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自由地飞翔

愿你自由地飞翔

慷慨知名的科菲多亚王看中了下贱污秽的丐女齐妮罗芳,国王战胜了丐女,国王胜利了,俘虏因此而富有了。我就是国王,比喻上是这样的,你就是丐女,你的卑贱可以证明。我应该命令你爱我吗?我可以。我应该强迫你爱我吗?我能够。我应该请求你爱我吗?我愿意。你的褴褛将要换到什么?锦衣。你的灰尘将要换到什么?富贵。你自己将要换到什么?我。

——威廉·莎士比亚《爱的徒劳》

究竟什么是爱,如何才能正确地去表达爱?无论是父母对子女,还是恋人之间,不恰当的爱不仅不能帮助对方,反而会带来危害。长久以来,我们都误认为爱应该是毫无保留地给予,否则就是不够爱。我们把慈善简单理解为施舍,把爱他简单理解为养他,使得不劳而获的种子恣意生长蔓延。

试想一下,你养了一个孩子,如果你爱他,你一定会教育他,让他学会独立生活,学习各种生存本领,而不是如养宠物一般养着他,哪怕你给他最充足的食物与水、陪他玩耍也是不够的。如果孩子未成年,你会理所当然地花钱提供给他一切生活所需,如果孩子成年了,并且已经完成学业走上社会,他不去工作,每天在家无所事事等着你供养,即使你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你会愿意养他吗?我想正常的父母都会劝孩子去工作,而不会对孩子说,我的钱够你花一辈子,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当然,如果他遇到了一时的困难,比如疾病、失业等,你也会尽力帮助他,但父母不会愿意养孩子一辈子,都希望孩子可以依靠自己的劳动创造自己的生活。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是独立的个体,只要你不是未成年的孩子或者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或者高度残疾的人,就应该自立自强,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自己的生活。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不劳动与一个失去劳动能力的人不劳动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应该受到谴责的,后者是需要救济的。

慈善不是用钱养一群游手好闲没有感恩之心的人,而是尽可能让每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慈善最首要的是保护这个社会的公平与公正,让每个依靠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能获得自己应该获得的财富,尽量让每个人具备用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能力。长远看,慈善不应违背按劳分配的市场原则,然而一个人存在于这个社会就必然需要占用社会资源,慈善是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就业机会、学习机会、医疗机会,使这个人尽可能对社会有用。如果是你亲手毁了按劳分配的价值观,就不要怪你施舍的那个人没有感恩之心,他不仅不会有感恩之心,还会希望不劳而获地得到更多。按劳分配的价值观不应该被摧毁,即使在婚姻中同样如此,大量的婚姻纠纷并不仅仅是感情纠葛,很大一部分牵涉到财产因素,有些人试图不劳而获侵占对方利益。

有些人总想着可以找个人依附,自己可以不用劳动,过着安逸的生活,本质上就是希望不劳而获。尽管也有部分男人在经济上依附于女性,但女性依附于男性的更为常见,她们没有自己的职业,彻底脱离社会,由男人完全承担家庭经济支出。当然,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特殊情况,比如老人病卧在床、小孩年幼无人看管等需要一方做出牺牲从事专职的照顾等。但是,也有些女人带着找个男人依附的想法,干什么工作都嫌累,觉得不如找个男人养自己。

如果一个人完全不想付出劳动,让你养他,不可能是真的爱你,因为他一开始就带着不劳而获的目的,更希望的是得到物质上的依附,如果有一天有一个能在物质上给他更大满足的人,他会迅速选择离开你。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是不会让你养他的,不忍心看你一个人辛苦,会情愿帮你分担一些责任。如果你每天早出晚归地辛苦劳作,他心安理得地花着你的钱,每天睡觉消遣购物,这显然不是一种健康的关系。一个物质独立的人才有能力给出完整的非功利的爱,才能真正懂得欣赏和尊重。包养女人的男人,类似于饲养宠物,出于自己的欲望而养,被男人包养的女人,提供的是性服务的价值,以性交易换取物质的满足。

未成年的孩子是需要抚养教育的、孕育与生育期的女人是应该得到照顾的、突遭贫病的人是应该得到救济的,然而,我们最终结局不是让一个孩子永远依附于父母、让一个妻子(丈夫)永远依附于丈夫(妻子)、让一个流浪汉永远依附于社会。正是因为我们不当的善使得不劳而获的欲望一点点膨胀,直到最终无法遏制,被养的人试图用欺骗与要挟,甚至用暴力夺取曾经养他的人的财富,甚至将后者置之于死地来快速获得自身不劳而获的最大利益。如果你爱他,请不要让他在舒适的温室里失去了独自吸收阳光雨露的能力。共同的成长,彼此的欣赏与尊重,才能让爱情走得更远。

我们希望每个走进婚姻的人都带着良好的初衷,但不可避免地有很多人利欲熏心,一开始就带着不良动机,婚后一切财产未经约定即归为共同财产的制度,也会给很多不劳而获者带来可乘之机。所以,即使在爱情与婚姻中,也不应该形成理所当然的抚养关系,否则你所养的那个人有一天也许会因为你不再养他而心生仇恨,为自己没有生存能力,看不到人生的希望而走向极端。

尽管我国婚姻法规定婚姻财产的分配可以双方约定,但未经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则适用于共有财产制要求,婚后财产共同共有,夫妻享有相同的份额。绝大多数人对签订婚姻财产协议不能接受,这使得婚姻关系一旦不能存续,在婚姻财产的分配上可能出现很大的不公平性与纠纷,一些人绞尽脑汁、用尽各种不道德的手段来骗取一场有利可图的婚姻。

