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爱的协奏
第五项修炼:学会并行
貌似最具活力的青年人深受自我独立和家庭依赖的矛盾冲突,尤其在家庭关系的转型上,也存在发展困扰,给家庭成长带来了挑战。
与父母并行中的孩子,才不需要向父母证明什么,因为父母已经看见了他们。与父母并行中的孩子,才可以获得清晰、坦然、安定,才有可能不耗费他们的心力来与父母周旋,才有可能将更多的心理能量用在他们的智慧、勇气和谋略上,他们就有发展得更好的机会。父母,就是孩子的土壤,这不是口号,而是现实。
相信大部分人发现,我们对高中生和大学生缺乏了解;这种缺乏表现为一种不确定性。父母们会身不由己掩盖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
父母亲不确定孩子到底想要什么,不确定怎么更好教育指导他们,所以,大部分父母停留在把高中生当作初中生一样来看待和教育。他们的口头禅是——再怎么样,在父母眼里你永远是孩子——没有能力的父母亲把这句话作为挡箭牌,掩盖了自己的不确定和困惑。从高中一直到大学毕业,在这个时期的年轻人,他们的父母们有不少开始变得执拗起来;父母们通常不承认自己的执拗,反而责备孩子的青春期叛逆。
第二种父母可能采用的方式是,孩子已经长大了,我们没有办法了,随他去吧。这是一种因为更早的时候就已经面对孩子不确定性的行为延续,这些家长通常在孩子尚处于初中乃至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尝到了所谓叛逆的滋味,他们被迫接受了听之任之。
以上这两种家长大多数分别集中在普通高中和中职校。当然,普通高中和中职校学生的父母们并不都是如此,是相比之下这种情况占的比例要高一些。在一些示范性高中,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省市级重点高中,这些学生在初中时候因为学业优秀而汇聚到了一起。观察发现,在这些学校就读的高中生,他们的父母中有上述两种表现的相对要少一些,他们的父母大部分仍然具备陪伴孩子的能力。在上一个章节中,我说的十三个帮助,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十三个陪伴,它们都要求父母在陪伴孩子发展的过程中去实现帮助;越到后面越困难,这无疑是一种能力,也是父母的一个自我成长过程。
最难的陪伴是在情感和思想方面。
不少老师也缺乏这种陪伴学生成长的能力;跟家长们相反,这些老师更加愿意选择“你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你们应该自己负责”的观点和方式,或责备家长们的溺爱来规避自己在另一个方向的听之任之。也有不少老师具备对这一个阶段年轻人的陪伴能力,他们以人生导师的角色在年轻人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我们说老师的能力,不仅仅是其个人能力的概念,而且是整个教育教学管理哲学和管理实务能力的综合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说,示范性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学校和老师是否具备这种能力,有多少老师具备这种能力;这大概也可以用示范性老师和普通老师来区分一下的。
不管怎样,作为家庭,我们的孩子无论是在怎样的学校里,聆听怎样的老师教学,他们都必须获得成长。作为父母,也要成长,才有可能关注到以下这些跟孩子(他们已经不是小孩子)并行的重要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