] 周叶中:《宪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6] 周永坤:《宪政与权力》,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7] 朱福惠等:《宪法学专论》,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8] 邹海林:《社会保险改革与法制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79] 左菁:《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创新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0] 〔丹麦〕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郑秉文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1]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82] 〔德〕奥拓·迈耶:《德国行政法》,刘飞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83] 〔法〕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84]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85]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86]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87] 〔加〕R.米什拉:《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国家》,郑秉文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8] 〔美〕C.H.麦基文:《宪政古今》,翟小波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9] 〔美〕哈耶克:《法律、立法和自由(第二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90] 〔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91] 〔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92] 〔美〕汉米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93] 〔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94] 〔美〕罗森鲍姆:《宪政的哲学之维》,郑戈等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
[95] 〔日〕大须贺明:《生存权论》,林浩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96] 〔日〕芦部信喜:《宪法》,林来梵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7] 〔日〕南博方:《行政法》,杨建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8] 〔英〕埃德蒙·伯克:《自由与传统》,蒋庆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99] 〔英〕柏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100] 〔英〕贝弗里奇:《贝弗里奇报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
[101] 〔英〕边沁:《政府片论》,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02]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等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103] 〔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104] 〔英〕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05] 〔英〕内维尔·哈里斯等:《社会保障法》,李西霞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6]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07] 〔英〕詹宁斯:《法与宪法》,龚祥瑞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二、期刊
[1] 安树昆:《论公民的社会保障权》,《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 曹燕:《社会保障法律关系模式初探》,《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年第4期。
[3] 程延园:《中德社会保障争议处理制度比较研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4] 刁振娇:《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制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求是学刊》2007年第7期。
[5] 董溯战:《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国家、市场与社会作用之比较分析》,《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11期。
[6] 高秦伟:《论社会保障行政程序的法制化构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7] 高秦伟:《社会保障行政的法理与课题》,《社会管理创新与公法(学)发展》2010年第5期。
[8] 龚向和:《社会权司法救济之宪政分析》,《现代法学》2005年第5期。
[9] 桂萍:《受教育权的宪法救济制度》,《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0] 郭曰君:《论社会保障权的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第3期。
[11] 韩大元:《关于提高立法质量的宪法学思考》,《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12] 何文强等:《现行宪政体制下宪法救济之不可行性》,《当代法学》2003年第11期。
[13] 何峥嵘:《社会保障的行政法学视角》,《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14] 胡锦光:《从宪法事例看我国宪法救济制度的完善》,《法学家》2003年第3期。
[15] 胡锦光:《论我国宪法救济制度的完善》,《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6] 蓝剑平:《公共行政精神与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完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
[17] 李春根等:《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问题与重构》,《社会保障研究》2009年第6期。
[18] 李乐平:《论我国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实事求是》2008年第1期。
[19] 刘飞等:《政府社会保障职能范围的法律界定》,《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20] 刘泽军:《国外社会保障行政法律救济制度模式述评》,《社会保障制度》2006年第11期。
[21] 刘志刚:《论法律保留原则在给付行政中的适用》,《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22] 鲁全:《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公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23] 邵芬:《英国社会保障立法特征》,《现代法学》2001年第3期。
[24] 史探经:《世界社会保障立法的起源和发展》,《外国法译评》1999年第2期。
[25] 宋华琳:《美国的社会保障申诉委员会制度》,《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春季号。
[26] 童之伟:《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内容构成》,《法学》2011年第1期。
[27] 童之伟:《宪法适用如何走出“司法化”的歧路》,《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1期。
[28] 王川等:《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行政与法》2008年第1期。
[29] 王建学:《论社会保障权的司法保护》,《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30] 吴中宇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理念基础及其启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31] 徐波:《试论社会保障的法律保护》,《行政与法》2006年第8期。
[32] 杨方方:《关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社会保障责任划分的几点看法》,《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第3期。
[33] 岳宗福:《关于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的双重考问》,《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1期。
[34] 岳宗福:《新中国60年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安徽史学》2009年第5期。
[35] 张举国:《英国社会保障立法体系的演进与运思》,《求索》2009年第3期。
[36] 张翔:《基本权利的双重属性》,《法学研究》2005年第3期。
[37] 郑功成:《中国社会福利发展论纲》,《社会保障制度》2001年第1期。
[38] 郑贤君:《论宪法社会基本权的分类与构成》,《法律科学》2004年第2期。
[39] 钟会兵:《社会保障立法考量因素分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40] 钟会兵:《作为宪法权利的社会保障权——基于文本与判例分析》,《学术论坛》2005年第10期。
[41] 钟会兵等:《社会保障权可诉性分析:背景、规范与实践》,《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42] 周莹:《构建我国社会保障立法的适度公平机制》,《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三、学位论文
[1] 胡威:《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政治价值原则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2] 李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及运行问题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3] 刘波:《当代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系统分析与理论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4] 柳砚涛:《行政给付制度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5] 王海燕:《中美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6] 张姝:《社会保障权论》,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