女性由于自身的生理特殊性,在婚姻中的地位相对弱势,比如因为怀孕、生育等原因会损失职业竞争的优势,降低生存竞争能力等。有些国家的法律规定离婚时丈夫应支付妻子一定的赡养费,主要也是为了保护女性的弱势地位。还有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由国家来承担女性孕育、抚养孩子的费用,使女性能得到最基本的保障。这种保障应以满足基本生活为主,平衡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而不应作过度的补偿,过度的补偿不利于女性自身的成长。当然,完全不予保护显然也不符合法律的公平标准,不利于女性的健康和后代的孕育成长。同样的道理,完全不要求男性承担责任会不利于男性的成长,明确男性在女性孕育与子女抚养中的责任有利于男性的强大,使得雄性的特征更为突出。国内法律在这方面缺少明确的保护规定,这容易使得男性没有家庭责任心与社会责任心,部分女性因此不愿进入婚姻。一些男性工作中不思进取,生活中游手好闲,对于后代没有抚养责任与抚养能力,这显然不利于社会发展。

有些国家的婚姻制度没有很好地体现按劳分配价值观,以及对于女性弱势地位缺乏保护,使得这些国家中女人的两大极端阵营得以壮大。一大阵营通过自身的强大来达到自我保护,这类女人是极端独立自强的女人,从不依附男人甚至可以抚养男人,她们全凭自己的勤奋和实力打拼,学识与才华不输男人,吃苦耐劳的程度让无数男人汗颜,她们用比男人更多的努力弥补女人身体的弱势,达到与男人同等甚至更高的经济与社会地位。另一大阵营则完全违背按劳分配的价值观从男人身上获取利益,她们最擅长于利用和控制男人。

爱情中的经济独立并非一定要按“AA制”要求,把每一分钱都算清楚,把日子过得无情无义、形同陌路,甚至在女人的孕产期,男人也不能提供应有的保护。爱情中的经济独立主要是要使全社会将经济独立视为一个公平的标准,以此为标准使人们形成正确的预期与价值观,避免过多人持有不良企图,带有不健康的婚恋心理。爱情中的经济独立不表示在事业和生活上不能相互支持,夫妻双方在对方遇到困难,比如疾病、失业、事业失败时,应积极提供帮助,让对方渡过难关。就像你爱你的孩子,你希望他独立,但不表示你不能给他提供帮助,但相比于把钱给他,你会更想把你的知识经验传授给他,让他自己有生存的能力。爱情中的经济独立是要保持独立生活的能力,不依附对方,不侵占对方利益,在对方需要依附于你时努力帮助对方成长,尽可能使对方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好比子女不好好工作每天算计父母的遗产,夫妻一方自己不努力整天算计另一方的劳动成果,这显然不是健康的道德的生活方式,也不利于社会发展。当然,爱情中难免形成一定的经济关系,长期在一起生活必然涉及住房、交通、生活费用等日常生活的支付,当夫妻双方经济能力相差悬殊时,两个人生活在一起若要享受同等的生活条件,经济能力较弱的一方必然需要得到另一方的赠予或资助,但这并不表示理所当然地可以在离婚时平分对方的财产,甚至把对方的财产完全据为己有。我们鼓励付出,但我们需要有一个公平的尺度,超过了这个公平的尺度,获得的一方应该懂得回报,如果没有回报的能力,至少应该懂得感恩,而不是漫无边际地索取甚至强取豪夺、敲诈勒索、欺骗伤害。

生理结构决定了女人在婚姻中的地位相对弱势,职业女性在外承担了与男人同等繁重的工作,男人在家庭生活中多些关心照顾理所当然。人生路上必然有人走得快些,有人走得慢些,若要携手共进,必然有一个人需要为另一个人放慢脚步,而走得慢的那个人,也需要奋起直追,这才是一种良性互动。

举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纽约的地铁因为修建得早,有的没有电梯,甚至没有自动扶梯,我又是身材比较娇小的江南女子,有一次,当我提着很大的行李箱艰难地一级一级走下陡峭狭窄的长长的楼梯时,一名美国男子提着更大的行李箱往上走,他看到我后让我停下来等他,他把自己的行李箱送上地面,然后下来帮我把行李箱提到地铁轨道旁。类似的例子我在欧美经常碰到,只要我拿着地图皱着眉头四处张望,肯定会有路过的人问我是否需要帮助,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是如此。在家庭生活中不要斤斤计较自己的付出,男人要有一个男人起码的修养和绅士态度,女人也要有女人起码的温柔和体贴,男女各有优势,可以达到互补,双方都以阳光的心态付出,关心彼此,家才会有爱有温暖。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社会价值,如果成家了,还有一份家庭责任,即使不谈社会价值、不谈家庭责任,女人自身也要有危机意识,保持独立的能力,不要以为满足男人的性需求、给男人生孩子就理所当然地可以让男人养。如果有一天男人不养了,或者没有能力养了,自己靠什么养活自己、孩子或身边的男人呢?

尽管我们都怀着美好的愿望,夫妻之间应该相互扶助、同舟共济、白头偕老,爱情应该天荒地老、天长地久,谈这种现实的问题会破坏美好的氛围,但是不得不承认,一个空虚无聊、懒惰贪婪的人,有什么资格让别人爱你一生一世,让别人陪你白头偕老呢?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结合,在道德责任的基础上付出,在欣赏尊重的基础上相爱,爱才有可能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