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爱在我身体里延续

你的爱在我身体里延续

万物受过滋润灌溉,就会丰盛饱满,种子播了下去,一到开花的季节,荒芜的土地上就会变成万卉争荣。

——威廉·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

倘若不是理性地选择决定不生育后代,两性激情最狂热的时候必然想和对方有爱情的结晶,这是物种繁衍的本能。在经济不够发达与社会动荡的时期,人口数量是决定家族势力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传宗接代是人生中几乎最重要的事。在古代,家族的老者或家长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控制子孙让他们早早劳动,为家族创造利益以及为自己养老,却极少思考后代年轻时的教育、成年后的个人发展,以及整个人生过程中的幸福,只是认为生育更多的孩子,可以使自己的权威得到扩张。经济和科技不够发达时,大量的劳动需要用体力去完成,由于男子在体力劳动方面的优势,重男轻女的思想也就比较严重。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们的生存竞争不再主要依靠人口数量与体力,而是靠人口质量与智力,很多初级工作可以依靠现代化的工业去完成,很多家务劳动可以依托社会机构完成,个体自身的独立能力增强,不再依赖于家庭成员的照顾。

经济发达时,知识技术更先进、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人们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转移到工作和精神生活中,从动物本能的生活状态中脱离出来,性活动减少,分配给生育的时间也减少,同时由于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抚养孩子需要花费的时间增加,所以会积极采取避孕措施,使得生育后代的数量减少了。

精神文明越高,脱离生存与繁衍的本能越远。历史上很多卓越的人都不曾婚育,例如亚当·斯密、诺贝尔、牛顿等,他们用毕生的精力促进了人类的福祉。从全球各国的人口生育情况来看,发达国家的生育率要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如果沿用《物种起源》中以成功繁衍数量的多少来判断物种生存竞争的成败的话,那精神文明越高却反而越有可能成为生存竞争的失败者。

农村妇女往往会比城市白领生育更多的孩子,除了生育意愿的因素之外,较强的生育能力也是重要原因。农村妇女们从事着田间劳作或者各种体力劳动,怀孕生子似乎是件很容易很自然的事,从来不需要刻意备孕,即使怀孕了也照样干着体力活,而不用担心流产之类的问题。再看看很多城市白领,她们常常刻意备孕,还时不时地求助于现代医学技术,但仍有不孕不育的情况。怀孕期间有些城市白领甚至需要卧床休息,连日常生活都需要人照顾;哺乳期往往没有充足的奶水,孩子经常要依赖奶粉喂养。

越接近动物的生活方式,越有利于本能的正常发挥,自然也有利于性本能与繁衍功能的发挥,城市白领的工作、生活方式使得其在较大程度上脱离了动物的本能,因而不利于繁衍能力的提高。当人们更多地使用脑力时,人们的体力就大大退化了,所以书生往往是偏文弱的,知识分子往往是偏清瘦的。很显然,如果不使用智力与工具,人类相对于很多动物已经脆弱得不堪一击,倘若让人类重回原始森林,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存活下来。思虑会抑制很多本能的倾向,当你在进行大量的脑力劳动时,你的食欲就会大大下降,同样你的性欲也会大大下降。获得饮食而生存,获得性而繁衍,生存与繁衍是人类最基本的两项本能,而这两项基本的本能却因为现代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受到了抑制。

人类的知识技能与精神文明修养都是通过后天习得的,这一习得的过程也是以损失本能的时间为代价的。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指出,器官如果不经常使用就会发生退化。城市白领受教育的时间往往更长,生育往往更晚,性欲往往受到抑制。不仅城市白领中的女人生育功能降低,城市白领中的男人精子活跃度也有所降低,这使得城市白领更不易受孕生育。《金赛性学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文化以上的男性人群其性释放频率要远远低于大学文化以下的群体。

《物种起源》认为越弱小的动物繁衍能力越强,因为对后代的保护能力越差,为了保证后代的繁衍延续,就需要繁殖较多的后代,即便有较高的死亡率,也能使物种可以延续下去。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人类越强大,繁衍能力越低,因为对后代的保护能力强,甚至对自身的保护能力也很强,可以不需要后代。在繁衍能力上,人类也已经远远落后于低等动物,一胎通常只能生育一个孩子,生育过程还要依赖现代医学技术,动物都能自行完成生育,更不要说繁殖能力异常强大的昆虫等动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