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爱过吗

你真的爱过吗

丘比特的耻辱是被人称为孩子,他的光荣却是征服成人。别了,勇气!锈了吧,宝剑!静下来,战鼓!因为你们的主人在恋爱了。是的,他恋爱了。

——威廉·莎士比亚《爱的徒劳》

我们常常说自己爱着一个人,不管是父母爱着孩子,还是恋人们之间的相爱,尽管我们字字句句都情真意切,尽管我们为爱的情感而激动、悲伤,然而什么是爱?我们真的爱过吗?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将我们的爱情从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本能、心灵、理性。我们的爱,又究竟处在怎样的层次?

本能即我们的欲望,获得物质、性、权力等,我们在爱情中讨论得比较多的是性本能,即性的欲望,不过人类复杂的爱情中难免也掺杂着物欲、权欲等其他欲望。本能出自于动物原始的生存(通过食物补充身体营养所需)与繁衍(通过性行为孕育后代)的欲望,人类的这种欲望如低等动物一般,不需要心灵与理性的调整就能自然而然地产生,比如初生的婴儿就具有吮吸奶头的能力,并不需要后天的教育。这种本能虽是自发的,但也可以通过心灵与理性来调整,尽管人不可以绝食,否则会死亡,但对于物质的欲望却可以降到勉强满足生存需求为止。人没有性并不会死,所以对于性行为的欲望可以降到几乎没有为止。

心灵是我们的情感场,爱来自我们的心灵,恨也来自我们的心灵,心灵可以是善意的,也可以是恶意的,我们的喜怒哀乐、焦虑、恐惧等一切情绪都来源于我们的心灵。心灵是一个生命场,也是一个能量场,决定着我们能量的方向、大小、善恶等,你是阳光还是炸弹,都由你的心灵决定。如果你觉得这样表述有些复杂,你可以把心灵理解为灵魂,是区别于肉体而存在的,并不特指某个器官。心灵受先天条件的影响,也受后天培养的影响。

理性是经过我们大脑的思维进行综合判断分析后所做出的最有利的决定。这个决定是否真的最有利,受我们的思维判断能力影响,每个人的判断能力不同,思维判断能力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培养的因素。最有利的决定是对自己有利,还是对他人有利受我们的心灵驱使,如果心灵是善的,这个最有利的决定就不会损害他人利益,甚至有可能损害自身利益而满足他人利益;如果心灵是恶的,这个最有利的决定就是损人利己的。

本能、心灵、理性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本能可以增强或减弱,但方向不会变。心灵的方向可以改变,喜怒哀乐等变幻莫测的情绪更容易改变,但善恶本质改变的难度较大。让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忽然变得心系民众疾苦是很难的,除非遇到了重大的突发事件足以改变他,或者虚情假意地行善积德做好事是为达到某种利己的目的,同样让一个心地美好善良的人突然变得十恶不赦也是很难的,除非遭遇了重大刺激。理性可以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其方向必然是做出有利的决定,只是最初可能是短视的决定,成长以后可能是更有远见的决定,以及由于心灵善恶的改变而对有利做出不同的判断。

本能、心灵、理性可以达到多种结合,比如一个理性的有美好心灵的人可以控制其不当的本能欲望,避免造成对他人的伤害,可以减少自己的本能欲望而成全他人,这就是理性的爱。理性的爱是至高无上的爱,也是最能持久的爱。当圣–埃克苏佩里笔下的小王子第一次到达玫瑰园,发现他拥有的只不过是一朵普通的玫瑰花时,他哭了。但是狐狸让他明白,他拥有的并不是一朵普通的玫瑰,因为那朵玫瑰被他培养过,他为它浇过水、挡过风,为它花费了时间,这朵玫瑰因此而与众不同,小王子才真正懂得要对他培养的东西负责,对他的玫瑰花负责。这时的爱情是基于理性的责任,而小王子在离开他的行星时对玫瑰花的爱情则多少有些盲目,由于认知的限制而以为自己拥有世界上仅有的一朵玫瑰花。理性的责任更能慎重选择婚姻的对象,并包容婚姻中的种种不完美。

简单说,本能向着欲望的方向,心灵向着希望的方向,理性向着目标的方向。性是身体在一起,爱是心在一起,理性是综合各方面判断,你选择和他在一起,和他在一起对自己或对双方更有利。本能主要是利己的,爱主要是利他的。爱是一种道德责任,需要依靠心灵和理性去改变本能,更大程度上受精神方面的因素主宰,而不是受肉体方面的因素主宰。爱情渴望占有,但是不以占有为主要目的,而欲望则以占有为主要目的,就像天空飞过的鸟,爱情会任它自由飞翔,欲望会把它关在笼子里。情杀或因情所导致的伤害在刑事案件中占据很大的比例,这些都是欲望导致的,不是爱导致的。爱一个人不是占有他、控制他,而是为了让他过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