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珠宝玉石术语
附录 珠宝玉石术语
(1)珍珠 是指海洋或淡水中某些贝类(如蛤、蚌等)体内受到外来刺激、磨擦而分泌出的珍珠质,以此将外来物质层层包裹起来而形成的圆珠体。含有机质、带有光泽的矿物,为软体动物新陈代谢的产物。从古至今,珍珠是人们,尤其妇女最为喜爱的珍宝之一,曾有珠宝皇后之称。
(2)宝玉石 是指地壳里具有经济和艺术价值的各种矿物、岩石和生物遗体或遗迹。它们都具有一定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外部形态和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由此而决定的工艺美术性能。
(3)物质组成 是指天然宝玉石中所含的物质成分,也就是组成宝玉石的物质。即使同种宝石,由于产地和形成原因不同,其物质成分也会具有一定的差异。
(4)元素 元素为万物的基础,亦为组成宝玉石的基本物质。人类已知地壳里的元素有92种,其中含量较多的有氧、硅、铝、铁、钙、钾、镁、钛、碳、氯、磷等,它们也是组成天然珠宝玉石的主要或重要元素。
(5)晶体 原子、离子或分子按一定空间次序排列而成的固体,具有规则的外形,如食盐、碳、云母、明矾等,也叫结晶体或结晶;由自然作用结晶而成,具有几何多面体外形的宝玉石晶体,其最突出的性质就是具有对称性。这种对称,实为晶体上相同部分做有规律的重复,一切宝玉石的晶体都是对称的,但不同类型的晶体常具有不同的对称程序。晶体上相同部分一般包括晶面、晶棱、角顶等。
(6)类质同象 在一种晶体的内部结构中,本来完全可以由某种离子或原子占据的位置,部分被性质类似的其他离子或原子所占据,共同形成均匀的混合晶体的现象,也称同晶型,旧称同形性。相应的晶体称为类质同象混晶。例如钨铁矿晶体结构中一部分铁离子的结构位置可以被锰离子替代、占据,由此形成的黑钨矿晶体就是一种类质同象混晶。
(7)同质异象 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能结晶成两种或多种不同结构晶体的现象,也称多晶形或同质多象。同质异象只限于结晶物质的范畴,不包括非晶质和液体、气体中的液构现象。
(8)结晶方式 元素结合,这是宝玉石形成的重要前提。但是否就一定成为固态的宝玉石,这就需要一定的过程,并与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物质浓度等)有关。尤其要经过结晶作用使之形成单晶或多晶结合体。这种结晶作用,简而言之,就是物质的质点(原子、离子、络离子、分子等)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有规律排列的过程。
(9)液体结晶 指在熔融中或溶液中,当某种物质成分达到饱和状态和抵达饱和点时所开始的结晶作用,进而形成结晶质的宝玉石。如岩浆中的金刚石、镁铝榴石、橄榄石、磷灰石、磁铁矿,伟晶岩中的各种绿宝石及祖母绿、黄玉、石榴子石、锂辉石、碧玺、天河石、水晶、芙蓉石、金绿宝石、磷灰石,气化-高温热液型矿床中的红宝石、蓝宝石、尖晶石、石榴子石、水晶、青金石、翡翠、软玉、蔷薇辉石、绿宝石及祖母绿、碧玺、方柱石、锡石等。
(10)气体结晶 指由气相直接转变为结晶的宝石晶体,也就是由火山喷发作用所形成的自然硫宝石。
(11)由固态再结晶 指天然固态物质形成以后,由于环境的变异,其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进而产生再结晶作用所形成的新的宝玉石。如石灰岩在热力作用下,其中的方解石就可以再结晶而形成优质大理石。
(12)晶格类型 天然宝玉石晶体,如果其内部质点间的键性相同时,则常呈现出一系列共同的物理性质;如果其键性不同时,则其物理性质常有明显的差异。也就是说,在一种晶体结构中,如果其键力以某种键性居主导地位,则可将其归属于相应的晶格类型。
(13)离子晶格 指晶体结构中质点间的结合以离子键居主导地位的晶格,具有熔点高、热膨胀系数小的特点。如镁橄榄石、绿宝石含氧盐类宝玉石晶体。
(14)原子晶格 指晶体结构中质点间的结合以共价键居主导地位的晶格,具有熔点高、膨胀系数小、硬质中等至高的特点。许多硫化物宝玉石都属原子晶格,其中以金刚石最为典型。
(15)金属晶格 指晶体结构中质点间的结合以金属键居主导地位的晶格,晶体不透明,显金属光泽,反射率高,良导体,熔点高低不一,具延展性,如自然金、银等。
