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别离,何必相逢
爱情不过是一种疯狂,有了爱情的人,是应该像对待一个疯子一样,把他关在黑屋子里用鞭子抽一顿的。那为什么他们不用这种处罚的方法来医治爱情呢?因为那种疯病是极其平常的,就是拿鞭子的人也在恋爱。
——威廉·莎士比亚《皆大欢喜》
我们曾经抱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隔离了四合院才有的邻里关系,然而即使重回四合院,我们依然难以找回曾经的邻里关系。高节奏的生活使得社会越来越快餐化、流水线化,无论是行业竞争,还是人际关系,人们在冰冷的机器与固化的程序里变得刻板与麻木,在生存竞争与商业交易的大潮里变得自私与狡诈。有的情感与服务、商品一样进入流通环节,同样变得越来越快餐化与流水线化,爱情越来越不可靠,婚姻越来越不稳定,单身的人越来越多。
经济生活独立、不需要彼此依附是人们更容易进入单身状态的重要原因。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我们不再需要男耕女织的生活,就像旧式的养老关系被打破,很多老人都愿意选择养老机构来养老,而不再依赖于众多子女。旧式婚姻关系中双方的相互照顾工作也大部分实现社会化,男人不再需要女人洗衣、做饭,提供保姆式的照顾,女人不再需要男人充当家庭维修工、搬运工,甚至女人也不再需要男人养家糊口,连孩子的抚养教育也可以交给社会,男人与女人在家庭中的合作与依附关系正在被一点点打破。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体力已不再是职业竞争中的关键因素,优秀的女性越来越多,她们有知识、善思考、勤劳、坚强,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上不输给男性。然而,男女择偶的主流标准却依然未走出传统的模式,女人对于男人的要求往往更注重学识、经济实力、社会地位等方面,男人对于女人的要求往往更注重年龄、外貌、家务、生育等方面,所以很多女性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在化妆甚至整容上,借此来获得经济与社会地位较高的男性的青睐,而不是努力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善良、学识更加渊博,从而得到男人的喜欢。优秀的女人往往在学识、经济实力、社会地位等方面已经胜过了很多同龄的男性,这无形中让很多条件不及的同龄男人敬而远之。这使得有些优秀的女性处于尴尬的境地,随着时光的流逝,她们在一点点变老,在年龄和外貌等方面的优势日益流失,更没有可能找到同样优秀的男性。很多优秀的女性既不甘心找一个在情感与精神层面无法与自己对等交流的同龄男性,较强的道德自我约束下又不可能插足别人的婚姻,找比自己年龄小太多的男性又不符合实际,所以她们最终只能选择了单身。
在人类社会的金字塔结构里,无论年龄、学识、财富,还是名望、地位,本能和传统文化都倾向于女人从下往上选,男人从上往下选,所以处在金字塔顶端的女人选择余地最小,而同样处在顶端的男人可选择余地却最大。很多优秀的女性在传统择偶观下很难进入婚姻,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来越难,独立优秀的女性往往会更有原则性和较高的道德修养,不愿意破坏别人的婚姻,更不会与别人共享一个男性,她们会选择宁缺勿滥。尽管传统的择偶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逐步改变,社会也逐步能够接受女性向下择偶,姐弟恋的比例有较大提高,但传统的择偶模式依然占主要地位。
尽管女性在经济上越来越独立,但传统的男权思想依然是女人走入婚姻的巨大障碍,有的男人一方面没有能力成为家庭生活的经济支柱,另一方面又依然保留着传统的男权思想。他们认为女人应该成为男人的附庸,女人应该逆来顺受、承担家务、照顾孩子,还要照顾男人的起居生活,而且不能给予妻子应有的尊重。这使得独立自强的女性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委曲求全,为维持家庭完整而不得不牺牲付出,尽量顺从男人;要么走出婚姻或不愿进入婚姻,选择单身生活。女性更注重情感交流而不是性,更不会为了保持性关系而与一个男人结合,而且优秀女性具备独立生存竞争的能力,在物质上不依附男人,往往更希望平等地得到与男人的情感交流。而男性则不同,男性在性的需求方面远远大过女人,而在情感的需求方面远远小于女人,所以对男性尤其精神文化层次不高的男性而言,可以进入婚姻的女性范围比较宽泛。此外,生理结构决定了繁衍的重任只能由女性来承担,一个优秀的女性承担着较重的社会责任,还需要承担繁衍后代的重任,如果男人既不能分担家庭中的责任,又不能提供情感上的安全感,那女性的深度疲惫感就可想而知了。
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虽然不太普遍,但同样值得我们深思,那就是某些方面与社会发展脱节的婚姻制度也是很多人选择单身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实施的婚姻财产共有制度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市场原则,使得部分懒惰的人贪得无厌,企图通过婚姻关系骗取对方财产,也导致了婚姻中纠纷不断。此外,现有的默认永久、财产分割烦琐与显失公允的婚姻制度使得一些人不愿意离婚,一直维持着名存实亡的婚姻。这些因素使得两性关系越来越不稳定,单身的人越来越多。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婚姻制度的建立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现有的婚姻制度所要实现的是最普遍的相对公平和对婚姻家庭的保护,不可能尽善尽美,而且对现有问题的改进,也需要时间和外部力量去推进。
随着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较大程度地脱离了性本能的需求,将更多时间花费在创作思考、兴趣爱好上,物质的丰富加上精神的充实,使得个体越来越独立,越来越崇尚自由,越来越不需要寻求合作。异性之间存在生理需求、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必然需要相互迁就对方,这种迁就必然需要损失一些自由,在婚恋中多付出、多替对方考虑,相互多一些理解与包容,才能让婚姻和爱情走得更远。
处于单身状态的人,也要积极面对生活,单身不是最差的状态,虽然没有人每天给你爱,但至少没有人每天给你伤害。面对单身,首先要有正确的心态,积极地度过每一天,学会在孤独中享受生活、获得快乐。读书、运动、旅行,或者一个人看场电影,约上好友享受下午茶时光,多一些事业上的追求,这都不失为面对单身的好方式。
每一个人都是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的,没有谁可以永远依附于另一个人而存在。人生从起点到终点的旅程中,偶尔有人伴你前行一段,这一段或短或长,但都会离开,比如孩童阶段父母会花很多时间陪伴你,走入学校后老师和同学会陪伴你,进入社会后你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与家庭生活上。尽管有很多人从你的生命中走过,但你的人生不会与任何人完全重合,即使是相濡以沫的夫妻,也总会有一个人先走。你就是你,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需要独立坚强地面对一切,以宁静的内心面对人世间的繁华与落寞,这是一种更为超脱的境界。单身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去陪伴另一个人,这会使你的自由时间大大增加,更容易感受到孤独,但也更适合成就自己,因为你有足够的时间去获得自身的成长,更好地实现你人生的价值与目标。积极而热情地追求爱情,同时又不过分惧怕单身的孤独,在单身阶段努力修炼和提高自身,这样会大幅提高拥有幸福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