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一天红颜老去

若有一天红颜老去

造物主给你美貌,也给你美好的德性;没有德性的美貌,是转瞬即逝的;可是因为在你的美貌之中,有一颗美好的灵魂,所以你的美貌是永存的。芝兰不曾因为枯萎而失去了芬芳。

——威廉·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

一对年轻的男女经历恋爱进入婚姻,随着时间的流逝,双方必然都会逐渐衰老,然而男人的衰老对于性吸引力的影响要明显低于女人,女人一旦青春不再,就很容易成为性选择中被遗弃的对象。随着年龄的增长,男人的财富、地位、学识都可以成为提高吸引力的重要因素,而女人却并非如此,财富、地位、学识对女人提高吸引力的帮助要少得多,年轻依然是很重要的吸引力因素。

我们经常听到郎才女貌、英雄配美人之类的说法,社会对男人的审美显然更注重于强大,而对女人的审美显然更注重于外貌。在人类文明的早期,物质产品不够丰富,生产技术落后,生存主要靠体力,在长期的分工中,女人承担繁衍后代的责任,男人承担生存竞争的责任,这已经成为自然选择的结果。

男人要承担生存竞争的责任,需要养家糊口,提供对女性繁衍期间的保护,因此女人在本能上会倾向于强大的有保护能力的男性。强大是性选择的重要条件之一,男性的强大是女性进行性选择时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也希望通过繁衍遗传到后代身上优良的基因。人类的这一特征与其他动物是类似的,是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一倾向并不需要经过太多思考,本能即可做出这样的选择。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指出,“在不断反复发生的生存斗争中,保存被青睐的个体或族群,从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有力的并总是在发生着作用的选择方式。所有的生物皆依照几何级数在高速的繁增,因此生存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至于雌雄异体的动物,在大多情形下,雄性之间为了占有雌性,就会发生斗争。最刚健的雄性,或在与生活条件的斗争中最成功的雄性,一般会留下最多的后代。但是成功常常取决于雄性具有特别的武器或防御手段,抑或靠其魅力,哪怕是最轻微的优势,便会导向胜利。”不过,现代人基本上不需要像动物一样厮杀,体力的强弱虽然重要,但不是决定人类是否强大的主要因素,人类还要依靠勤劳、智慧等去实现强大。

貌美也是性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一种在繁衍中被选择的优良基因,动物是如此,人类也是如此,男人是如此,女人也是如此。男人喜欢美貌的女人,女人同样喜欢美男子,其他条件同等时,貌美自然是有优势的。美貌与年轻往往是相伴的,尽管不同女性容貌美丑程度不同,但对每一个女人而言,年轻的时候是这个女人最美的时候。

貌美和强大都是性选择的重要因素,两者不可兼得时,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尽管女人会更倾向于选择强大的男人,但如果一个女人足够强大,可以不依赖男人的生存保护,就会更看重情感精神交流、貌美等其他因素;如果一个女人在物质上非常需要对男人的依附,自然就会放弃其他的条件,而重点关注男人的经济、权力等。由于财富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积累,权力、地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巩固,总的来说,年长的男性自然比年轻的男性更有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因此一些年轻貌美又懒惰不愿奋斗的女人,会希望依附于富有的老年男人,甚至用身体换取财富。

在《金赛性学报告》中,阿尔弗雷德·C.金赛根据婚外性关系发生率等统计数据得出结论:“在刚结婚时,底层男人一般不重视对妻子的忠诚,而高层男人则重视得多,底层男人用35年至40年的时间才做到上层人初婚时那样的忠诚,而上层人用了35年至40年的时间达到底层男人初婚时那样的自由。”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底层男人除了年轻没有其他资本吸引异性,所以底层男人进入老年后想不忠诚都难,而高层男人老了以后还有财富与权势可以轻易吸引到一些底层的年轻女人,所以高层老年男人想不忠诚很容易。

社会对于男女相处也有一种世俗的偏见,能接受一个年龄显著偏大的男人与比他年轻很多的女人恋爱,却很难接受一个年龄明显偏大的女人与比她年轻很多的男人恋爱。这种偏见也是服务于繁衍目的的,因为男人的繁衍能力可以延续更长时间,而女人一旦过了更年期,就基本丧失了繁衍能力。正因为男人的繁衍期长于女人,男人比女人年长不影响繁衍,所以社会也就能够接受。与之相反,即便较为年长的优秀女性不需要依附男人的强大,与较为年轻的男性结合的可能性也不大。

