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康复活动应注意
2025年08月10日
开展康复活动应注意
◆趣味性
康复人员了解残疾儿童的心理特点,调动残疾儿童的兴趣,寓教于乐,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训练环境,以利于儿童的主动参与和全面发展。
◆动态性
强调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每一名残疾儿童,采取相应的措施,主动地适应这种变化。
◆生活化
日常生活中的训练往往能发挥最好的效果,把康复训练融入日常生活活动,充分调动残疾儿童的各种感觉功能(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个别化
残疾儿童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必须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同时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制定个体发展的最佳方案。
◆康复与教育相结合
儿童期是成长、发育和接受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残疾儿童的康复要与教育相结合,避免因康复治疗而延误其应得到的教育。
◆融合原则
融合原则强调在为残疾儿童提供个别化的、专门的康复服务的同时,要为他们提供一个与普通儿童交往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尽早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为将来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循序渐进
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应坚持循序渐进、反复练习、综合训练的原则,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发挥潜能
要注意发现残疾儿童身上潜在的优势,充分利用积极的方面加强训练,帮助他们扬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