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的天然特性
2025年11月04日
1.水晶的天然特性
水晶一般为无色或乳白色,因所含杂质的不同而呈紫色、粉红色、褐色、黄色和烟色等。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可含有钛、铁、铝、锰、镁、钙、锂、钠、硼等。这些微量元素可造成“色心”,而使水晶呈现各类颜色。水晶为三方晶系,单晶常成棱柱状、六方柱状,柱面上有横纹,顶端常带菱形体晶面以及三方双锥和三方偏方面体的小晶面而使顶部呈锥状。其透明度为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晶面上为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呈贝壳状、破碎状;硬度为7,相对密度为2.65克/厘米3,折射率1.544~1.533,双折射率0.009;色散0.013,一般无多色性和荧光性。
水晶常见的内含物有排列十分规则的气液两相色体,在紫色水晶中,有典型的羽翅状气液包体。含针状金红石的水晶为发晶,同时发晶中也含固态针状电气石和角闪石、片状磁铁矿、铬云母等包体。水晶也有特殊的光学效应——星光效应(六射),并多见于浅粉色的水晶中,常为透星光和猫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