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 PMC-I/O电路
第8章 加工中心设计典例
8.1 机床控制要求
8.1.1 主要技术参数
1.产品概况
本章所介绍的VMC750加工中心外观如图8.1-1所示。这是一台系列化设计的中等性能的全功能数控机床,配套的数控系统可选择FANUC-0iD或FANUC-0iMate D,机床的基本规格为3轴控制/3联动,但可根据用户的需要选择4轴控制/4轴联动。
图8.1-1 产品外观
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直线导轨、滚珠丝杠等主要部件均采用进口产品,伺服、主轴可选择FANUC-αi系列或βi系列驱动系统,X/Y/Z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可达到ISO 230-2标准规定的0.01mm和0.007mm;快进速度可达30m/min。选配FANUC-αi驱动时,主轴最高转速可选择12000r/min;选配FANUC-αi驱动时,主轴最高转速为8000r/min。机床自动换刀系统采用进口机械手凸轮换刀装置,刀库容量为16把,换刀时间为2s。此外,还配套有高压、大流量的冷却系统、切屑自动传送系统、自动润滑系统等辅助部件,并带有全封闭的安全防护罩和自动门。机床可用于模具、箱体、端盖、阀门等中小规格零件的高速、高精度加工;其总体水平与国外中档加工中心相近。
2.主要技术参数
VMC-750加工中心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表8.1-1所示。
表8.1-1 VMC750主要技术参数表
8.1.2 电气控制要求
VMC750加工中心标准规格配套的CNC为FANUC-0iMate D、8.4in彩色显示,3轴控制/3联动,主轴和伺服采用FANUC-βiSVSP集成驱动器,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控制要求如下。
1.CNC系统
数控装置:FANUC-0iMate D,8.4in彩色显示、垂直布置,3轴控制/3联动。
I/O单元:0i-I/O单元,1只;机床操作面板、手轮操作盒为用户自制(见下述)。
驱动装置:FANUC-βiSVSP 40/40/80-15伺服/主轴集成驱动器。
X、Y轴伺服电动机:FANUC-βiS12/3000,额定输出转矩11N·m、额定功率1.8kW、最高转速3000r/min。
Z轴伺服电动机:FANUC-βiS22/3000,额定输出转矩20N·m、额定功率2.5kW、最高转速3000r/min,带DC24V制动器。
主轴电动机:FANUC-βiI12/8000,连续/15min输出功率11/15kW、转矩52/72N·m,额定转速2000r/min,最高转速8000r/min。
2.辅助电动机
FANUC主轴电动机、βiSVSP驱动器配套有相应的冷却风机,机床其他需要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的辅助电动机如下。
冷却电动机:三相感应电动机,型号Y2-801-2,额定功率0.75kW、额定电流1.83A、额定转速2830r/min。
排屑电动机:三相感应电动机,型号AO2-7114,额定功率0.25kW、额定电流0.83A、额定转速1400r/min。
刀臂旋转电动机:三相感应电动机,型号Y2-801-4,额定功率0.55kW、额定电流1.6A、额定转速1390r/min。
选刀电动机:三相感应电动机,型号AO2-7124,额定功率0.37kW、额定电流1.2A、额定转速1400r/min。
润滑电动机:三相感应电动机,型号AO2-5624,额定功率0.09kW、额定电流0.4A、额定转速1400r/min。
电气柜空调电动机:单相感应电动机,额定功率0.6kW、额定电流3.2A。
3.气动系统
机床的刀具松夹、刀套转位、防护门开/关、主轴冷却和锥孔吹气等辅助动作,全部通过气动控制系统实现。机床气动系统原理图如图8.1-2所示,气动系统的电磁元件动作表如表8.1-2所示。
表8.1-2 VMC750气动元件动作表
图8.1-2 VMC750气动系统原理图
4.冷却和排屑系统
机床的冷却系统包括刀具冷却和工作台面冲洗两部分。刀具冷却的开/关直接通过控制冷却电动机的通/断实现;工作台面利用手动冲洗枪冲洗,冲洗枪由操作面板上的按钮控制电磁阀Y12的通/断实现。机床冷却箱内安装有液位检测开关,当冷却水低于下限时,“冷却空”开关S81接通;冷却水到达上限时,“冷却溢出”开关S82接通。
机床使用标准链式排屑器,驱动电动机型号AO2-7114,额定功率0.25kW、额定电流0.83A、额定转速1400r/min。排屑器需要正、反转,以便能够在排屑器被铁屑卡住时,通过反转退出。
8.1.3 机床操作面板
本机床为批量生产产品,为了降低成本,机床操作面板、悬挂式手轮操作盒均为用户自制。机床操作面板和悬挂式手轮操作盒的设计如下。
