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的强项
与宋朝相对,金人所以能迅速灭辽灭宋,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兵强将勇,尤其是其骑兵的锐不可当,以此冲击弱不堪战的宋军,所以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再加上宋人谋略的如此糟糕,金人的胜利就是轻而易举的了。尽管如此,也不是说他们在战略指导上就绝对正确或高明。
金之大军,以燕山、云中两地为其作战基地,兵分两路自河北山西南下,以汴京为作战的总目标。就其战略构想而言,无可非议。但就其指挥运用上言,则有很大的错误。如其两路大军的总指挥官斜也,不是随军前进,而是远在金的京城,这样的指挥,怎能灵活机动?所以其两路大军两次南下,都是各以独立作战的方式,各自为战,并无统一的指挥。如第一次南下时,西路的宗翰之军,被宋将张孝纯阻挡在太原地区,不能与宗望指挥的大军会师于汴京城下,而东路的宗望之军,则用郭药师之计,越过雄州、中山、真定,不顾后方的安全,直扑汴京。
这是非常冒险的行动,种师道已知之,并曾向钦宗建议制敌之策,可惜钦宗不用,所以宗望之军能得利而还。但仍不免孤军深入之嫌,不敢等宋朝答应的金币全部交纳,就仓促北还,这是因为他已遭到宋军坚壁清野后没有粮草供应的困难,且河北的雄州等地的宋军,也将与汴京的宋军对他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所以在第二次南下时,东路军先取井陉,西路军先取平定,两军取得联络之后,才约期同下汴京,始得会师而灭北宋。
金兵初期的作战目标,仅想取得燕山前后的地域而已,等到他们分兵两路大举南下之时,也只想夺取宋朝北部边境的国防三个重镇而已。
但在实际作战过程中看到了宋朝软弱无能之后,才进而要求以黄河为界,尽取宋朝河北河东之地。可知金人最初并无灭亡宋朝的计划,只是在情况发生变化之后,才因势而进,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战果。
等到他们攻破汴京,才下决心灭宋,而谋扶持傀儡政权,统治中国,作为他们的附庸之国。
总而言之,金人的战略之中,本有严重错误,没有被宋人利用,而是宋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因自己的昏庸无能,才给金人提供了良机,使之逐步扩大入侵的计划,并轻而易举得到了成功。
所以宋人的失败,不能怪敌人的强大,只能怪自己在谋略方面的无能与短见。这一历史教训,确实值得后人认真吸取。