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物理网络层

3.2.1 物理网络层

VANETs中节点快速移动导致拓扑结构的高度动态性是物理网络层最显著的特征, 也是建立服务组合模型最大问题所在, 应充分加以考虑。 本书将车载物理网络层建模为动态图问题, 添加到服务组合层次覆盖网络模型中来。在该层提供基本的物理层传输、 网络通信和网络层路由等功能, 不仅生成并维护底层网络的拓扑结构, 而且承载了车辆终端的移动信息 (节点位置、 速度、 方向), 对服务组合路径起到了最基本的物理连接支撑, 应作为VANETs层次覆盖网络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VANETs物理网络层可建模为: Net(t)={N(t),E(t)}, 其中N (t) =N1(t),……,Nm(t){ }表示网络中t时刻车载移动终端的集合, 相应的E(t)= Eij(t) i,j∈N(t)}{ 代表时变的无线通信链路的集合。考虑到车载终端移动性及所承载的服务资源, 本章给出定义3.1和定义3.2来分别描述移动节点Ni(t) 和节点间通信链路Eij(t)。

定义3.1(移动节点Ni(t) ):

N(t)=(Location,Mobility,Trans Radius,Resources),位置Location=<PL, LL>由两部分组成:物理坐标PL=(Xi,Yi) 和逻辑坐标LL=n Hops;节点移动性Mobility=<v(t),Dir(t)>表示车辆当前行驶速度为v(t), 方向为Dir(t);传输半径Trans Radius=r表示节点无线传输信号的有效通信范围; 服务资源Resources=<sid,function>表示节点所承载的服务标识及所能实现的功能。

定义3.2(无线通信链路Eij(t) ):

Eij(t)=(Ni,Nj,Qoslij(t)),它表示在某时刻t,节点Ni和Nj在物理网络层中建立了一条物理通信链路link(i, j), link(i, j) 对应的网络层服务质量为Qoslij(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