1.机床操作面板
VMC750的机床操作面板如图8.1-3所示,面板仿照FANUC机床主操作面板设计。
根据CNC和机床的控制要求,面板上设计有机床紧急分断和起动控制用的急停(E-MERGENCY STOP)、机床起动(MACHINE ON)按钮。这两个按钮需要通过独立的连接电缆,与机床的强电控制回路进行连接。
出于使用寿命、操作方便及可靠性等方面的考虑,对于正常工作时最为常用的循环启动(C.START)和进给保持(F.HOLD)、需要用钥匙进行操作保护的存储器编辑允许(EDIT ON)和防护门保护解除(DR CANCEL),直接采用了按钮;主轴倍率(SP%)、进给倍率(F%)、快速倍率(G00%)调节开关及CNC的操作方式选择开关,均采用了传统的波段开关;其他操作均为带LED指示的标准按键。
图8.1-3 VMC750机床操作面板
操作面板的背面为印制电路板,操作按键直接安装在印制板上,按钮、波段开关可通过印制板上的连接器直接连接。为了便于接线,印制板上还设计有与0i-I/O单元连接器直接连接的连接器CB105、CB106,以及连接手轮盒的过渡连接器(见后述的电路图P27页);使得手轮盒可方便地连接到操作台上。
2.操作按键
操作面板上除了CNC控制所必需的+X/-X、+Y/-Y、+Z/-Z、+4/-4坐标轴方向键,手动快速键(Rapid),以及单程序段(SINGLE BLOCK)、跳过选择程序段(SKIP BLOCK)、程序段选择停止(OPT STOP)、程序重新启动(RESTART)、试运行(DRY RUN)、刀具寿命管理跳过(SKIP TLIFT)等程序运行控制键外,还针对本机床的控制要求,设计了以下机床操作键(F1为备用)。
①DISP TOOL:刀号显示。机床采用的是机械手换刀方式,刀具在刀库中的位置将随着刀具的交换变化,为了便于操作者了解机床主轴和刀库刀套上的实际刀具情况,按此键可显示刀库、主轴上的现行刀具号。
②ALM.RESET:报警清除键。当故障排除后,可利用此按键清除CNC或机床报警、恢复正常运行。
③MG.CW/MG.CCW:刀库正转/反转手动控制键。当CNC操作方式选择手动时,可通过这2个按键控制刀库正转或反转,以便调整刀位、进行刀具的手动装卸。
④DR.OPEN:防护门手动开/关键。通过本键,可以在程序运行中断或停止时,手动打开、关闭防护门,以进行加工检查。按键需要通过PMC程序的设计,使之成为打开、关闭交替控制信号。
⑤SP.CW/SP.CCW/SP.STOP:主轴正转/停止/反转手动控制键。当CNC操作方式选择手动(JOG、HND、ZRN之一)时,可通过这三个按键起动主轴正转、反转或停止主轴。
⑥CLN.ON/OFF:手动冷却开/关键。手动打开、关闭冷却。按键需要通过PMC程序的设计,使之成为打开、关闭交替控制信号。
⑦BLO.ON/OFF:手动主轴气冷开/关键。手动打开、关闭主轴气动冷却。按键需要通过PMC程序的设计,使之成为打开、关闭交替控制信号。
⑧CLN.FLUSH:冷却水冲洗枪开/关键。手动打开、关闭冷却水冲洗枪。按键需要通过PMC程序的设计,使之成为打开、关闭交替控制信号。
⑨CHIP.CW/CHIP.CCW:排屑器正转/反转键,控制排屑器的正反转。
⑩LUB.ON/OFF:手动润滑键开/关键。手动打开、关闭丝杠、工作台、主轴的润滑。
3.悬挂式手轮盒
机床悬挂式手轮盒可用于对刀、调整操作,手轮盒的外观如图8.1-4所示。操作盒上设计有手轮生效指示灯、手轮轴选择开关、手轮倍率选择选择开关和手轮。
悬挂式手轮盒在CNC操作方式选择手轮操作(HND)时生效。手轮盒直接与操作面板上的印制板连接,连接线由电气柜内的0i-I/O单元引至操作面板印制板。
8.2 电路图设计典例
按照以上控制要求设计的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全部电路图如图8.2-1~图8.2-27所示。电路图分为首页、主回路、电源回路、安全电路、驱动器电路(包括主轴、X/Y/Z轴伺服)、CNC连接电路、DI/DO连接、DC24V控制、AC220V控制等基本电路,以及输入/输出接口印制电路板(PCB)、操作台印制板的元器件、连接器布置图等。
电路图按照出口要求设计,机床紧急分断、超程急停、安全防护门均使用了由Pilz公司的PONZ S系列安全继电器进行控制。
由于机床为批量生产产品,为了降低成本、缩小体积、方便安装与连接,CNC的I/O接口使用了专门的印制电路板(PCB)。PCB板可将0i-I/O单元的I/O连接器CB104~CB107转换为实际I/O连接用的连接器;PMC输出驱动用的固态继电器、过电压抑制二极管、RC抑制器等均统一安装在PCB板上。
图8.1-4 悬挂手轮盒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合理、制图规范、安全可靠,符合国际先进标准要求。
图8.2-1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1
图8.2-2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2