人们的第一感觉往往更多的是出于本能,才华对于性的吸引需要超越本能,动物原始的本能的欲望并不包括后天的文化修养,因而女性外在的表面因素更容易吸引男性,而对内在才华的欣赏需要具有同样文化修养的男性才能做到。当然,随着文化修养的提高,优秀的男性对女人的欣赏不再仅限于外貌,更懂得欣赏女性的聪明智慧,也渴望与女性有情感精神上的交流。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性不再占据人们生活的大部分内容,女人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已不仅仅局限于繁衍,女性经济与社会地位也不断提高,对于女人的评价标准也在发生改变,世俗的偏见也在不断被打破。

然而,不得不承认,一个特别优秀的女人也有可能被男人抛弃,你只有能力决定你自己的行为,没有能力决定别人的行为,无论你多么努力地付出,男人都有可能循着自己的本能欲望弃你而去,对你的付出视若无睹。只有独立自强,才有能力主宰自己的幸福。女性作为一个社会人,本身有自己独立的社会价值,并非要依附于男性而存在,拥有现代精神文明的人类有别于动物,性并非生活的全部,甚至可以说不是必需品。独身生活的行业精英不在少数,独立自强永远是优秀女性的必备条件,不能为了迎合男性而丧失了自己的个性与灵魂。

当法国天才女雕塑家卡米耶·克洛岱尔刚遇见法国雕塑大师奥古斯特·罗丹时,她既年轻貌美又才华横溢,然而当时的罗丹已经有一个未婚同居的缝纫女工罗丝·贝莉,并且共同生育了一个孩子,尽管如此,克洛岱尔还是不顾一切地与罗丹坠入了爱河。遗憾的是,罗丹却始终周旋于两个女人之间,无论与克洛岱尔如何激情燃烧,依然常常会回到那个缝纫女工的身边。克洛岱尔在这段感情中纠缠了十多年,把自己折磨得疲惫不堪,用自己前半生的时间和一个缝纫女工争夺同一个男人,而后半生却只能在精神病院里度过,她的艺术生命从进入精神病院那一刻起就已经彻底死亡了。年轻貌美又如何,才华横溢又如何,当需要和一个缝纫女工去争夺并共享同一个男人时,她就已经卑微得不如一个缝纫女工了,她所有的清高与骄傲都被践踏得破碎不堪。当岁月流逝,克洛岱尔容颜老去,罗丹与贝莉重新回归正常的夫妻生活,对无望地守候了半生的克洛岱尔而言,更是沉重的打击。四十岁后的克洛岱尔尽管彻底离开了罗丹独立生活,却始终无法摆脱那段感情带给她的巨大阴影与痛苦,最终因为精神分裂症被强制关入了精神病院。罗丹在贝莉临终前给了她一个迟到的婚礼,而克洛岱尔把青春、激情、艺术灵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他,却只能在精神病院冰冷的围墙里孤独地度过余生。对于一个才华横溢的天才雕塑家而言,在精神病院里荒废的三十余年光阴是多么令人心痛。爱你的男人不需要抢,他只属于你,不爱你的男人不值得抢,他根本不懂你的价值。虽然进入婚姻的人未必都有爱情,但在一夫一妻制的婚姻环境里,一个只想和你发生性关系却不想和你遵守婚姻规则的男人肯定是不爱你的,因为他不曾考虑你的感受,不曾想过要陪伴和守护你,即便你年轻貌美、才华横溢也不要高估了自己的魅力。在你的生活里,你才是主角,你应该决定自己的人生路怎么走,而不是由别人来左右你的方向,你的爱和付出应该给值得你去爱与付出的人。如果克洛岱尔能勇敢地早日摆脱那种不正常的感情关系,积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她天才的艺术思想与灵巧的双手完全可以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我们没有能力扭转岁月的脚步,但我们可以让自己在时光的流逝中积累沉淀,除了繁衍,人一生中有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值得去做。可能你年轻的时候没有足够的才华与能力去实现,当你的积累与沉淀达到一定层次,你就有能力去完成这些未竟的梦想。当你有能力用自己的付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你就会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就能在岁月的流逝中变得优雅与从容。只要我们积极地面对每一天的生活,我们就有能力去获得快乐和幸福,用你的才华与智慧使皱纹变得美丽,使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绽放出不同的美。只有你的人生足够精彩,才会有人愿意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