(16)分子晶格 指晶体结构中质点间的结合以分子键居主导地位的晶格,熔点低,易升华,热膨胀系数大,如大部分有机化合物。
(17)理想形态 是指物质组成正常并形成于稳定环境中的宝玉石矿物晶体所具有的标准的几何外形。在地壳的一切晶体中,这种具有理想形态的宝玉石晶体所占的比例虽然不高,但却十分重要。
(18)单形 是指宝玉石矿物晶体上能借助于对称要素的作用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一组晶面的组合,一个这种组合即为一个单形。
(19)结晶 根据矿物晶体的对称性、几何形状可分为六大晶系。每个晶系有多种不同的形态,不过同一个晶系内的所有形态都与该晶系的对称性有关。研究矿物集合体,可得知矿物属于哪个晶系,以下为六大晶系结构图。

六大晶系结构图
(20)聚形 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形聚合在一起所构成的晶形,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有对称性彼此相同的单形才能在一起构成聚形,也就是只有属于同一对称型的单形方可相聚。
(21)平行连晶 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种晶体,按所有结晶方向以全都相平行的关系而构成的整体型宝玉石,如磷灰石、正长石、磁铁矿、水晶。
(22)双晶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种宝玉石矿物晶体彼此按一定的对称关系相互结合而成的规则连生体。
(23)块状 又称致密块状,通常指由一种或多种粒径大致相等、排列无方向性的无数个矿物颗粒彼此紧密地连生在一起而构成的致密宝玉石块体。外形有随意性,常见为不规则立方体、长方体、柱状体、圆柱体、板状体、菱面体、团块状体等。
(24)条带状 指具有不同的成分、粒径、含量或具有不同颜色的矿物集合体,在同一块宝玉石上交替、重复出现时所构成的一种宝玉石形态,如玛瑙多具有这种条带。
(25)同心层纹状 又称同心环带状或晶腺状,指条带或花纹围绕着一个中心一层又一层地交替或重复出现,且形态各异的一种宝玉石,如玛瑙、孔雀石即常呈此类纹状。
(26)星点状 指宝玉石形成过程中或形成之后,一种或多种色泽艳丽、形态优美的细小矿物颗粒成星点状叠生或分布于其中所呈现出的一种宝玉石形态,如青金石等。
(27)杏仁状 指矿物质充填于火山岩的气孔中所形成的如杏仁般的扁球体,且呈有规律分布的一种宝玉石形态。也就是一种遭受了挤压及蚀变的杏仁状安山岩。
(28)鲕(ér)状 指由状如鱼卵大的无数个矿物质球粒所构成的一种宝玉石形态。
(29)葡萄状 指外观有一系列呈球形的半球体密集排列和连接起来,状如一串串葡萄似的一种宝玉石形态。其半球体大小为0.5~2厘米不等,间或有更大者。
(30)肾状 指外观有一系列呈凸长圆、凸椭圆形的半长圆球体密集排列和连接起来,如肾似的一种宝玉石形态。
(31)钟乳状 指在岩石或矿层的洞穴或空隙中,从同一基底向外逐层生长而成的呈圆锥形、圆柱形或乳房状的一种宝玉石形态。
(32)皮壳状 指外观犹如弯曲或不平坦的层层皮壳的一种宝玉石形态,其实是带状之发生畸形者,常见于风化型矿床或矿床气化带中,如孔雀石、绿松石等。
(33)胶状 又称胶凝体状,是指由水胶凝体固结而成,外观如胶状或冻胶状的一种宝玉石形态,它属于非晶质之列,如著名的欧泊石、蛋白石等。
(34)结核状 指矿物质在成矿作用过程中以某种其他物质的颗粒为核心,从中逐渐向外生长或扩大,最后形成一个个呈球状、椭球状、鹅卵状、瘤状及各种不规则状的一种宝玉石形态,如黄铁矿、绿松石、孔雀石、玛瑙等。
(35)矿物包裹体 是指矿物中所包含的物质或物体,或矿物在形成过程中所捕获的成岩或成矿物质。包裹体形成的物质来源可以是相同于主矿物的成岩成矿溶液,也可以是与主矿物无关的外来物质。而成岩成矿溶液则是在捕获包裹体时存在于主矿周围的流体介质,如溶液、岩浆或气体。
(36)宝玉石包裹体 是指符合工艺美术要求的矿物中的包裹体,其中以单晶体型宝石的包裹体为主,如金刚石、水晶、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电气石、黄玉等宝石中的包裹体。英美等国的学者则有更为广泛的见解,认为包裹体是包括表面和内部的裂纹(断口)和解理,封闭在宝石内部的气体、液体、晶体和其他固体物质等。
