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究没有逃过爱情的魔咒

我们终究没有逃过爱情的魔咒

正像一阵更大的热焰压盖住原来的热焰,一枚大钉敲落了小钉,我的旧日的恋情,也因为一个新的对象而完全冷忘了。是我的眼睛在作祟吗?还是她的真正的完美使我心醉?或者是我的见异思迁的罪恶,使我全然失去了理智?

——威廉·莎士比亚《维洛那二绅士》

爱情带来的情感波动让我们难以捉摸,时而疯狂、时而低沉、时而欣喜、时而厌倦,热恋时长相厮守的激情让我们终于走入了婚姻,然而,婚姻却未必像我们想象的那般美好。

随着婚姻进入平淡,爱情中所有的新鲜与神秘感荡然无存,激情大大下降,原来的爱情更大程度上转换成了亲情,触摸着对方就如同触摸着自己,没有了怦然心动的感觉,而对新的异性却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同时,婚后很多现实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婚姻并非都是花前月下的生活,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因而当婚姻考验两个人感情的时候,未必每个人都经得住考验,很可能大大低于对方的预期而使对方失望。七八年的时间往往也涉及后代的出生与抚养,涉及与对方原生家庭成员的相处,更易产生矛盾,于是人们便有了“七年之痒”的说法。“七年之痒”指婚姻进入第七个年头时,夫妻双方的激情与好感在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中渐渐褪去,婚姻面临危机的考验。

那为什么七年会是一个重要的期限,而不是六年或者八年、五年或者九年呢?难道这真的是一道爱情的魔咒?笔者以为,七年的期限可能与物种繁衍的本能相关。小猴子只需完全依赖父母一年就可以独立生活,猩猩需要依赖三至四年,而人类需要依赖的时间则长达六至八年。我们现在的小学教育通常从六到七岁开始,在古希腊的斯巴达,男孩子到了七岁就要离开家庭到寄宿学校里去。从这个角度看,“七年之痒”是人类在已繁衍的后代具有一定的独立能力后,寻求新的繁衍对象的本能反应。

热恋阶段保证繁衍的完成,而“七年之痒”则是保证七年的时间完成抚养。当然,“七”并非是个准确的数字,而是一种大致的说法。显然,无论是热恋还是“七年之痒”,都是受本能所驱使的,使人类在生理上有相应的反应去寻求与保证繁衍。

热恋时爱得轰轰烈烈、缠缠绵绵,恨不能长相厮守,因而选择了婚姻,而真正进入婚姻之后,面对的生活并不如当初所想的,重心从追求对方转回到日常工作中、对老人孩子的照顾中、日常社交中等,给对方的关心照顾或陪伴难免减少。另外,热恋时繁衍的本能可以放大对方的优点,对对方不够了解,因为可以忽略对方的缺点而心存幻想。两个人在长期的生活中本能的激情逐渐下降,对方的缺点也渐渐浮出水面,依靠本能来维持越来越难,需要双方的文化修养与道德责任去维系,如果不能,婚姻的危机就会到来。

婚姻不能仅仅靠本能维持,在婚姻的选择中应慎重,避免草率结合带来的悲剧,即使是处于恋爱之中,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对对方持有过高的期待,对婚姻中需要面对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理性的婚姻更能获得长久的幸福。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教育观念的变化会使得对孩子培养教育的时间发生变化,孩子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再加上与孩子相处所带来的快乐和焦虑,可以冲淡或延缓生活中的“痒”。同时,精神文化方面的因素可以淡化本能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