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的类型与品质
人们在珠宝店陈列橱内所见到的各种琳琅满目的珍珠大多数是圆球形或眼泪形、梨形、米粒形的,实际上这些珍珠都是经过精心筛选而取得的。绝大多数的珍珠是呈不规则形的,因而浑圆的自然珍珠就特别少。相反,由于养殖珍珠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所以品质也愈来愈高,深受人们的欢迎。
研究人员根据天然珍珠的各种特点,将其进行如下分类。
(1)按形状差异分类 可分成蛋形珠、梨形珠、桶形珠、钮形珠、米粒珠、六分珠、扁圆珠、本庄珠、半形珠、纺锤珠、翼形珠、草莓珠、馒头珠、贝附珠、瑰形珠、羽形珠、泪形珠、椭形珠、孪形珠、犬牙形珠、美人湖珠等20余种。由于人们在珠宝店里看到的都是圆形珍珠,故总认为天然珍珠就是十分圆润的。实际上,珍珠的形状是千姿百态的,而圆形是珍珠最理想的形状,若再具有颜色洁白、圆度极高、光泽强、皮紧、质地细腻的特性,则是珍珠中之最上品,被称为精圆珠。

用148粒白色珍珠做成的珍珠鞋

翡翠珍珠项链
(2)按颜色差异分类 天然珍珠的颜色由体色、伴色两部分组成。体色相当于色彩学上的固有色,伴色相当于色彩学上的条件色,伴色重叠于体色之上。在比较柔和、漫射光线下进行观察,体色所反映的是本质的颜色,很容易看清楚;当光源适当增强时,伴色就会从珍珠光面的反光中显示出来,也就是环境色加上珍珠所含的某些“固有”元素会综合原来的本色,多层面地显现出来,使其色彩更显得醇厚而丰富。
通常,天然珍珠按体色差异,可分为以下三类。
浅色珠 其体色以白色为主,也可隐约见到粉红、米灰或浅蓝色调。粉红玫瑰色珍珠的体色为粉红色,伴色为玫瑰色;奶油玫瑰色珍珠的体色为奶油色,伴色为玫瑰色。奶油玫瑰色珍珠比奶油色珍珠更显富丽华贵,其璀璨的珠光非常罕见难得。
彩色珠 这种珍珠体色十分明显,也十分丰富,如呈浅至中等的微黄、微绿、微蓝、淡紫罗兰、灰等色,颜色比浅色珍珠的色彩感觉较醇厚。有些珍珠还含有浓淡不一的两种体色,也就是所谓的二色珍珠或双色珍珠,人们喜爱它,并称之为色彩上的鸳鸯珍珠。
黑色珠 是一种罕见的珍珠,黑珍珠要求颜色要深,其中深黑、深灰、深蓝、深绿、紫灰色都归属于黑珍珠之列。在黑色珍珠中,如果有一些金属伴色,则价值更高,更能显露其高贵典雅。天然的黑珍珠产量并不高,黑色养殖珍珠则多来自太平洋波利尼西亚(Polynesia)环礁及珊瑚群岛的塔希提岛(Tahiti),产量占全球的95%。还有产自库克群岛、彭林岛和马居希基岛,所产黑珍珠统称为南洋黑珍珠;中国台湾澎湖湾地区的养殖黑珍珠也已获得成功。
世界各地对珍珠色泽的喜好都有所不同,不过玫瑰色、伴有金属色泽的铁黑色和孔雀绿显然是比较受宠的颜色。西方人士,包括北欧、西欧、北美、中南美洲人士都十分喜爱奶油玫瑰色或泛白的玫瑰色、粉红玫瑰色混合奶油色的被称为孩儿面或美人醉色调,将其形容成胭脂般的朦胧而妖艳的色彩。

黑色珍珠项链(珍珠直径10毫米)
(3)按产地地区分类 我们居住的地球有2/3都被海水覆盖,每一块陆地,从广阔的欧亚大陆到太平洋岛屿,都拥有自己的海岸,而海岸是水中生物的栖息环境;河川也是如此,是淡水生物的栖息场所。这些地方给珍珠贝类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故世界著名的海域以及河流,大多出产珍珠。按产地不同,珍珠可分为以下4种。
西珠 一般指产于欧洲或西方的珍珠,或叫西洋珠。
东珠 一般指产于亚洲或东方的珍珠,但也有人认为东珠是指日本珠(东洋珠)和我国东北地区所产的珍珠。
南珠 一般指产于中国广东、广西(北海、合浦)或北部湾等海域珍珠的总称。另有产于西太平洋群岛密克罗尼西亚、中太平洋群岛波利尼西亚、南太平洋塔西堤岛的珍珠(黑珠),亦称南部海珠。
北珠 一般指产于我国东北地区的珍珠(东珠),历史上,尤其在宋代和金代,称之为北珠。另有属于北欧波罗的海地区和北美加拿大各水域产的珍珠亦称为北珠。
有一种出产于松花江、鸭绿江的东北珍珠,因其品质优良,在我国清代被奉为国宝。至于产于日本、波斯湾、印度与斯里兰卡之间的马纳尔湾、巴拿马、墨西哥、委内瑞拉、澳大利亚的珍珠,其品位之高也深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