(37)宝石颜色 俗称色彩,为人眼视觉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宝玉石最为重要和起决定性作用的光学性质及工艺美术特征。宝玉石质量的好坏、经济价值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颜色是否美丽和引人入胜。那些由特殊光学效应所决定的特异色彩,更被视为宝石的绝色。
(38)宝玉石颜色与电磁波辐射 据物理学研究,颜色为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辐射。当波长在390~770纳米可见光范围内的电磁波辐射,通过适当途径刺激人的视觉神经时,人们就会有颜色的感觉。
(39)颜色与可见光 宝玉石的颜色是由于其中的矿物晶体对可见光中不同波长的光(光子)产生选择性吸收,其余未被吸收的光经透射或反射后在人眼中所引起的感觉或反映。原来,在可见光区从长波至短波方向包括有红、橙、黄、绿、蓝、青、紫7种单色光。红色光770~622纳米,橙色光622~597纳米,黄色光597~577纳米,绿色光577~492纳米,蓝-靛色光492~455纳米,紫色光455~390纳米,白光则是由这七色光混合而成的。
(40)条痕 是指宝玉石矿物在白色无釉瓷板上磨擦时,所留下的粉末痕迹。由于条痕色消除了假色,减弱了他色,故通常比矿物晶体或块体的颜色更为固定,并在宝玉石鉴定方面尤具重要意义。
(41)光泽 是指宝玉石矿物晶体表面反光的能力,或矿物晶体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这种表面是指平滑的晶面、解理或磨光面等。
(42)透明度 是指宝玉石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凡能容许大部分光线通过,当隔着1厘米厚的宝玉石片观察其后的物体时,能清晰地见到物体轮廓的细节者,这种现象称为透明。这种宝玉石则称为透明宝玉石。
(43)变色效应 是指同一种宝玉石矿物晶体在不同类光源的照射下所产生颜色改变的光学现象,最典型如著名的金绿宝石的变种亚历山大石。
(44)变彩效应 是指宝玉石内部由于孔隙或杂物的存在,或因特殊的结构,当白光入射时会发生衍射和产生干涉,并由此在宝玉石表面呈现出多种颜色变幻、闪光的光学现象。
(45)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如空气)射到另一种介质(如宝玉石矿物晶体)的平滑界面(反射面)时,其中一部分将被界面所反射,另一部分则进入界面而在另一种介质中发生折射。显然,所谓折射就是光波在传播过程中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46)折射率 是用来表示两种介质中光速比值的物理量。任一介质对真空的折射率称为这种介质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
(47)双折射 是指射入某些透明宝玉石矿物晶体的光线被分裂为2束,并沿不同方向发生折射的现象。因此,当通过某些一轴晶透明宝玉石矿物晶体去观察其后面的物体时,常可见到双影像,最典型的就是冰洲石。
(48)双折射率 又称重屈折射,为非均质透明宝玉石矿物晶体两个折射率的差值,通常用其矿物晶体的最大折射率与最小折射率差值来表示。
(49)色散 是指复色光被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又称为色散效应。如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时就会出现按红、橙、黄、绿、蓝、靛、紫次序排列的彩色连续光谱,这对于了解透明宝玉石矿物晶体的色散是很有意义的。
(50)多色性 是指有色、透明的非均质宝玉石矿物晶体在透射光的照射下,因方向不同而呈现出不同颜色的性质。
(51)吸收性 是指透明宝玉石矿物晶体对入射光波吸收的性能,或在不同方向所呈现出来的对光波的吸收程度的差异性。
(52)硬度 是指宝玉石抵抗外力对其进行刻划、压入、研磨的能力。根据外力的性质和作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刻划硬度、压力硬度、研磨硬度3种。宝玉石物质成分和内部结构的不同必将导致其硬度出现种种差异。
(53)解理 宝玉石矿物晶体在应力的作用下,严格沿着一定结晶方向的网面发生破裂的特性称为解理;沿解理破裂而形成的平面称为解理平面。