图8.2-3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3
图8.2-4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4
图8.2-5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5
图8.2-6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6
图8.2-7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7
图8.2-8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8
图8.2-9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9
图8.2-1O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1O
图8.2-11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11
图8.2-12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12
图8.2-13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13
图8.2-14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14
图8.2-15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15
图8.2-16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16
图8.2-17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17
图8.2-18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18
图8.2-19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19
图8.2-2O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2O
图8.2-21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21
图8.2-22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22
图8.2-23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23
图8.2-24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24
图8.2-25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25
图8.2-26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26
图8.2-27 VMC75O加工中心电路图27
8.3 设计说明
根据电路性质和传统习惯,VMC750的电气控制系统可大致分为强电控制、驱动器控制、PMC-I/O三大部分。驱动器控制电路完全按照第7章FANUC-βiSVSP驱动器的要求设计,强电控制和PMC-I/O电路说明如下。
8.3.1 强电控制
电路图中的主回路、电源回路、安全电路属于电磁元件控制的强电回路,其设计要点分别如下。
1.主回路
机床的主回路主要包括βiSVSP驱动器供电及冷却、排屑、刀库回转、选刀、润滑等辅助电动机的供电回路。
根据FANUC驱动器要求,βiSVSP 40/40/80-15伺服/主轴集成驱动器的标准输入电压为3~AC200V、输入容量为24kV·A、输入电流为85A。为此,主电源需要使用3~380/200V、24kV·A的伺服变压器。为了对主回路进行可靠保护,变压器的一次侧安装了电动机保护断路器Q10;二次侧安装了短路保护的微型断路器F10。
根据驱动器的输入电流(85A),二次侧微型断路器可选择C或D型脱扣特性的100A标准规格,如SIEMENS 5SX7391等。如不考虑变压器功率因数的影响,当3~380/200V变压器的二次侧电流为85A时,一次侧的输入电流为
I1=(200×85)/380=44.7(A)
因此,可选择整定电流范围为36~52A或40~63A的电动机保护断路器,如SIEMENS3VU1640或其他公司同等规格的产品,并将断路器的保护电流整定在45A左右。
