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 切实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2025年08月10日
3.4.4 切实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公众参与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和透明的舆论张力,是促进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要坚定不移地引入第三方——社会团体和公众,建立第三方的决策、评价、监督机制。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成立,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专门机构的出现,现在是主要以政府监督高等教育质量为主的比较单一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我国政府更应该转变职能,将对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转向建立公正、透明、高效的质量评估上,并鼓励支持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质量认证机制,加入民间认证监督力量,使高校教育质量管理方式多样化,共同提高教育质量。
公众和社会团体参与高等教育管理的思路如下:首先,要在国家层面对公众、社会团体参与高等教育管理进行制度设计和立法;其次,借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模式进行设计,通过校友会、基金会、就业指导机构让社会成为政府和学校的第三方力量,在高等教育决策咨询、评价、评估、问责、监督中发挥作用;最后,必须大力培育公众和社会团体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公众参与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提升高等教育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