(54)裂理 宝玉石矿物晶体在应力的作用下,有时可以沿其内部一定结晶方向的网面或一定结晶的方位发生破裂,这种非固有性的特性称为裂理或裂开。
摩斯硬度计简表

(55)断口 宝玉石晶体在应力作用下,不按一定的结晶方向发生破裂所形成的断开面称为断口。
(56)延展性 是指宝玉石矿物在受到外力的拉引、碾压或锤击时发生塑性形变,趋向于形成细丝、薄片的特性,趋于细丝者称延性,趋于薄片者称展性。延展性为纯金属矿物的一种特性。
(57)相对密度 宝玉石矿物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常用单位为克/厘米3。
(58)导热性 是指宝玉石矿物晶体对热的传导能力,通常由较热的部分向较冷的部分传导。
(59)熔点 是指宝玉石矿物晶体受热熔解时的温度,也就是此晶体的固态和液态可以平衡共存的温度。
(60)可溶性 是指宝玉石矿物在水中能够溶解的性质。
(61)宝玉石的瑰丽 瑰丽是宝玉石必然具备的重要条件,也是工艺美术上对宝玉石的主要要求。人总是喜欢美的,如果不美,就无所谓宝玉石了。
宝玉石矿物可溶性分级简表

(62)宝玉石的耐久 宝玉石的外观美丽固然十分重要,但不能包括一切。优良的宝玉石还必须具有耐久性,即宝玉石抵抗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的性能。
(63)宝玉石的稀少 物以稀为贵,瑰宝世所稀。千万年来的实践证明,宝玉石之所以称其为宝玉石,不仅在于它美丽、耐久,而且在于它在地壳里分布有限、十分稀少,特别是其中的高档宝玉石更为稀罕。
(64)气化——热液型宝玉石矿床 指由于地下含矿的气体和液体溶液的活动,导致有用物质在适宜的处所富集而形成一类宝玉石矿床。
(65)宝玉石的分类见下表
(66)火彩 又称出火,简称火,为光线进入刻面型宝石内部后,又从正面出射时所产生的色散现象。其中,好火能给人以色彩缤纷、光辉夺目之感,极为美丽动人。各种无色透明的宝石,尤其是高色散的品种(如钻石,色散为0.044),在按标准款式设计和加工之后,就能得到绚丽夺目的火彩。
(67)净度 是指宝玉石原石经过设计和加工后所获得的刻面型宝玉石纯净无瑕,或极少含瑕疵。宝玉石的净度是决定其质地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宝玉石原石的造型设计和加工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瑕疵,使它对宝玉石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宝玉石分类简表

(68)钻石型 是因其款式起源于金刚石晶体的外形而得名,现今还将其称为多面型。在所有的刻面型宝石款式中,钻石的款式琢型最多。无疑,它是宝石级金刚石加工过程中最常用的款式,并适用于所有刻面型宝石的加工。
(69)首饰三性 古今首饰之所以称其为首饰,一般认为它具有“三性”。①艺术性:是指首饰在颜色、光泽、透明度、特殊光学效应等方面均具有优良或完好的艺术美。②实用性:首饰在人类诞生之初便已出现,且具有实用价值和由此而决定的实用性。③商品性:从古至今,首饰就是一类方便携带、交换、买卖和使用,且保值期很长的商品。首饰的艺术性愈高,其商品性也就愈强。
(70)量块 是一种有重量感的形象,是以几何形态为主的假三维状态的设计要素。采用量块设计使首饰在造型上有整体感,有气魄和分量,有利于工艺施工和材料、结构的处理,且在心理上有安定、扎实和稳重感。
(71)空间 空间即体的构成,是首饰设计的灵魂。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了空间,只是这种结合比一般的几何形体要复杂得多。在构思和设计过程中,空间是使首饰艺术造型生动的根本要素,如通常所谓的意境,就是空间要素所造成的气氛和由此而形成的寓意及情调。
(72)分割 是指画面的分割,从空间的变化得来,其意义在于认识和运用空间;从艺术造型而论,空间可以分割,也可以不分割,可以用线分割,也可以用面分割。分割的目的在于获得空间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①黄金分割:指按视觉最美的画面分割比例(0.618∶1)进行分割。②自由分割:通常是舍弃自然具象,取局部形象的边沿划定空间,其原则是要获得符合美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