主回路中的其他辅助电动机均可根据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值,选配相应具有短路、过载保护功能的电动机保护断路器。
电气柜空调内部已安装过载保护器件,维修电源插头仅用于维修设备的供电,因此,可直接使用微型短路器进行线路的短路保护。
为了保证刀库回转选刀电动机能够快速停止、准确定位,图8.2-3中的选刀电动机正/反转控制使用了图8.3-1所示的双向晶闸管模块(又称固态继电器)。双向晶闸管模块的通断时间在10ms以下,小于接触器(通常在30ms以上)。
2.电源回路
机床的AC220V控制电源、照明电源通过控制变压器T2与进线隔离,变压器的一次侧和二次侧均使用微型断路器进线短路、过载保护。
图8.3-1 双向晶闸管模块
CNC的DC24V电源分为两组,均采用标准直流稳压电源供电。其中的一组(11L+/L-)专门用于CNC、0i-I/O模块和驱动器的DC24V控制电源供电;另一组(10L+/L-)用于PMC的输出驱动和DC24V控制回路。由于PMC输出驱动和DC24V控制回路与外部负载密切相关,较容易发生短路、过载等故障,采用独立电源供电时,可排除它对CNC、0i-I/O模块和驱动器DC24V电源的影响。
3.安全电路
机床的紧急分断、超程保护和防护门控制属于安全电路的范畴,本机床采用了Pilz公司的PONZ S系列电子式安全继电器进行控制。
影响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主要因素来自于高速运动的主轴和进给轴,因此,紧急分断和超程保护时,需要向βiSVSP驱动器输入急停信号,并延时断开驱动器主电源,这一动作可通过Pilz公司的PONZ S5系列电子式安全继电器进行控制。紧急分断按钮采用的是双通道冗余输入,超程急停采用单通道输入,安全继电器K1、K2的起动/复位信号来自PMC的机床起动输出(KA1),有关PONZ S5控制驱动器安全通断的内容,可参见第5章5.4节。由于βiSVSP驱动器的安全性较高,本机床驱动器的主回路未使用接触器串联冗余控制。
机床的安全防护门控制采用的是PONZ S4系列电子式安全继电器,安全继电器在防护门关闭后可自动复位,有关内容可参见第5章5.4节。
8.3.2 PMC-I/O电路
0i-I/O单元的输入/输出连接器为50芯扁平电缆插头,为了连接外部输入、输出信号,需要进行端子转换。由于本机床批量生产,为减小体积、降低成本,机床专门设计了图8.2-26所示的I/O接口PCB,对PMC输入/输出进行如下统一处理。
1.输入电路
I/O接口PCB上的PMC输入电路如图8.3-2所示,外部输入的触点、开关、接近开关等直接通过插头连接到PCB,PCB板和0i-I/O单元通过50芯扁平电缆连接。
图8.3-2 输入接口电路
0i-I/O单元的PMC输入驱动DC24V(L+)电源,需要通过CB104~CB107的B01脚,由PMC内部输出,这一电源是经过0i-I/O单元内部转换后的输出,一般不能与其他DC 24V连接。在本机床上,I/O接口PCB已根据外部触点开关、接近开关、电气柜辅助触点等输入的实际连接要求,通过PCB内部的线路,逐一分配到相应的输入连接器上,其输入连接十分方便。PMC输入连接器的安装,可参见电路图8.2-26。
2.输出电路
PMC的输出驱动能力为DC28.8V/200mA,对于交流负载,必须利用中间继电器进行转换;另外,从安全可靠的角度考虑,输出也不宜直接用于电磁阀等直流负载驱动。为此,在本机床I/O接口PCB上,PMC输出使用了图8.3-3所示的驱动电路,来自0i-I/O单元的输出可通过PCB上所安装的固态继电器,转换为驱动能力为AC250V/DC30V、5A的触点输出。
图8.3-3 输出接口电路
根据负载性质,PCB上的直流驱动用固态继电器,其输出触点的两侧并联有二极管;交流驱动则并联有RC抑制器。固态继电器的线圈侧、直流触点输出侧的过电压抑制二极管,以及交流输出触点侧的RC抑制器,已在PCB上统一安装,输出触点在PCB上已被转换为可直接连接外部负载的插头。固态继电器的输出触点以4点输出为一组,每组输出可以使用独立的负载驱动电源;其使用方便、灵活,电路工作可靠。PMC输出连接器的安装,可参见电路图8.2-26。
3.机床操作面板连接
如前所述,本机床的机床操作面板背面同样设计有印制电路板,来自0i-I/O单元的输入/输出可直接通过印制电路板,转换为按键、指示灯、开关的连接信号。其中,倍率开关、循环起动、进给保持等独立输入/输出元件,印制电路板上设计有专门的连接器。此外,操作面板印制板还安装有悬挂手轮盒和0i-I/O单元连接用的过渡连接器,以便直接连接手轮盒,操作面板印制板上的连接器安装,可参见图8.2-27。
以上控制系统的设计规范、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可供同类机床的设计参考。
机床同样需要编制基本件、外购件、标准件明细表,其格式与普及型数控机床相同,有关内容可参见第6章6.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