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是指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化,是由中华民族传统以及文化组成。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化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包括文字、绘画、艺术、教育、戏曲、诗词歌赋、宗教、哲学等,还有五十六个民族各自的民族习惯、民族信仰、民族风俗、民族节日等,这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摇篮。
文化随着一个国家的产生、发展而出现,它具有自己的民族特性,也有自己的地域特征,更加具有时代特性。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中国的历史长河当中经历一代又一代伟大劳动人民不断实践总结感悟创造出来的,它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沿袭的纽带,是后期社会文化发展壮大的思想基石和方向引导,所以,中华传统文化有以下特点: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包容力,中华民族在改朝换代、时代更新的过程当中经历了一定的磨难,有些年代甚至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并没有因为经历战火和磨难而消逝,而是历经变迁仍然顽强延续下来。而且,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多次遭受到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和彼此交融,也经历过西方宗教的传入与影响,但是由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长补短进而不断发展壮大。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春秋时期就有人提出以人为本的概念,它的意思是与其他各种物品、动物、神灵相比较,人是处于最重要的位置,是最根本的。虽然后来吸收了一系列的西方文化元素,以人为本的概念依然深入人心、深入骨髓,这使得整个社会的发展更加人性化、更加和谐。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崇尚高尚的道德。春秋末期,孔子提出“仁”,告知人们做人要有仁爱之心,要有崇高的道德情操。再加之灿烂的文化以及伦理道德对人们思想的规范和限制,使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独特、正义而光彩照人。历经后代的发展,中国便成为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第四,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都知道不同的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文化,华夏各民族独特的文化融合起来就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不同的地域有着各自政治、经济、民俗风气,使得各地区的文化千差万别,各地区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影响,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对中华文化的学习与掌握,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激发人们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感。中华民族精神也是建立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不断的积累沉淀升华出来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脊梁,它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滋养和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